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轲刺杀秦王到底是不是一场正义的行为,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对于不同阵营的人来说,这样的行为带来的结果就不一样,自然对于这种行为的看法也不一样。
关于荆轲要刺杀秦王的原因,就要先从秦国灭掉赵国说起。秦军当时兵强马壮,在灭掉赵国之后直接派兵直指燕国南界,这时候的秦军气势如虹,根本难以抵挡。太子丹担心燕国难以抵挡秦军的攻击,决定派人去刺杀秦王。这时候就想到了喜好读书击剑的荆轲,拜托他去完成行刺秦王解救六国的重任。
或许是因为荆轲在游历到燕国时,一直受到太子丹的恩惠,他最终还是决定去行刺秦王。他为了这次行动做了充分准备,通过进献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和燕督亢地图,成功进入到秦王所在的咸阳宫。并在献出督亢地图的时候,将藏在地图里的匕首拿出来,直接对着秦王一顿猛刺,可惜并没有刺中,反而被秦王拔出的剑刺成重伤。最后被侍卫杀死在咸阳宫大殿之上。
对于荆轲跟其他六国之人来说,刺杀秦王的行为是一场非常正义的事情。一旦秦王被刺成重伤或者直接杀死的话,很容易造成秦国的动荡和混乱。这样的话,秦国的各个王子必然会为了秦国的王位打得不可开交,一定会将派遣攻打其他国家的军队调回到秦国,以防止更大的动乱发生。这样的话,已经快要驻扎在燕国南界的秦军,必然会掉头返回秦国,这样的话,各国就能有很长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到时候不一定再害怕秦国了。
对于秦国来说,荆轲刺杀秦王的行为就是一种暴行,必须要受到制裁。毕竟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的秦国兵强马壮,正是平定天下解决乱世的大好时机。一旦天下一统,必然会有一番盛世景象。在他们看来。但凡阻挠这件事情的人,都是居心叵测之人。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d首级,前往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出处:《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剌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
扩展资料:
传说荆轲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士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荆轲被称为战国四大刺客之一。他干了这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说是震惊七国。如果荆轲刺秦成功历史很有可能改变。那么对于荆轲这个人来说,他所做的这件事荆轲刺秦王究竟是正义呢?还是恶魔呢?在我看来。荆轲当然是义士,绝对不是什么恶魔。
荆轲刺秦王图画
【先看看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多数古人评价荆轲一般都是“悲情英雄”,赞赏同情和可惜。他本来将成为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大人物,可惜功败垂成,没有刺杀成功,因此也没有改变历史。
古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人觉得秦始皇是个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虽然结束了战国动乱,但这是以血与火来征服的,全国的种族和人民都被他得罪光了。而且他开启的秦王朝更加残暴,在战国时代,至少有些君主比较开明,人民生活比较安适的,但到了秦朝,大家都成了政治压迫下的奴隶。
荆轲刺秦王壁画
【我个人对荆轲的评价】
荆轲,在他所处的时代,好名轻死,尚侠重义,这些品格是非常流行和极为推崇的。荆轲刺杀秦王的动力明显不足,都是燕子丹设套给他,收买拉拢,苦求威逼,让荆轲只好答应。既然答应,就全力以赴,这是一个“士”或者“客”的必备品质。
所以从荆轲本人的所处具体环境出发,他既不是高尚的为国为民的大豪杰大侠客大英雄,也不是阻碍历史发展的阴谋家反动派,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破落的士大夫,被卷入了一场风云诡谲的大事件,处于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是历史选择了荆轲,而不是荆轲想要去创造或改变历史。
荆轲刺秦王图画
【我的其他看法】
我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刺秦失败并不是就不能够获得高评价。人们所赞叹的,是荆轲一诺千金,以及他无惧无畏的可贵勇气。
可是光有忠义之心和勇气往往成为莽夫,从荆轲对刺秦一事的细密谋划,还有上殿时秦舞阳“色变振恐”时他出色地防止了秦王疑心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智慧而沉稳的人。
荆轲反抗暴秦的故事为后世抵抗强权暴力提供了一个榜样作用。从我们这些后来人看来,刺秦的故事美丽悲壮,具有艺术价值,成为了无数审美作品的题材。
荆轲乃一侠士,所谓侠士乃流氓会武术,作为一个侠士,如同天桥玩把戏人,光有手上功夫是不够的,还得能说,荆轲似乎口才比他的剑术更胜一筹,所以江湖上有很多朋友因此比较出名,但所有侠客都有一大缺点,就是要面子,凡事身份高的人给侠客点面子,这些人的心里防线就崩溃了,这就是为啥他能死命燕太子丹,而刺杀秦王时心里没底的原因。
图穷匕首见图画
【总结】
或许曾经的历史人物早已成了过眼云烟,但活着的人总是托古言今。古代对荆轲比较正面的评价是为了宣扬忠义英雄,我个人也认为荆轲是正义的化身。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
出处:《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剌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荆轲介绍: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推荐于201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