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详细解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眷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联系全文,回答文章的中心思路及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虽然是语录体,但却表现了极强的文学色彩,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要的语言评述孔子弟子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 我来答
儒丫鼠
2013-04-23 · TA获得超过6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8万
展开全部
1.文章谈论的是“志向”问题,按先后顺序先后是问志——述志——评志。 
2.文章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刻画了几个弟子的不同形象。如,孔子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的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将其表现出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曾皙:志向高远,表达含蓄,深受孔子赞赏。(意对即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