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哪些实力超群的牛人不应该投奔刘备?
刘备,三国霸主之一,以识人闻名天下。关羽、张飞是个无名小卒时,刘备便看出二人的勇武惊世,忠心赤胆,不惜花费大量心思结交二人,以至于今后成为打天下的左膀右臂,据水断桥(张飞),水淹七军(关羽),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不世之勋。当田豫是个小屁孩时,刘备一眼看出田豫的不凡,今后必定成为威震天下的名将,可惜的是,田豫执意离开令刘备伤心不已。
另外还有诸葛亮、赵云等,都是刘备通过慧眼得到的人才,除了刘备主动招募人才外,还有一些主动投奔刘备过来的,其中有三位牛人,不过,他们却不该投奔刘备,如果改投曹操或者孙权,相信以他们的才能,早就统一了天下,成为开国功臣。三位牛人分别是:打败过曹操的马超;拥有安定天下之能的庞统;军事才能完胜诸葛亮的魏延。
马超—潼关之战差点杀死曹操。
211年,曹操以借道的名义攻打汉中张鲁,关中诸侯之一的马超则认为曹操居心不轨,名义上是借道,实际上是一块将关中吞并,于是,马超不顾在曹操管辖区域的家人,脑门一热,直接反了曹操。很快,双方在潼关展开激战,对峙期间,马超则建议韩遂(关中势力最大的诸侯)与曹军隔岸对峙,待到曹操粮尽士气低落后,要么会撤军,关中之危可解除,要么强行渡河,除非曹操脑袋抽了,要不不会这么干。而韩遂没有听取马超的建议,非要弄个半渡击之的战术。这个战术也算成功,不过,成功一半。
曹操准备北渡黄河,主力军已经成功渡河,曹操留下亲卫断后,刚要动身,马超突然率领一万大军杀到,关键时刻曹操却在胡床不能起身,张郃、许褚等直接架起曹操狂逃,最后终究还是晚了一步,马超来到河边,直接下令放箭,瞬时箭如雨下,危机一刻,丁斐放出大量牛马,冲散了马超军队,这才救了曹操一命。
像马超这样的武将,在三国可不多见,吕布算一个,第二位便是马超了,是当世真正的牛人。可悲的是,牛人的下场有点悲催,关中遭到韩遂的“反叛”,中了曹操的离间计,败逃到汉中投奔张鲁,结果又遭到张鲁手下陷害,最后投奔了刘备,然而,投奔刘备是马超又一次的失败选择。到了刘备这里,没有得到重用,反而一直被张飞掣肘,郁郁不得志后,病逝于成都,如果马超投奔的是孙权,怕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吧?!
庞统—拥有定天下之能。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相信朋友们对这一句谚语不会陌生,这句正是著名评论家司马徽先生所说,这里的凤雏指的便是庞统。
庞统是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牛人,先是在东吴游历,喜好评说他人,这一点与司马徽比较相似。以县令的身份初次与刘备见面,二人通过一番交谈,刘备便已确定庞统的才能,确实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攻打四川刘璋时,庞统随军出征,担任刘备的军师,庞统为刘备制定三条计策,上计:直接袭杀成都刘璋;中计:诱杀蜀中大将,再进攻成都;下计:撤回荆州,再图益州。最终刘备选择了中计,一路连克,直接攻到了重镇雒城,到了这里,刘备犹豫不决,最终葬送了庞统。庞统率众攻城,结果被箭矢射中,不治而亡。
如果庞统没有投奔刘备,而是曹操,怕是天下早就统一了吧?投奔曹操,庞统才算得上如鱼得水,也可以与诸葛亮有正面交手的机会,悲剧的是,庞统最终选择了刘备,也注定他的下场是悲惨的。
魏延—关羽张飞死后的又一“神将”。
魏延,被演义黑的体无完肤。在演义里,魏延属于无间道的祖师爷,叛这个叛那个,比吕布还要反复无常,到了刘备这里,诸葛亮率先发现此人(魏延)脑后有块骨头突出,是位正儿八经的“汉奸”。然而,真正的历史中,魏延不仅没有反叛,反而对蜀汉忠心耿耿,对刘备忠心耿耿,不仅如此,还是诸葛亮北伐中最得力的助手,没有之一。
211年,魏延率领部下投奔刘备,屡立战功后,被刘备提拔为牙门将军。汉中之战结束后,又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刘备对魏延确实不薄,也确实对得起魏延的雪中送炭。不过,魏延却不该投奔刘备,因为蜀汉的人际关系过于错综复杂,不适合单纯的魏延生存。
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手蜀汉,魏延的军事能力开始彻底释放,比之诸葛亮来说,只高不低,因为魏延敢于冒险,战争就是这样,不愿冒险,取得的战果也是微乎其微,比如:诸葛亮。诸葛亮奉行的是稳扎稳打,稍微不对劲直接撤军,如果说在家门口,诸葛亮这种打法完全没毛病,但是,远征曹魏的话,诸葛亮怕是力不从心了,对于蜀军来说,补给实在太长,每一次打仗,几乎都是以举国之力供应大军的吃喝,而每次的无功而返,几乎也都是因为断粮。
比之诸葛亮,魏延先是提出子午谷奇谋,可惜诸葛亮却以风险太大,拒绝魏延。到了诸葛亮死后,又间接害死魏延,最终魏延落了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如果魏延没有投奔刘备,而是曹操或者孙权,怕是将来成为镇守一方的名将,而且无人撼动其地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