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把相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他们表演模式是不是有点偏离传统?
我父亲在我小时候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人总是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以前小不以为然,现在深以为然。人总是要适应社会,适应不了就会被社会抛弃,这是丛林法则。
我们曾经也有很多艺术形式随时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革,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匿迹了,也许也曾辉煌过,拥有众多的粉丝。像是十不闲莲花落,几乎没人唱了。因为那些艺术形式没有跟上时代,不能与时俱进,自然淘汰。
相声从产生到发展,都有大师或者能人出现,带领着相声一步步走了过来,撂地时怎么说。进了茶馆怎么说,后来进了园子了又该怎么说。解放了,侯宝林罗荣寿孙宝才等人成立改革小组,相声艺人进了专业院团,舞台上说。
当然当一门艺术作为宣传工具的时候,艺术本身是发展了还是失去了另当别论。当别的艺术形式被禁的时候,马季又改成歌颂型继续说。相声就是在特殊时刻也没有停步,后来电视相声火爆一时。
随着艺术形式以及人们娱乐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相声本身从业者的不思进取,相声开始没落了。这时候老郭出现了,相声又开始流行,铸就了又一个高峰。相声为何不衰,一是人们太爱这种可以带给人欢乐的艺术了,好的相声不仅让人轻松,相声还传承了其他传统文化,曲艺戏曲叫卖,已经失传的民俗,这些都很吸引听众。二是总有能人带领相声一次次走出困境。但是现在也有令人担心的地方,我就担心相声二人转化。
相声变得散碎了,靠小曲唱歌,一堆笑话网络段子组成了,听不见正活了。我没有贬低二人转的意思,二人转正戏像是包公赔情一唱,五分钟我就被唱哭了,艺术感染力之大,意想不到。但是现在还有谁唱这些正戏呢?他剑走偏锋后感觉有点回不来了。
相声从“穷不怕”朱绍文先生创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天桥八大怪的撂地,解字意,说笑话到今天进入剧场,开商演,相声的形式已经变了许多了。
尊重传统,并不等于故步自封相声演变到今天,或者说进化到今天,是演员和观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至少目前的这种形式是观众喜欢的。而且当初的撂地和现在的舞台,演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觉得于相声而言,演员是父,观众是母,相声怎么演变,是演员们坚持传统,然后去适应观众的审美,这样正常演变而成的。以前的相声只有父,而没有母,所以生出来的就都是怪胎了,也活不长。
德云社至少方向整对了是不是一定要走回传统的路子,如果重新开始在舞台上白沙写字,您觉得还有人看么?看一次行,频率高了呢?所以对德云社宽容一些吧,有市场这个绝对公平的尺子在量着呢。
希望老郭他们能在兼顾票房的基础上,重回以正活为主的路子上来。也许我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吧。希望德运越来越好,希望相声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