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工作几年就不想工作了,该怎样调节心情?
小金失业了,整整一个多月,都没有找到工作。从一开始离职时的轻松快乐,到现在的极度烦躁,小金几乎陷入了崩溃的状态。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打拼职场多年,一次离职,竟成了失业。随着简历石沉大海,随着面试无疾而终,小金内心慌乱急了,渴望着周围的朋友,能提供一些帮助。但大家总是随口说,网上找找就好了,工作有很多,别太挑了。就像总有人对那些大龄剩女说,赶快找个人谈一场,别太挑了。但事实是,难道他们不想吗?不,是他们没有机会,是他们不能。
我们常说,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失业人的状态是最合适不过了。网上经常会有这样的发问,没有技能的人怎么找工作?在家呆了一个月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失业期间,缺乏收入只是一方面,最要紧的是,失业期间,心理的煎熬足以把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打垮,如何调整失业期的心理状态,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要想调整好失业期间的心理状态,我们首先要正确面对,都有哪些心理状态。
1.后悔的心理状态
第一个心理状态,我认为是后悔,尽管我们嘴上说着决定的事情不后悔,但事实上,当面对现状的困境时,我们往往首先会感到的,就是后悔。比如,早知道就不冲动辞职了,起码现在还有稳定的收入;早知道就不嫌弃上次面试的公司了,说不定现在也能做得不错。总结一下,后悔的心理状态有两种:
- 一是怀念过去。这种怀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怀念,而是量还相亲取其轻。失业的人,经常会回忆起工作时促使其离职的各种因素,比如老板不仁道、同事不友善、事情太多等,他会觉得,在当时看来不能忍受的种种,在失业面前,都是可以忍受的;再则,他们还会怀念被自己拒绝的offer,那些谈不拢的条件,似乎都不重要了;
- 二是想象过去。想象未来我们能理解,想象过去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假设状态,加入还在职,加入现在没有失业,是一种什么状态?比如,当失业的人看到以前的同事晒团建,就会想象若是自己没有离职,大概也和大家一样快乐。
在怀念和想象的双重加压下,后悔的情绪就会更加浓烈,可以说,怀念和想象程度越深,后悔的级别就会越大。
2.孤独的心理状态
第二种心理状态,是孤独。失业的人最渴望的是什么,是一份工作,但身边的人,却不能帮助到自己,他们也无法理解失业人内心的困苦,亲朋好友以及父母表现出来的不理解以及小心翼翼,都让失业者倍感孤独。这样的孤独,也有两种状态:
- 不能感同身受。没有亲身经历过失业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失业的困顿。在别人眼里,找工作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上网,投简历,面试,上班,流程简单,水到渠成。若是找不到工作,外人总觉得是失业者不愿意找,或者说失业者太挑剔。他们甚至觉得,什么本事做什么工作,找不到工作是认不清自己的能力;
- 不能行之有效。还有一些人,会提出一些建议,甚至提供一些举动来帮助失业者,但最终,只是把希望变成失望。行之无效的帮助,让失业者一次次陷入到煎熬中,更看不到前景。
当失业的人发现,身边没有人理解自己,也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的时候,就会被浓浓的孤独感包围,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
3.自卑的心理状态
第三种心理状态,是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从幼儿时期起,由于无力、无能和无知,必须依附父母和周围世界,就会发生一定的自卑感。他还认为,攻击不是由于感到自尊,而是由于感到自卑所引起,是一种过度补偿的表现。
- 自我怀疑。失业者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成,没有未来没有希望。他们甚至会自我放弃,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种污染;
- 爆发攻击。失业者还会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产生攻击性,包括言语上的,或者行动上的,他们需要这种攻击,来作为自卑心理的发泄。
这种无力、无能感,这种用尽全力,依然改变不了现状的感受,就是自卑,自卑到崩溃。
4.恐惧的心理状态
第四种心理状态,是恐惧的心理状态,他们开始害怕接触社会,甚至开始害怕工作。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凯利认为,当一个人的建构系统的边缘要素而不是核心建构被证明无效时,恐惧就会产生。
- 恐惧带来敏感。因为恐惧,就会产生敏感,别人随口的一句话,随意的眼神,无意的动作,都会被认为是一种挑衅。比如,失业者在工作日上街,就会觉得街上的人都在质疑他,失业者会迫不及待寻找和自己类似年纪的人,一旦找不到,就会快速地躲回去,避免接触人群;
- 恐惧带来逃避。一开始的恐惧,是失业带来的,失业时间一长,找工作,甚至是去上班,都成为恐惧的来源。失业者会害怕去工作,他们一想到要改变失业的状态,重新进入工作状态,都会在内心瑟瑟发抖。
恐惧会让失业者的每一分钟都充满了忐忑,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不敢让自己有一丝的开心。
要调整失业状态,解决失业心理危机,唯一的办法其实就是找到工作,要找到工作,就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1.先处理情绪——用4A法则调整情绪
人们在有消极情绪的情况之下,很难想出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就更不可能找到好的工作。 在《积极达成:处理好情绪再处理问题》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情绪4A法则,用来调整情绪,4A即Aware识别情绪、Accept接受情绪、Analyze分析情绪、Adjust调整情绪:
- Aware识别情绪:识别情绪是处理情绪的第一步,在上述说到的心理状态里,后悔、孤独、自卑、恐惧,就是我们要识别出来的;
- Accept接受情绪:接受情绪是疏导情绪,就像大禹治水,在于疏而不是堵,在识别到情绪之后,我们不能去否定、抵抗、压制它们,而是接受,我们只有诚实地接受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挑选合适的方式来处理情绪。所以,去承认,有或者没有,坦然面对;
- Analyze分析情绪:分析情绪的关键在于搞清楚情绪的来源,以及什么样的认知导致了我们这样的情绪,只有搞清楚认知,我们才能更好的调整情绪。一般来说,情绪会被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是外界客观条件促成的,主动式,是自我认知下衍生出来的,分析清楚自己情绪的来源;
- Adjust调整情绪:调整情绪的关键在于将导致消极情绪的消极认知调整为积极的认知,从而把消极的情绪调整为积极的情绪。
比如我们的后悔,要认识到,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不断提醒自己,只有未发生的事情,才有想象的空间;比如孤独,身边的人不是不帮忙,是他们也帮不上忙,如果细心接受他们的意见,会发现,其实也是有帮助的;比如自卑,并不是自己能力不好,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位置,但工作那么多,总有一口饭吃的;比如恐惧,失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人生很短,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积极的情绪下,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2.再处理问题——用目标法则指导行动
当我们调整好心理状态,就要解决失业的问题,其实,只要找到工作,你所有的消极情绪就都解决了。那么,如何找到一份相对合适的工作呢?
- 制定行动目标。要找工作,首先也要有一个目标,根据SMART原则,进行目标设定,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比如,要在一个星期内投递简历10家,面试至少3家公司,目标才能指导接下来的行动;
- 设想行动后果。有了目标之后,就要设想结果,成功的结果和失败的结果,目标达成了,至少不会像无头苍蝇,目标没达成,就会一直失业,把成功想象得美好一些,把失败想象地严重一些,这样会更有动力去实现目标;
- 抓住行动机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遵循边缘满意原则,既珍惜每一次工作的机会,只要面试的公司提供的条件在底线范围内,就可以入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只要边缘满意,就值得去尝试;
- 巩固行动承诺。从行动中寻找机会,边工作边锻炼,践行自己不守株待兔而要主动出击的承诺;从行动中铺设机会,在边缘满意原则下找到了工作,在工作中去创造自己更好的机会,弥补自己的能力缺失,防止失业的状态重现。
用目标法则指导行动,就能找到一份,不让你消极的工作。
记住,调整失业期间心理状态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到工作,是找到工作,而不是找到最好的工作。让自己动起来,才会看到机会。
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失业,有人正准备失业,有的人在走出失业,他们怕的不是失业,而是失业所代表的失能和失望,要想走出这段崩溃,记得,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找到工作,在行动中克服,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