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薛刚反唐是真实存在的吗?
“薛刚反唐”纯属虚构。
“薛刚反唐”的故事出自于“说唐系列”中的《薛刚反唐》。
“说唐系列”共包括有《说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樊梨花挂帅》、《薛刚反唐》、《万花楼》等等。
不难看出,整个“说唐系列”是以讲述“薛家将”故事为主的,其次是“罗家将”。
“薛刚反唐”的故事讲的是:武则天当道,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张士贵之子奸臣张台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三子薛刚勃勃不屈,三祭铁丘坟,九焰山聚义,拥戴庐陵王李显,灭武兴唐。
显然,就这故事本身而言,并没有丝毫“反唐”的意味,故事主角薛刚反的是武则天的武周,最终灭了武周,还政于唐。
所以,有人说,这“薛刚反唐”中的“反”字,应该是“返”字之误。
但不管是“反”还是“返”,武周还政于唐,一方面是狄仁杰等良臣的苦劝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武则天本人的天良发现,主动迎接庐陵王李显回京册封为太子的。当然,张柬之等几个发起的“神龙政变”也推了一把,总之没有薛刚什么事儿。
实际上,世间并没有名叫九焰山的山,也没有薛刚这个人。
历史上的薛仁贵没有叫薛丁山的儿子,他的儿子名叫薛讷,曾任幽州太守,长期跟突厥作战。还率军大破吐蕃,雪了父亲的大非川之耻。
当然,把薛讷硬说成是《薛丁山征西》中“薛丁山”的人物原型,也勉强讲得通。
但什么王敖老祖、梨山圣母、樊梨花、杨凡、陈金定、薛金莲等等人物,全是虚构的。
不过,“薛刚反唐”的故事,也有一点影儿,但不发生在武则天篡唐代周的时代,而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
且说,薛仁贵的第五子名叫薛楚玉,曾任范阳、平卢节度使,他的儿子薛嵩,可视为薛刚的原型人物。
薛楚玉后来遭人陷害,以“渎职”之罪被免职,薛嵩就成了无业游民、街头混混。
薛楚玉的范阳、平卢节度使之职先后被张守珪及其养子安禄山接任。
大家都知道了,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
薛楚玉的长子薛嵩就加入了安禄山的队伍,真真正正的反唐了。
不过,郭子仪、李光弼两大中兴名将横空出世,薛嵩敏锐地觉察出朝廷会取胜,于是举兵“返唐”,投降了朝廷。
大唐中兴后,薛嵩一路升官,后来被加封为高平郡王、检校尚书右仆射等职,官爵远远超过了他的祖父薛仁贵,且画像被奉入凌烟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