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让我们少喝汤,多喝汤有什么危害呢?
很多人煲汤的时候,都追求一个“久”字。
认为煲汤的时间越长,食物中的营养和精华溶出得越多,汤就越有营养。
比如,广东人最爱喝的老火靓汤,通常要“煲三炖四”,即煲汤3个小时,炖汤要4个小时。
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且不科学的!
第一,不管你煲多久汤,汤的营养都比不上“汤渣”。
汤的主要成分是水,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可以说营养少得可怜。
有人作过实验:
用鱼、鸡、牛肉等含高蛋白原料的食物煲汤,虽然煲数小时后,汤看上去已发白,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也就是说,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炖汤的材料中。
其实,这些汤之所以看着发白,是因为脂肪含量高。
脂肪乳化,汤看起来就会白白的,脂肪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奶白色。
所以,你看到的乳白色的鱼汤、肉汤、骨头汤…….其实都是含有很多脂肪的汤。
第二,煲汤时间越久,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越高。
有研究发现,煲汤时间的长短对汤品中亚硝酸盐(致癌物)的含量有影响。
超过4小时,随着煲制时间的延长,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增加,煲制超过6小时的汤就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煲汤时间越长,汤里的嘌呤含量也会越高。
这嘌呤可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它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尿酸通过肾脏代谢,如果肾脏代谢不了,就会导致血液里的尿酸增高。
尿酸一高,就容易引起痛风,对肾脏也会产生损害,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肾衰竭。
所以,不要过分迷恋老火靓汤,这种汤喝多了,不养生反伤身。
那么问题来了:汤煲多久为好呢?
一般建议,肉类汤煲1个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2个小时;鱼汤则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
另外,不要只喝汤,汤渣也要吃,毕竟大部分营养都在里边。
还有,如果你是以下5类人,那最好少喝或不喝火汤。
- 高尿酸和痛风人群
汤中嘌呤含量较高,特别是用海鲜、肉类、蘑菇、动物内脏等食材煲的老火汤,容易升尿酸,引发痛风。
- “三高”人群
很多汤都是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三高人群喝多了,会加重病情,所以最好喝清淡一点的汤。
- 肾不好的人
汤中嘌呤和磷含量都比较高,这两种物质对肾都不太友好。
嘌呤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血尿酸的升高,引起痛风性肾病。
磷摄入过多,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喝了含磷较
多的汤之后,就会“雪上加霜”。
- 肥胖人群
肉汤中的脂肪含量一般都比较多,很多了更容易发胖,所以最好喝清淡的蔬菜汤。
- 胃不好的人
胃病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吃浓肉汤、浓鸡汤泡饭,这些汤中含氮浸出物会刺激胃酸的分泌作用,使病情加重。
除了要少喝老火汤外,还有一种汤和水也要少喝,因为特招癌!
这种汤、水喝多了,癌症会找上门一碗汤、一杯水端上来,经常会有人叫你趁热喝,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
虽然是一片好心,但却妥妥办得是坏事~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已有动物实验证实,65℃~70℃的热饮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食管癌。
也就是说,如果汤、水的温度超过65℃,喝了是有致癌风险的。
因为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的黏膜很脆弱,对温度很敏感:
- 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
- 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
- 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
偶尔的烫伤,黏膜还可以自我修复。但若经常如此,就会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诱发癌变。
所以,热汤、热水,最好先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就再喝。
3件喝汤纠结事,一一给你讲清楚1、饭前喝汤好,还是饭后喝汤好?
这两者并没有哪一种更健康的说法。
具体到个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需求调整。
比如,对于想减肥的人,则建议在饭前喝汤“垫垫底”,可以减少总的食物摄入量,对体重控制有益。
瘦人则相反,若想适当增加体重,可在饭后喝汤,但也要适度。
而如果是平时消化功能欠佳,容易感到胃胀、胃液分泌不足的人,就不适宜饭前喝汤,否则胃液被大量的汤水进一步冲淡,更不利于消化吸收。
2、边吃饭边喝汤、汤泡饭,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有说法称吃饭时喝汤会冲淡胃液,导致消化不良。
事实上,虽然汤水可能会降低唾液的浓度和稀释部分胃液,但是它对胃肠道消化液的影响很小。
只要不大量喝汤,边吃饭边喝点汤没啥问题。
至于汤泡饭,则最好不要经常这么吃。
俗语说“汤泡饭,嚼不烂”。饭和汤水混在一起,食物在口腔里还没来得及细细咀嚼就滑下去了,没有充分的咀嚼,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3、隔夜汤,能喝吗?
最好不要喝。
汤放在冰箱一夜之后,汤内的物质会发生变化,嘌呤含量更高。
肉汤实质是肉汁,在实验中,肉汁用来做培养基,很容易滋生细菌,即使煮沸后再喝,汤中也会含有毒素。
1、痛风人群:忌喝肉汤。2、高血压人群:控盐控油。3、肥胖和高血脂者:喝汤前先撇油。4、胃酸多:不要空腹喝汤。5、糖尿病:慎喝甜汤。胆囊炎患者:忌喝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