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何 必 曰‘利’    必:必然。 B.亦将 有以 利吾国乎   有以:有什么办法。 C. 弑 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弑:杀害。 D.未有仁而 遗 其亲者也  遗:丢弃。 2.下列对原文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孟子拜见梁惠王时,梁惠王直言所谈之利,并不完全是一已私利,这从“利吾国”中可以看出。 B.孟子回答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及时抓住梁惠王的话题,说之以“仁义”之利。 C.正是因为梁惠王怀有谋利之心,孟子才说以“仁义”之大利,用来消除梁惠王所贪图的眼前之小利。 D.孟子认为,讲“仁义”的人不会抛弃父母,不会不顾念自己的君王,因此,“仁义”足以立国。 3.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 我来答
龙爵69
2013-08-06 · TA获得超过61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90万
展开全部
1.A
2.A
3.(1)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2)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3)如果轻视义重视利益,他们不夺取全部就不满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