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的谚语、俗语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唐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白话译文: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2、唐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白话译文: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3、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白话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5、唐 李白《扶风豪士歌》:“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白话译文:暮春三月飞沙扬,安史胡儿太猖狂,城中百姓怨连天,哀号不绝断肝肠。
5、谚语: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这句谚语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6、谚语: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谚语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
2013-09-14
展开全部
地理记忆顺口溜
1、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星,天王海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o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断层褶皱,出现高洼;火山地震,板块缘发。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w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G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凝结核,相碰撞;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X回归线,分西边;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部;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
本文转自《中华励志网》 http://www.zhlzw.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1、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星,天王海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o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断层褶皱,出现高洼;火山地震,板块缘发。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w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G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凝结核,相碰撞;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X回归线,分西边;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部;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
本文转自《中华励志网》 http://www.zhlzw.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今朝日头乌云托,明朝晒坏乌龟壳”上海崇明岛
2、“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3、“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
4、“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 广西白州
5、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时间、空间性)
6、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
7、“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
8、“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9、“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福建厦门
10、三山夹两盆”
11、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四顶山特征
12、“冬寒冷皮 春寒冻骨” 福建厦门
1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地理
14、“冬至无雨一冬晴”广东汕头
15、“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云贵高原
2、“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3、“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
4、“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 广西白州
5、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时间、空间性)
6、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
7、“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
8、“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9、“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福建厦门
10、三山夹两盆”
11、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四顶山特征
12、“冬寒冷皮 春寒冻骨” 福建厦门
1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地理
14、“冬至无雨一冬晴”广东汕头
15、“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云贵高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一、看风测天
天气成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二、看云测天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测天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
“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四、闻雷测天
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雾测天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
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测天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七、看物象测天
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预测天气。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不会下雨。
“蛇过道,大雨到”、“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蚂蚁垒窝天将雨”、“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来临”、“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低、湿度增大的生理反应。
在晴天转雨时,人们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都预示天要阴雨。
八、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
有许多天气谚语是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坏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要知未来瘫不瘫,就看农历二十三”(瘫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难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晒龙袍,淋破龙袍反晒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后期阴雨天数多)等。
为什么这些关键日的天气易出现变化呢?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总结发现:冷暖气团经常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的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九、3个月韵律测气候
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作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
⑴“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
⑶“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
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
⑸“春雪百日雨”。
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
十、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
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
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天气成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二、看云测天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测天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
“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四、闻雷测天
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雾测天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
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测天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七、看物象测天
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预测天气。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不会下雨。
“蛇过道,大雨到”、“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蚂蚁垒窝天将雨”、“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来临”、“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低、湿度增大的生理反应。
在晴天转雨时,人们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都预示天要阴雨。
八、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
有许多天气谚语是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坏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要知未来瘫不瘫,就看农历二十三”(瘫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难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晒龙袍,淋破龙袍反晒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后期阴雨天数多)等。
为什么这些关键日的天气易出现变化呢?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总结发现:冷暖气团经常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的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九、3个月韵律测气候
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作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
⑴“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
⑶“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
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
⑸“春雪百日雨”。
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
十、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
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
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