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老师解答: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 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 ;比之夏,如辞贵游 ① 而侣韵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 ② 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于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   ④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日:“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①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②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 1.第②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 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 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 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 3.“悲秋”是古人常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 我来答
犯哥yiemjj
2013-09-05 · TA获得超过64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8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37万
展开全部
1.形象直观地表明作者对秋的喜爱。
2.C
3.悲
4.(1)与山相知之乐
  (2)家居之乐
5.开头交待了“秋寻”的缘由,结尾点明诗集的主要题材。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秋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