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观后感

要1000字,谢谢...... 要1000字,谢谢... 展开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是什么成就了乔致庸呢?乱世出英雄,成就他的是那个世道,还有他自己的雄心,也有他的对手们。

首先是机遇,他大哥做高梁霸盘的失败,以及他嫂子对遗言的改动,就使得他不得不走上从商这条路。其次是他放弃江雪瑛娶了陆玉涵,使得乔家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不管是从当时,还是以后在他从商的道路上,陆玉涵对他的鼎力相助,都可以看出他当时这个战略选择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陆玉涵不但是他温柔贤良的妻子,更多的是他忠贞不二的合作伙伴。第三,遇到孙茂才,他的军师,孙茂才这个人不能一概而论他是个英雄还是个小人,套用王朔的一句话: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洋。(如果他的后人给他塑像,也应该是一半脸白,一半脸黑)他在初遇乔致庸的时候是个落第的书生,科举也没有考上,这也就成就了乔致庸。孙茂才还是比较有才华的。在乔致庸初入商道后,对他的帮助非常大。乔致庸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加上他本身的才华以及高尚的商业道德,成就了他日后的伟业。

其次是商机方面。比如看准当时茶路,丝路都不通这个现实。他决意要开通茶路,丝路。还有在太平军快要打进北京城的时候,很多家老板低价处理了铺子,逃的逃,散的散。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有逃,反而低价收购了这些铺子,结果太平军没有打进北京城。这件事从一方面反映了他的眼光的独到,也反映出了面对动荡,他临危不惧,敢做敢为的大人物气概。

第三是商道方面。中国有句古话 “无商不奸”,而在这部电视里崔氏兄弟的作为恰恰体现了这句话,而乔致庸的作为却推翻了这句话。他是大商,是为国为民的商人。就像在科举考试的大门前他对监考的考官说的那番话,大清国不可无商,无商则不通,不通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话说的掷地有声,为山西商人赢得了尊严。

在他贩茶的时候,别人的茶砖都是一斤的,而他茶砖在做的时候就做成一斤一两,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磨损,不利于品牌的树立。还有在包头店子里胡麻油掺假的这件事,他处理的十分漂亮,这两件事都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后来当他们的茶砖有了一定的市场之后,就在茶砖上面刻上了字,这个也体现出了他树立品牌的念头。这在当时,和同行相比,已经非常先进了。

第四是乔致庸的管理才能。他对待伙计们的态度,一视同仁,给伙计们年终都分股息。并且不拘泥于礼法,破格提拔年轻有为的伙计,比如马旬。这个方法不但提高了伙计们的地位。促进伙计们的工作的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迫使同行业的效仿,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才能谓之大商人。

第五是乔致庸的企业家胸怀。对待自己以往的死敌,他没有在自己得势的时候一巴掌拍死他们,而是诚心诚意的求和,冤家宜解不宜结,最终两家的恩怨解开了,他还收获了一位朋友,在他日后落难后,伸出援助之后,解救他于水火之中。

总之,要想在商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善于把握商机,其次是要注重商道,以德服人。第三是要有豁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善于用人,敢于用人。
匿名用户
2013-09-15
展开全部
豆瓣至今没有评论电视剧的功能,实在是一种遗憾。当然也可以理解忙忙碌碌追逐着事业和人生价值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几乎没时间看电视剧。读书和电影已经是不错的消遣。电视剧往往是无所事事消磨时光的代名词。
  
  想起《鸡犬不宁》刘兵的一句话,“整天忙忙也不知道忙得是个啥”,想象也确实如此,我们可以荒废很多时间到吃喝玩乐,却怕一部电视剧耽误自己的时间。
  
  乔家大院是2005年的电视剧,我没有看。后来,是看《蒙牛内幕》提到牛根生推荐给干部的看得(应该没记错),就动了想看的念头,终于在元旦3天利用这个假期看完了这部大部头。
  
  在博客里写了看完的部分感受,这里作一个补充。最近,自己关注的、读得书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管理、经济等书籍,一是由于深感目前国内这类书籍的浮躁与急功近利,主要还在于中国的经济以及管理水平在技术层次的差距还需要大力弥补。但是,看完《乔家大院》才深感传统思维的优势,不要说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精华糟粕的判断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当然,有些观念不符合现代思维,但编剧和导演已经做了大部分的处理,因此,看完之后大多观点和思维带来的是震撼。
  
  无论是义、信、利的企业文化之魂,还是店规的企业文化核心。包括做正确的大事的战略性思维,都使我深受启发,如果在汉唐盛世可以理解商业帝国的成功,但是处于清末乱世,却在内地一隅创造出如此庞大的事业,让人不得不钦佩。而其对慈善事业的不遗余力,更给我们建立企业公民责任的标杆。
  
  现代中国充满着浮躁、虚假、金钱的诱惑,处在文化断层的挣扎与阵痛,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洗礼,《乔家大院》这样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反思与褒扬给现代社会带来新的思维、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文化的复兴必将与西方文化交融共存,从而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
  
  ========================================================
  《乔家大院》观后
  
  元旦三天时间,看完这部45集长度的大戏,乔致庸波澜壮阔的一生盘旋在脑海中,久久不能脱离。
  
  首先,感谢胡玫导演朱秀海编剧带来精彩的故事,陈建斌、蒋勤勤、马伊利、雷恪生、倪大宏等优秀演员带来的精彩表演,只有这些优秀的元素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真正的精品。
  
  几度潸然泪下,尤其是乔致庸为救乔家不得不断绝与青梅竹马的江雪瑛感情时的无奈、痛苦,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不是脱离樊笼、不顾一切就可以。
  
  而蒋勤勤演绎陆玉菡得角色非常突出,那种对丈夫的爱刻画得淋漓尽致。孙茂才在上半部分几次与乔致庸的针锋相对棒喝非常精彩。陆大可的出场同样是火花四溅。
  
  当然,电视剧有艺术的成分,不知乔致庸当年是否有剧中这样的情怀,比如,对官银汇兑、捐官等事情的观点。
  
  查了一些资料,感情部分几乎是源自虚构,孙茂才的情节不知是否属实,不过,对百姓义举、汇通天下是真实的部分。
  
  但从剧中来看,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有一个优秀的女人是成功的一个要素,如果在有一个诤友,就更增加一份要素。
  
  生意中义、信、利确立,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是成功的要素,而经济上的成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附带因素。
  
  做正确的胸怀天下的事是乔致庸奋斗的源泉,也是无愧天地良心的关键。
  
  乔家的家训破解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一直传递7代才因政治环境因素衰落,虽如此,其后代仍然活跃在各个行业,家风不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15
展开全部
人生无奈之时有很多,无奈的事情更是不少。

前一段时间,我又好似突有醒悟似的想到:人生,其实是一个圈套,你只有进来,你的进来就是你的出生,你开始有知觉的时候;出去就是死亡,就是失去知觉的时候。

昨天,我们学校给我们做心理检测,其中有些题目是关于自我意识方面关于死亡的题目,诸如“你是否曾经思及死亡?”“你是否曾经想到过去死?”无可否认,这是我时常想到的问题,我觉得这很正常,人孰无死,只有认清了自己是个很渺小的东西,才能在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中寻找得到自己,不至于丢失自我,不至于盲目追寻到头来根本没有意义的事情。

乔致庸在最后一集中怀疑自己做的汇通天下这件事情是不是根本没有意义,甚至于怀疑自己从经商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一个大大的错误,他甚至希望他睡一觉,第二天醒来时发现一切只是一场梦,一切又回到了从前,那个活泼顽皮、充满热情的小伙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吟诗作赋,他本来是想做个王维杜甫李白这样的人物,可是阴差阳错做了个商人,而且还有大半辈子被圈禁起来没有自由的商人。他想到这里觉得很可悲,觉得到头来自己家的银库里富可敌国的一千多万两银子都是祸害人的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东西,它们静静地躺在地窖里,似乎漠视着这一切,而乔致庸为此付出的一切时间,一切精力,一切生命,又由谁来买单?难道是由孙茂才,慈禧,还是崔鸣十?他们不也死去了吗?

值得吗?

有的人说乔致庸这个人太锋芒毕露,才招致如此的祸害,可是本性如此,你如果叫他改了,他就不是他了。当一个人不属于自己的时候,是不是就如行尸走肉一般,或者还有意义吗?

当然,那些奴才们活的最窝囊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15
展开全部
你要作文的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15
展开全部
我很喜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