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求指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率性篇第八(节选)王充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凡人君父,审观臣子之性,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率性篇第八(节选) 王充 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凡人君父,审观臣子之性,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 召公戒成王曰:“今王初服厥命,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生子”谓十五子,初生意于善,终以善;初生意于恶,终以恶。《诗》曰:“彼姝者子,何以与之?”传言:“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 ,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青赤一成,真色无异。是故杨子哭歧道,墨子哭练丝也,盖伤离本,不可复变也。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 王良、造父称为善御,能使不良为良也。如徒能御良,其不良者不能驯服,此则驵工庸师服驯技能,何奇而世称之?故曰:王良登车,马不罢驽;尧舜为政,民无狂愚。传曰:“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也。”圣主之民如彼,恶主之民如此,竟在化不在性也。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而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而鄙夫宽。 徒闻风名,犹或变节,况亲接形,面相敦告乎 !孔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未入孔子之门时,闾巷常庸无奇。其尤甚不率者,唯子路也。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恶至甚矣。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阖导牖进,猛气消损,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人君父, 审 观臣子之性——审:仔细 B. 竟 在化不在性也——竟:居然 C.皆 任 卿相之用——任:胜任 D.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 效 也——效:证明 2.下列句子中,全都可以直接作为“善恶可以转变”的依据的一组是( ) ①其善者,固自善矣 ②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③夫人之性犹蓬纱也 ④尧舜为政,民无狂愚 ⑤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而鄙夫宽 ⑥卒能政事,序在四科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与子经过培养、勉励、引导以后,可以将生性中的恶逐渐向善的方面转化,成为和他与生俱来的品性一样的优良品格。 B.杨子和墨子对行路和染丝哭泣的本意在于都担心离开了正道或本色不能再改变,这显示了对人的德性最初培养的重要性。 C.王良、造父能够把不好的马驯成好马,尧舜、桀纣治下的百姓具有不同品行,都说明了教化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D.孔子的七十位弟子原本是平凡无奇的人,但进入孔子门下学习后,全都有了显著提高,就连最不顺服的子路也能办理政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徒闻风名,犹或变节,况亲接形,面相敦告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1个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