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一直没有立后与他的母亲有什么关系?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刚在燕地取得巨大功绩的秦将王贲在秦王政的命令下,挥戈南下,直逼齐都临淄城。齐王建贪图荣华富贵,自知难敌强悍的秦国大军,便亲自打开了城门,将这座可以媲美秦都咸阳的东方古都拱手送给了秦王政。
至此,秦王政终于完成了列祖列宗们没有完成的梦想,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中原的宏伟目标。当胜利的消息传到咸阳城的时候,秦王政按捺不住内心的汹涌波涛,为了使强大的大秦帝国万古不朽,他制定了一系列服务帝国统治的制度。他废除了谥号和分封,创制了皇帝称号和郡县,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在他长达37年的统治中竟然没有立过一位皇后。
皇后就是皇帝的正妻,因皇帝是万万人之上,没有人可以与之平起平坐,所以皇帝的正妻不能取“齐”的谐音“妻”,故只能称“后”。皇帝可以有多个妃嫔,但是只能有一位皇后。皇后是皇帝政治生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母仪天下”的历史使命,并且还是册立“皇太子”的方向标。
既然皇帝的作用如此之大,秦始皇为什么一生都不立后呢?
母亲的阴影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原为赵国商人吕不韦的爱姬。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在秦赵两国交恶的时候,被送到了赵国当质子(国家之间相互滞留对方的皇室成员,以此作为互不侵犯的保证)。异人到了赵国以后,生活陷入了困窘。赵国商人吕不韦认为异人“奇货可居”,就主动拉拢异人并将自己的爱姬送给了他。赵姬嫁给异人后,就在赵国下了秦始皇。在那个没法进行DNA鉴定的年代里,谁也说不清秦始皇到底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异人的儿子。
秦始皇称帝后,赵姬仍然与吕不韦藕断丝连。吕不韦害怕引火烧身,就让嫪毐假扮宦官进宫,与赵姬私通,淫乱后宫,并且生下了两个儿子。母亲的行为失检,让身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颜面尽失,恼羞成怒的他就杀死了这两个私生子,车裂了嫪毐,流放了赵姬和吕不韦。
因母亲带来的心理上阴影一直伴随着秦始皇,而且由对母亲的怨愤,发展和泛化成对一切女人的仇视,造成他后来在婚姻上的偏执。正是这种心理上对女人的偏执,便得秦始皇极不愿意立后。
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平定天下以后,认为只有无限的物质才能证明自己的丰功伟绩,但当宏达的建筑也渐渐失去它歌功颂德的能力时,秦始皇便陷入了一种更加空虚的地步。这个时候,奢华的生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了,他需要一种非自然的力量来向世界证明他的伟大。
这就是长生不老!
秦始皇的后半生,都在寻求长生不老中度过的。他先后两次派方士徐福东渡,寻找不死仙药和不死神仙,为此,还引爆了遗臭千年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在寻求仙药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受到了方士的影响,对女色也逐渐失去了兴趣了,也更加无暇顾及后宫之事,自然也就将立后之事抛之到了脑后。
害怕他人窥觑自的帝位秦始皇生前不仅没有册立皇后,也没有册立皇太子。这是因为,秦始皇总是认为自己不可能那么快死去,甚至等他吃了长生不老药以后,他就可以永久地当皇帝。自然,也没有册立皇太子的必要。
另外,秦始皇平定六国之后,六国的残余势力无孔不入,处处要置秦始皇于死地。如果秦始皇册立了皇后,那么皇后就会拥有一定的权力。皇后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就会想法设法培植亲信,拥护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太子,难保六国的残余势力渗透到皇后身边。
那样的话,秦始皇的安全就会受到很大的威胁,权力也会大大被削弱。所以,为了自己的统治需求,秦始皇宁愿一直不册皇后,也不愿意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
秦始皇千算万算,正是他身前没有册立皇后,也没有册立太子,给秦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河北沙丘,年仅49岁。由于他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赵高和胡亥密谋篡夺了皇位,并大肆屠杀皇室子孙,秦始皇的十几个儿子因此死于非命,秦王朝也走向了灭亡。
这一切,难道不正是秦始皇生前不册立皇后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