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31天;二月:28或者29天;三月:31天;四月:0天;五月:31天;六月:30天;
七月:31天;八月:31天;九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扩展资料
月份来源: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中国农历各月别称由来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月。孟月、仲月、季月分别指各季的第一、二、三月。
孟月,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仲月,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因处每季之中,故称。
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
古乐有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称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称六吕,故合称“律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
根据平年和闰年的不同,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同的。一年一共有365天或者366天,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闰年每隔4年一次。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
一月:31天;二月:28或者29天;三月:31天;四月:0天;五月:31天;六月:30天;
七月:31天;八月:31天;九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
农历一月到十二月的别称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七月: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十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畅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
一月:31天;二月:28或者29天;三月:31天;四月:30天;五月:31天;六月:30天;七月:31天;八月:31天;九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
古人就是在观察了月亮的月缺变化之后,才悟出“天有阴晴、月有圆缺”的变化之理,才造出了这样一个月亮的“月”字—— (金文)。哦!这是一个弦月,是不圆的。
为什么不造出个圆月呢?除了如果造出个这样“ ”个圆圆的月亮容易和“ (日)”相混淆外,古人是想让我们看见不圆的“ ”字,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月亮有圆缺的变化规律: —— —— 。即由不圆到园再到不圆的变化,这就容易理解划分月份的原理了。
月亮一年变化十二次,所以就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这就是月份的来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人们管月份叫“月”,就是让我们能通过联想月亮的变化而悟出月份的来历。这又形象又好记,这就是古人的智慧的表现。是最最简单、最感性也是最有逻辑原理的思维表达方法了。
201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