从《隆中对》与《出师表》中分析诸葛亮的政治与军事才能

600字的文章,谢谢!!... 600字的文章,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9-12
展开全部
课文《隆中对》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而《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提出的建议。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盛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忱。关于本文的结构,要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隆中对》1、谋篇立意  文章首先简要叙写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生活情况以及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然后重点写他在隆中与刘备的对策,突出的表现了他惊人的政治远见和高度的分析能力。以后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他为刘备制定的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都是英明正确的。2、篇章结构  第一部分(“亮躬耕陇亩……宜枉驾顾之”):记诸葛亮的志向及人们对他的评价,徐庶以“卧龙”为喻向刘备举荐贤才。  第二部分(“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写刘备三请诸葛亮,重点写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策。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赞赏。3、具体分析  本文的议论部分逻辑严密,语言高度精练;叙事部分选材精当,有力地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把握课文内容。(1)刘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  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争夺朝廷大权,地方军阀割据称雄,政治日趋黑暗,赋税极其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反抗的星星之火遍布全国。刘备问计于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207)。此前,曹操已经在官渡之战(200)中击败了袁绍,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为南下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而孙权经过父兄和自己的三世经营,也比较牢固地占有了长江下游南部地区。刘备是靠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但他的兵员既少,又没有地盘,在当时算不上割据势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从寻求谋士入手。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帮助他。他对诸葛亮说的“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就是他前半生经历的概括,也表现了他问计的诚恳态度。(2)诸葛亮对策的主要之点是什么?  课文第四段最后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个策略是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第一,在诸葛亮看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刘备的最终目标是“信大义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但曹操集团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以弱为强”,其地位日益巩固。诸葛亮看出了它的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因而作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又在这个结论之前着一“诚”字,强调了要尊重这个客观实际的意思。既然如此,能不能向东发展呢?诸葛亮又认为,向东发展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东方的孙权集团是当时长江以南的最大割据势力,它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其地位也比较巩固。但它跟曹操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大,必须时时防范对方的进攻。据此,诸葛亮又做出了“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为援”,就是把孙权集团当作反曹的同盟者或牵制曹操集团的力量。向北、向东发展都不可能,那么向西、向南发展是否可能呢?由此就引出诸葛亮的第二个基本估计。  第二,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他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个天然的粮仓,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占领这样的战略要地,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霸业”自然就有了根基。接着又引用汉高祖凭借益州这块根据地夺取天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论证了夺取益州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又看到刘表、刘璋这两个集团的弱点,指出刘表必然“不能守”住荆州,而刘璋的内部也极不稳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就给刘备提供了可乘之机。最后诸葛亮还看到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夺取荆、益二州的计划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第三,在诸葛亮看来,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诸葛亮的这番对策,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是完全可行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对形势前景的分析中,都强调了“人谋”的作用。例如谈到曹操集团的“以弱为强”,就着重指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又指出孙权集团地位的巩固,也跟“贤能为之用”有关。最后又向刘备提出“总揽英雄”的建议。这就表明:尽管刘备目前处境艰难,但只要“人谋”得当,成霸业、兴汉室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3)作为历史人物传记,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历史人物传记的主要任务是表现主人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这篇课文虽属节选,但仍可从中看出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立的方向发展上,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语言高度精练。传记叙事既要突出重点,又要保持事件的完整性,有些事情不可不说,但又不宜多说,这就要求语言高度精练。例如刘备访诸葛亮源于徐庶的推荐,这就需要说明徐庶为什么推荐诸葛亮、刘备为什么接受徐庶的推荐,为什么亲自去邀请等等。对这些问题作者都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了回答:“先主屯新野”说明刘备当时处境极其困难,需要贤人来帮助他;“卧龙”一喻和上文的“谓为信然”,说明诸葛亮在徐庶心中的地位;“先主器之”则表现了刘备对徐庶的重视和信任。又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略去了前两次的情形不说;而对策的密谈性质则仅用“屏人”一语指明。  第二、选材精当,详略分明。这一特点在此就不一一细加分析了。(二)《出师表》1、文章结构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作者从当前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第二部分(6—7):作者自述经历,表达自己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点明全篇主旨,阐明了修明内政和北伐胜利的关系。 结构图示:2、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要广开思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的记述,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坚定决心。3、艺术特色(1)抒情和议论、叙事相结合  本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但不管是议论还是叙事,都带有抒情的色彩。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那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读开头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就有“百感交集”之慨。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和“受命以来”经历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全文共13处提到“先帝”,时时不忘先帝的遗业、遗德、遗言、遗诏、足见情深意笃。而反复使用“宜”“不宜”,也显出千叮咛、万嘱咐的心意。(2)语言质朴无华、骈散结合  本文情意恳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无华。但就在质朴自然的语言中,不时有一些读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的排偶句,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亲贤臣,远小人”“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句子。读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铿锵有力。三、难点知识剖析(一)《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而“惟博陵崔州平,颖州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用当时人们不承认诸葛亮自比,与崔州平、徐庶的“谓为信然”作对比,突出了诸葛亮“卧龙”的特点,是一名未出名的“千里马”。(二)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师伐魏?  诸葛亮在这篇表文开头提到“益州疲弊”,却又要出兵伐魏,要弄清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和伐魏前的准备。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他在初见刘备时就提出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从荆州出发进宛、洛;一条是从益州进攻秦川。这个“钳形攻势”的设想本来是可行的。后来形势变化,吴国在猇亭之战中夺取了荆州,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乘机叛乱。这时,魏已完全控制了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谓“益州疲弊”指的正是这种局面。为此,在刘备死后的五年中,诸葛亮在内政外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又跟吴国通好,避免了腹背受敌。在内政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北伐中原的时机已经到来。(三)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为了说明亲贤远小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的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四)体会《出师表》一文质朴、恳切而精练的语言风格。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炼,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流行的时代风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匿名用户
2013-09-12
展开全部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都带有着传奇色彩。他到死都衷心追随者刘氏父子,成为千古佳话。
诸葛亮的谋略大概没有人会怀疑,蜀汉的鼎力,诸葛亮是功不可没的。在《隆中对》中就有详细地记载。刘备三顾茅庐,请教诸葛亮,诸葛亮对天下的分析可谓是淋漓尽致,神机妙算。他早已分析出天下三分的局势,他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以吴国为外援,共用对抗强大的魏国。也正因如此,蜀汉才能在如此复杂的动荡局势下立足,建立自己一片天地。
诸葛亮能把天下局势分析得如此透彻,不仅因为它足智多谋,还有的原因就是他身在草庐,心在外。他虽然“躬耕于南阳”,但他并没有只把眼光局限于一个范围内,而是身系天下事。刘备两次去拜见诸葛亮,可诸葛亮都外出会友,这也就是诸葛亮了解天下事的途径,也正因如此,他才能把天下之事分析得如此透彻。
诸葛亮能如此成功,他的自信是必不可少的。《隆中对》中,写道诸葛亮把自己比于管仲、乐毅,刘备向他请教,必须登门拜访。足见诸葛亮对自己的才华是十分自信的,正因如此,诸葛亮得到了刘氏父子的重用。
诸葛亮也十分重义气,知恩图报。正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使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但后来208年,刘备被曹操战败,蜀汉国力衰败,而诸葛亮因此而临阵脱逃,更没有去投奔实力强大的魏国,而是临危受命,到死都身系蜀汉大业。刘备临崩前,对刘备说,如果刘禅治国不力,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夺权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地称霸蜀汉。但诸葛亮并没那样做,他一直辅佐着扶不上墙的刘禅,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蜀汉大旗,直至病逝于五丈原。
任用贤才是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所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诸葛亮是蜀国建立初期的最主要执政者,他对任用人材的问题一直是相当重视与谨慎的。在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出师表》,多数篇幅都是教刘禅如何用人,哪些人怎么用,教导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对后汉之所以倾颓的原因分析得一针见血,表现出诸葛亮对蜀汉大业的重视与他卓越的政治思想。
诸葛亮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任务,为我国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后人对他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是诸葛亮对蜀汉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不可置疑的。因为有他,才有了“三国”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时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