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阅读下面《论语》选段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下列各项中,对下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是三言两语,而上述选段不仅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B.丈人语带讽刺的话语,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在倨傲的态度中,表现出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 C.子路认为自己对隐者恭敬有礼,隐者便款待自己,并让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长幼之节”;但他不出仕,放弃了臣子对君主应尽的责任,即君臣之义,这又是他所不能认可的。 D.在周游列国却得不到重用的背景下,孔子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出他对像丈人一样过隐居生活的向往,对丈人人生态度的赞赏,而对丈人“不仕无义”、逃避现实的处世态度,却给予直截了当的批评。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被讥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他的处世态度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 我来答
儒丫鼠
2013-06-04 · TA获得超过6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7万
展开全部
1、D
2、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可以废弃呢?想要使自身清洁(而隐居不仕),却破坏了君臣之间重要的伦常关系。
3、孔子认为,君子出仕,是在践行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不应该弃天下而不顾,而应以一种伟大的救世精神,挺身而出,积极行道,承担起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这才是人臣应尽的职责。(意对即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