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答过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 如 ——如:动词,往、到 B.倚 歌 而和之——歌:动词,唱 C.举酒 属 客——属:通“嘱”,劝酒 D.击 空明 兮溯流光——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壬戌 之 秋——泣孤舟 之 嫠妇 B.苏子与客泛舟游 于 赤壁之下——月出 于 东山之上 C. 而 不知其所止——倚歌 而 和之 D.而不知 其 所止——何为 其 然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同时写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B.后人习惯把苏轼所作的两篇《赤壁赋》的前一赋称为《前赤壁赋》,我们的课文选的就是这一篇。 C.这篇赋中作者谈到的三国赤壁之战,周瑜破曹军于赤壁,其地方就是黄州的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也有这样的明证,“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这篇赋在写法上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虽然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但仍保持了押韵和骈偶句式等特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 我来答
2012010523a
2013-04-02 · TA获得超过59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3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03万
展开全部
1.B
2.A
3.C
4.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