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李白的一生,为何那么的悲剧?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李白的诗超凡脱俗,清新飘逸,朝气蓬勃,浓浓的少年气息,故此人们常说“李白从未老去”。反观与李白合称“李杜”的杜甫,其诗忧时伤怀,沉郁悲凉,一股暮年的朽味,故此人们常说“杜甫从未年轻”。
诗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凭靠。就如沈从文所说,无论诗人,画家,雕刻家,谁不是因为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
李白、杜甫,无一不是把爱憎移入诗,在文字里驰骋,只是一个略微含蓄隐晦,一个稍稍直白明显。所以,读杜甫的诗,会觉出生活的艰辛,直呼“杜甫太惨了吧”。读李白的诗,会觉得生活之快意潇洒,随口一句就是“李白太浪了吧”。事实是,李白“浪”的背后是辛酸的坎坷经历、十之八九的不如意。他用文字骗了自己,也骗了他的读者。
问题的出现,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李白悲剧的一生,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导致李白一生悲剧的主观因素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诸子百家,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
由于父亲从商,李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只得通过干谒实现济世心愿。从十五岁起,李白开始从事干谒活动。
对于自己的才学,李白信心满满,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次次地干谒,一次次地失望而归。
李白游历渝州时谒见渝州刺史李邕,他的不拘小节和高谈阔论让李邕很是不满,这预示李白将空手而回。可是,李白太高傲,太轻狂,临别时以一首《上李邕》作为回敬。诗中,李白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的末句写到,孔圣人尚且说后生可畏,大丈夫(李邕)不可轻视年轻人啊!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心气高,耿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即便如此,出于雄心壮志的考量,且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纵使碰壁,李白始终没有停止干谒的步伐。什么是愈挫愈勇,什么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看李白就是了。
李白隐居岷山时,广汉太守推荐他去参加有道科的考试,此乃天赐良机,距离梦想只一步之遥,可被李白拒绝了,原因是不屈于权贵。
“不屈于权贵”似乎与李白在干谒过程中对所谒见官员的盛赞和溢美之词相互冲突。可见,李白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不想谄媚权贵,一方面为了前程又不得不降低身段,做出屈于权贵的举动。
正是不屈于权贵,不违背内心,李白做了皇帝的御用文人之后,发现职位与志向毫不沾边,才从“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美梦里醒来,继而沉浸在“玄宗呼之不朝”的醉汉角色里。“赐金放还”于有着远大抱负的李白而言,不失为解脱,离开错误的位置,正视内在的需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与其说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不如说翰林供奉一职与他拯济苍生的宏大愿景相去甚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诗句看似豪情万丈,积极向上,其中不乏经历仕途上的不如意之后自我安慰的意味。
导致李白一生悲剧的主观因素可概括为:知识分子的清高,桀骜不驯,狂放不羁。
导致李白一生悲剧的客观因素不被外界认可。前有渝州刺史李邕不认可李白,后有李白被安州裴长史所拒,尽管李白曾多次谒见裴长史,却因人馋谤,失去了被举荐的机会。之后,李白到长安谒见宰相张说,又谒见其他王公大臣,均无结果。
唐玄宗的私心。李白曾为玄宗献《明堂赋》《大猎赋》,依然无果。后经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大加称赞,玄宗终为所动,召李白进宫。
李白来到宫里,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这让李白颇为风光。但是,玄宗看中的是李白吟诗作赋的才情,而不是经世致用的政治才能。可以说,玄宗将李白定位为诗人、才子,利用他能诗能文的才华记录盛况,以向后人夸耀,因此给予李白翰林供奉的头衔,每每宴请郊游,必令李白侍从。后李白遭人馋谤,被玄宗疏远,只得“赐金放还”,结束了与初衷大相径庭的仕宦生涯。
受皇室内部权斗牵连。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隐居庐山。756年12月,永王李璘的谋臣韦子春“三顾茅庐”,请李白出山辅助李璘平定中原乱军,收拾河山,李白应允。不曾想,一场危机正等待着李白。
关于永王李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李璘听从唐玄宗的命令,在南方建立一支能够与支持李亨登基称帝的朔方军抗衡的武装力量,使唐玄宗有足够的筹码与唐肃宗争夺实权。因此,唐肃宗将李璘视作威胁自己的对手,安排人事布局除掉了李璘,给李璘扣上了谋反的罪名。另一种说法是李璘本就有反叛的野心,加上手握重兵,于是出兵大举东进,开启了造反的征程,最后一败如水,匆匆落幕。
不管哪一种说法,李白身为李璘的近臣,自然脱不了干系,于是锒铛入狱,转而流放夜郎。李白济世的愿想刚刚燃起,再一次破灭,与上一次相比,有过之而不及。《早发白帝城》就作于流放夜郎途中偶遇大赦之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尽李白当时喜从天降的欢愉舒畅。
《红楼梦》里,和尚见香菱的第一眼,说她有命无运,之后的人生际遇恰验证了这一点。纵观李白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也可用有命无运一词概括。导致李白一生悲剧的客观因素可归结为时运不济。
苦难贯穿李白的一生,也造就了他在诗歌上神圣的地位,牢固不可动摇。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会打开一扇窗。诗人就是李白得以名垂千古的那扇窗,闪耀而明亮。
李白,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诗人之一了,他写了数以千计的优秀诗篇,就连三岁小孩也能背出他写的诗。所以从小在我们眼中,李白是一位“诗仙”,是一位君子,他无视权贵,放浪洒脱。可是,等我们真的去了解唐朝历史,了解李白的经历,不禁悲从中来认为李白是一个“悲哀”的人物。
才华横溢,壮志未酬
李白满身才华却一生壮志未酬。回看李白的一生,不是在漂泊,就是在漂泊的路上,居无定所。一代诗坛的巅峰最后确实一个人孤独饮酒,落水而亡……
李白
李白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又得唐高宗赏识,本应该平步青云,大展宏图,可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是什么导致李白一生如此的“悲催”?后来才发现,答案就在他写的三首诗里。
第一首诗藏着悲哀之源
这组诗篇是李白在遭受永王李璘案之后,写给当时的宰相张镐的诗。在这组诗里,李白先是把张宰相的功绩夸赞一番,然后表明心意。之后便开始详细介绍自己其中有这样一句“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这句的意思大概就是说,李白是李广的后代,李暠是他的子孙。李广,大家都知道是汉代飞将,那李暠何许人?他也是李广的后代,并且他还是西凉的开创者。这人可是唐朝认定的祖先,李白似乎在暗示自己是皇室后裔。
汉家飞将军李广
为何皇室后裔落得如此下场
其实,关于李白的身世有过很多的研究,可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不过,大部分学者认为李白是唐朝皇室宗亲,并祖先还可能是“玄武门事变”中失败的一方。如果真是这个身份,影响有多大呢?按照《唐法典》的规定,商人与犯人后世禁止参加科举。
玄武门之变
李白虽然才华横溢,名声远播,可他一生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是因为他父亲是个商人。在唐朝“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下,可李白有诗描述父亲自幼教他熟读儒家经典。这样看来,李白父亲是一个商人,但他是被迫为商,原因可能就是“玄武门事变”
李白没能科举取士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原因他的身世,这也是李白一生不得志的根源所在。
科举不成,举荐为官
因为身世原因李白没能科举取士,但他和父亲又不甘心,于是走上了举荐这条道路。那么除了举荐,李白还有其他方式实现他的理想吗?其实还是有的,在唐朝,除可以举荐外,还可以门荫,或者军功,再或者幕府的方式。对于李白都不大合适,“门荫”不可能,参军不适合,幕府李白嫌弃官职太小。高傲有才的李白选择了一步登天的举荐方式。
大唐盛世
李白的举荐在最后成功了吗?在花费巨大的精力和不少的财力之后,李白最后成了唐玄宗的御用文人在翰林工作。这个职位的主要任务就是歌颂皇帝的功绩,还有就是在一些活动中华助兴,比如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奉命应景助兴而写。
大唐繁华
职场经验不足的悲哀
两年不到李白就辞职不干了,那么李白到底为什么会离开呢?有的说李白让高力士为他拖鞋,让杨贵妃为他研磨,因此被赐金放还。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这两人地位极高,而李白芝麻小的官,根本不可能使唤得动这两个人。
贵妃研磨,力士拖鞋
李白辞职的根本原因也藏在他写的诗里,有一首诗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这意思是说他被同僚打了小报告。缺乏处世经验的李白就这样被人陷害,而听信了唐玄宗听信他人谗言,对李白有了看法,无奈李白不得志只好离开。
第三首诗,翻盘不成走到尽头
还有人说,李白离职是因为看不惯官场的勾心斗角,可是在他写的一首名为《登金陵凤凰台》的诗中有一句“长安不见使人愁”。可以看出李白对官场依然是憧憬的,所以李白厌倦官场主动辞职的可能性不大,被动离职才是事实。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入主中原,唐玄宗出逃西蜀大地,太子李亨留守抵抗叛军。唐玄宗本想在天府之国控制全局,为了防止太子派了李璘等儿子监督,谁知太子李亨行动迅速,在灵武就私自登基为帝,让唐玄宗没有重来的机会。
安史之乱
这就让李璘尴尬了,无可奈何,最后选择拥兵自重,广邀天下名士。李白分析唐玄宗逃亡巴蜀,难以翻身,太子李亨身处叛军前线,也是凶多吉少;而李璘据有江南,又有长江天堑,还有江南粮仓,前有天堑,后有粮草。于是,李白主动加入李璘麾下。
李白作为一代文人,虽然胸有才华,满腔壮志,可他实际能做的却少之又少。他只好发挥特长,写诗赞美永王李璘。这首诗不仅把永王李璘盛赞为秦皇汉武,还把他比作唐太宗李世民。这种无孤注一掷的行为实在危险,最后,李白的理想全部落空。太子李亨一到,李璘的队伍瞬间土崩瓦解。李白也算到尽头了,先是被流放,后被赦免四处漂泊,最后客死他乡。
永王李璘
三首诗道尽李白悲惨的一生,身世原因让他输在了起跑线上,多次努力小有结果,又因经验不足,被迫离职。最后本想一局定胜负,结果却是满盘皆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非也,欲望过强,傲气过高,贪念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