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回答
2013-09-12
展开全部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在后来的年代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北京城被称为六朝古都,可久远的燕国对于现在来说可以说是无迹可寻,可北京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期的五个朝代建都之地,这五朝指的是辽(公元916——1125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元(公元1279——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当初辽时,只把北京作为陪都,北京只不过是辽代“五京”之二,而真正在这里建成中央都城的,不始于辽而是始于金。据《金史·海陵纪》记载说燕京就是北京在当时的名称,金建都之后改称中都。当时为公元1153年4月21日,即正式将燕京定为首都。 说到北京城,还是要从辽代的燕京聊起。辽人,即契丹人,契丹族是世代生活于辽河上游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国,建都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称为“皇都”。随后登基称帝(辽太祖),改国号为“辽”。 同时期的中华大地的中原上正处在“五代十国”政权纷乱的时期。公元936年,即五代时期中的后唐清泰三年,后唐的节度使石敬瑭为篡夺政权,许诺割让国土为条件,换取辽太宗(耶律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发兵协助。石敬瑭篡位当上了后晋皇帝,随之割让北方国土幽、蓟、云、朔等十六个州(史称“燕云十六州”杨家将那里面老说)送给辽国作为回报,并尊称辽太宗为“父皇帝”,石敬瑭自己则做了现在著名的骂名千载“儿皇帝”。 当时割让给辽国的幽州城,在今天北京西南的广安门一带。公元938年,辽太宗将国都“皇都”改名为“上京临潢府”,定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定辽阳(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其后于公元1006年定今内蒙古宁城为“中京大定府”,后又定云州(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以上就是我所说的辽国的“五京”,一个国都和四个陪都。幽州被升格为辽国的陪都后,改称为“南京析津府”,也称“燕京”。北京城的别称“燕京”的称号即始于此。
后在辽国统治的塞北地区,世居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逐渐强大。公元1112年的夏天,辽国天祚帝到混同江(今日叫松花江)渔猎,按惯例女真各部落首领都要前来朝拜。在宴会上,女真族完颜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不肯屈尊献媚,险些被处死,由此引发完颜阿骨打决意反抗辽的统治的想法。次年,完颜部落联合其他女真部落正式起兵反辽。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创建了大金国,建都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1123元金军攻陷了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1125年,金兵又俘获了辽国皇帝天祚帝,辽国正式灭亡;1126年,即靖康之耻那年(靖康元年),金兵攻陷北宋国都开封。随后金国在燕京设立了“中书枢密院”和“行尚书省”,以便就近统治新征服的北宋领土。 公元1149年,位居金国丞相的完颜亮(金太祖之孙)发动政变,杀死金熙宗。完颜亮即位后,为了巩固帝位和有效地统治中原,下诏迁都燕京。
定下迁都大计之后,完颜亮派官员梁汉臣、张浩、蔡松年等征调军队40万人、工匠民夫80万人去燕京,全力营建宫殿城池;另派画工去北宋故都开封,测量和描绘北宋的宫殿园囿,依样在燕京仿建。
公元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完颜亮特意下诏改元,改新年号为“贞元”,升内外文武官员皆进级一等。为促使留恋故土的王公贵族们尽快搬迁,也为了防止亲族中的敌对势力盘踞故都,完颜亮又下令拆毁了会宁府的宫殿宅第以消除后患。
迁都后,完颜亮仿效辽国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定四个陪都: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 辽国时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辽国“五京”之中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一个城池。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现在北京仅存的辽代建筑,也是北京城里现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物,就是当年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 只可惜辉煌的金中都城在历史也只闪光了63年。 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建立中都一直到1214年金宣宗迫于蒙古成吉思汗的威胁而迁都“开封府”,再至迁都的次年中都城被蒙古铁骑彻底捣毁。金中都短暂的命运就此结束,在这63年中,中都还是为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曾经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苑。
北京城被称为六朝古都,可久远的燕国对于现在来说可以说是无迹可寻,可北京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期的五个朝代建都之地,这五朝指的是辽(公元916——1125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元(公元1279——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当初辽时,只把北京作为陪都,北京只不过是辽代“五京”之二,而真正在这里建成中央都城的,不始于辽而是始于金。据《金史·海陵纪》记载说燕京就是北京在当时的名称,金建都之后改称中都。当时为公元1153年4月21日,即正式将燕京定为首都。 说到北京城,还是要从辽代的燕京聊起。辽人,即契丹人,契丹族是世代生活于辽河上游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国,建都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称为“皇都”。随后登基称帝(辽太祖),改国号为“辽”。 同时期的中华大地的中原上正处在“五代十国”政权纷乱的时期。公元936年,即五代时期中的后唐清泰三年,后唐的节度使石敬瑭为篡夺政权,许诺割让国土为条件,换取辽太宗(耶律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发兵协助。石敬瑭篡位当上了后晋皇帝,随之割让北方国土幽、蓟、云、朔等十六个州(史称“燕云十六州”杨家将那里面老说)送给辽国作为回报,并尊称辽太宗为“父皇帝”,石敬瑭自己则做了现在著名的骂名千载“儿皇帝”。 当时割让给辽国的幽州城,在今天北京西南的广安门一带。公元938年,辽太宗将国都“皇都”改名为“上京临潢府”,定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定辽阳(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其后于公元1006年定今内蒙古宁城为“中京大定府”,后又定云州(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以上就是我所说的辽国的“五京”,一个国都和四个陪都。幽州被升格为辽国的陪都后,改称为“南京析津府”,也称“燕京”。北京城的别称“燕京”的称号即始于此。
后在辽国统治的塞北地区,世居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逐渐强大。公元1112年的夏天,辽国天祚帝到混同江(今日叫松花江)渔猎,按惯例女真各部落首领都要前来朝拜。在宴会上,女真族完颜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不肯屈尊献媚,险些被处死,由此引发完颜阿骨打决意反抗辽的统治的想法。次年,完颜部落联合其他女真部落正式起兵反辽。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创建了大金国,建都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1123元金军攻陷了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1125年,金兵又俘获了辽国皇帝天祚帝,辽国正式灭亡;1126年,即靖康之耻那年(靖康元年),金兵攻陷北宋国都开封。随后金国在燕京设立了“中书枢密院”和“行尚书省”,以便就近统治新征服的北宋领土。 公元1149年,位居金国丞相的完颜亮(金太祖之孙)发动政变,杀死金熙宗。完颜亮即位后,为了巩固帝位和有效地统治中原,下诏迁都燕京。
定下迁都大计之后,完颜亮派官员梁汉臣、张浩、蔡松年等征调军队40万人、工匠民夫80万人去燕京,全力营建宫殿城池;另派画工去北宋故都开封,测量和描绘北宋的宫殿园囿,依样在燕京仿建。
公元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完颜亮特意下诏改元,改新年号为“贞元”,升内外文武官员皆进级一等。为促使留恋故土的王公贵族们尽快搬迁,也为了防止亲族中的敌对势力盘踞故都,完颜亮又下令拆毁了会宁府的宫殿宅第以消除后患。
迁都后,完颜亮仿效辽国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定四个陪都: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 辽国时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辽国“五京”之中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一个城池。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现在北京仅存的辽代建筑,也是北京城里现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物,就是当年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 只可惜辉煌的金中都城在历史也只闪光了63年。 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建立中都一直到1214年金宣宗迫于蒙古成吉思汗的威胁而迁都“开封府”,再至迁都的次年中都城被蒙古铁骑彻底捣毁。金中都短暂的命运就此结束,在这63年中,中都还是为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曾经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苑。
推荐于2017-09-27
展开全部
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北京的称谓
北京青年报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
春明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时至今日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兴金在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设大兴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东南部,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及大兴区的东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的意思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后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北京青年报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
春明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时至今日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兴金在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设大兴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东南部,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及大兴区的东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的意思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后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2
展开全部
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
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
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马可�6�1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
北伐战争后,陈立夫曾在南京办了一份《京报》。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销路很好,其销出的份数比《中央日报》还多。有一天,陈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里起野心设政府。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
其实,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
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
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马可�6�1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
北伐战争后,陈立夫曾在南京办了一份《京报》。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销路很好,其销出的份数比《中央日报》还多。有一天,陈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里起野心设政府。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
其实,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11-13
展开全部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
春明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时至今日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兴金在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设大兴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东南部,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及大兴区的东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的意思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后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
春明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时至今日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兴金在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设大兴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东南部,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及大兴区的东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的意思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后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12
展开全部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蓟国是西周时期得一个分封国,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国都,再到秦置广阳,渔阳,西汉名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又改为涿郡,接着是唐时改为范阳,唐以后有一度称幽州,辽建都上京后又把这里作为陪都称作幽都或是南京,随后,金朝建都于此,称之为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元朝时称大都,明,清称京师,通称北京。1930年改为北平
总之,现在人们所说得北京城,循着历史的踪迹可以找到各种名称多达60多个,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京这个称谓才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
总之,现在人们所说得北京城,循着历史的踪迹可以找到各种名称多达60多个,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京这个称谓才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