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基础经济学知识分析中国大米市场
2个回答
2013-09-16
展开全部
随着大米进口商获得进口配额分发数量,绝大多数进口商已经开始筹划进口大
米配额的使用。目前,较为通行的观点是,加入WTO对我国大米市场的影响不大。
持这些观点的依据是我国大米的进出口贸易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较低,我国大米的市
场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相差不大。而出口方面也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方认为由
于世界大米贸易数量占我国稻谷年产量比例较小,大米出口数量将会增强,另一方
则认为,由于国内大米竞争实力相对较弱,大米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受入世进口配
额影响,出口数量还会出现下降。根据业内对国内大米进出口形势的不同看法,笔
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大米进口形势分析:
对市场的分析离不开对市场机制的具体考察。从大米进口配额的使用角度,我
们可以对2002年我国大米的进口形势作如下简要分析:
首先是大米进口贸易机制发生改变。2002年以前,我国大米的进口实行国营贸
易管理,进口贸易商依据国家分配的进口数量进行,大米的进口数量受政策性影响
较大。虽然国际市场大米价格逐年下跌,但是近年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稻谷库存水
平居高不下,大米的进口仅仅是满足高收入人群对高品质泰国大米的需求。大米的
进口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国内外市场大米竞争水平。国营进口贸易管理转向进口配
额管理,大米进口非国营贸易比例占据50%,非国营贸易商可能对进口印度等国的
低价大米产生兴趣。
其次是2002年大米进口配额数量高达399万吨,长粒籼米、中短粒粳米均为19
9.5万吨,远远高于历年来大米的实际进口数量,进口配额数量大幅度提高对进口
的影响不容忽视。1998年以来,我国大米的实际年进口数量低于30万吨。虽然国内
大米品质不断提高,大米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进口的泰国香米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但是大米进口配额数量大幅度增加,进口商可自由支配的进口数量扩大。对国内市
场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高品质泰国香米,而且东南亚市场的低价印度大米、巴基斯
坦大米、其他优质籼米将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冲击。
其三是进口商为了不至于在下年配额的申请中获准数量偏低,可能倾向于尽量
使用完申请的配额数量。由于在9月份国家计委将对2002年的进口配额数量使用情
况进行审查和重新分配,进口商即使在进口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可能更倾向于在规
定的时间里尽量使用完配额数量。在国内外大米市场差价极小的情况下,国际市场
大米价格的波动变化将对我国大米的进口产生有力影响。
综上所述,对2002年大米的进口形势分析表明,尽管我国大米的库存量较高,
历年贸易量水平较低,但是对未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生产动态应当有更多的关注
。
大米出口形势分析: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也是大米进口依据配额管理的第一
年。目前,业内对2002年我国大米进口量极为关注。但对近年来我国大米实际出口
量下降,大米出口竞争力减弱这一现象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据海关数据,2001年
国内大米出口量仅186万吨,较上年减幅37%。实际上我国大米出口量在1998年达
到374.6万吨的高峰后,在1999年迅速减至270万吨。2001年新粮上市前,我国大米
市场价格走强,削弱了国内大米的出口竞争力。但是事实上,仅仅从价格上分析并
不能充分说明我国大米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
由于前几年我国大米产量大丰收,市场供应充足并且国外市场从亚洲金融危机
后得以恢复, 2000年中国大米出口量近300万吨,是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200
0年中国大米进口量和大米出口量均高于1999年,分别上扬41%和9%。中国出口的大
部分大米来自长江流域包括江西、安徽、湖南以及江苏省,主要是籼米。大部分出
口的粳米来自东北三省包括辽宁、黑龙江以及吉林。在东北地区,许多联合投资的
农场(投资商来自于日本和南韩)生产大米用于出口。近几年中国大米的出口实行
多元化。中国对东亚以外的国家大米出口量增加,包括科特迪瓦、古巴、俄罗斯、
伊拉克以及几内亚。1999年对亚洲邻国大米出口量为120万吨,其中印度尼西亚是
最大的买家为73.4万吨。中国同样对俄罗斯出口了16.1万吨大米,中东和非洲国家
出口了60.4万吨大米。截至2001年11月,印度尼西亚进口比2000年减少54.2万吨,
占2001年出口量下降的40%。大米出口数量分析表明,个别进口国数量的下降直接
影响了我国大米的出口。而且,现存的大米出口格局中,过分依赖少数国家的进口
结构并未打破。2000年和2001年,我国向科特迪瓦共和国出口大米数量分别为87万
吨和79.2万吨,占我国大米总出口量的比例分别是29.5%、49.9%。
基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与中国进行的双边农业贸易协议,中国加入世贸
组织对于国内大米生产影响极低。事实上大米是中国能够保持为净出口国唯一的农
产品,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米出口甚至可能增加。根据该协议在入世的第一年
年度大米进口配额为270万吨,在9年的时间中将逐步增加到530万吨。配额将在籼
米和粳米中平分数量。粳米中,一旦入世,私营大米贸易商立即拥有50%的配额;
但是在籼米中,国有贸易公司将占进口配额的90%。
进口配额并不代表最低购买承诺数。如果进口量完全达到配额的水平,依然是
中国国内市场极小的份额,因为中国年度大米产量为1.3-1.4亿吨(糙米)。进口
的优质大米可能来自于美国、泰国、越南、印度以及巴西。美国对中国销售优质长
粒和中粒大米时有竞争优势。但是根据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国大米进口对国内市场
影响可能很小,由于国内有庞大的消费基础,对全球大米市场的影响将增强。全球
年度大米出口量平均为1500万吨,仅仅只占中国年度消耗总量的8%左右。中国市场
小幅的变化对全球将构成较大的影响。中国未来大米的进口将占全球大米贸易量的
20-30%,可能导致全球市场价格上扬,特别是优质大米。
另一方面,中国可能成为主要的大米出口国,由于国内剩余的库存量继续增加
,并且如果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价格。例如2000年中国大米出口量占日本最低大
米进口承诺数的13%,占南韩最低承诺数的99%。中国在这两大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对
手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如果进行长期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大米生产者不能克服制度
上的障碍以及贸易壁垒,中国在全球大米市场的竞争地位将逐渐减弱。
在与南美国家竞争东亚国家的大米进口市场中,即使存在价优势的情况下,我
国大米并没有有效地扩大在日本、韩国的出口份额,原因除与这些国家采取办法以
补贴国内稻谷生产,以及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国内大米产业外。据粮食进口商称,限
制我国大米出口的原因也有制度性因素。由于粮食出口商之间、出口商与国有粮食
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矛盾限制了我国大米出口竞争优势的发挥。
由于我国大米加工厂加工规模普遍偏小,加工厂较为分散,加工大米质量与泰
国、美国等主要出口国相比存在差距,加工厂与生者之间未建立稳定的产、加、销
一体化关系,这些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大米的出口竞争能力。随着我国在稻谷主
销区与部分主产区逐步退出保护价收购,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结果亦使得国有加
工企业疲于应对个体加工厂强有力的竞争。
以上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大米出口竞争力减弱的并不仅仅是价格因素,大米进
口国别结构、国内粮食流通体制、大米加工规模等因素是重要原因。2002年开始,
我国大米取消了出口补贴。据此,美国农业部预计2002年我国大米出口量将进一步
减少。因而,在面对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不断降低,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如
何利用我国稻谷生产大国的特点,主动发挥我国稻谷产业的优势,将成为业内关注
的焦点。
米配额的使用。目前,较为通行的观点是,加入WTO对我国大米市场的影响不大。
持这些观点的依据是我国大米的进出口贸易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较低,我国大米的市
场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相差不大。而出口方面也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方认为由
于世界大米贸易数量占我国稻谷年产量比例较小,大米出口数量将会增强,另一方
则认为,由于国内大米竞争实力相对较弱,大米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受入世进口配
额影响,出口数量还会出现下降。根据业内对国内大米进出口形势的不同看法,笔
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大米进口形势分析:
对市场的分析离不开对市场机制的具体考察。从大米进口配额的使用角度,我
们可以对2002年我国大米的进口形势作如下简要分析:
首先是大米进口贸易机制发生改变。2002年以前,我国大米的进口实行国营贸
易管理,进口贸易商依据国家分配的进口数量进行,大米的进口数量受政策性影响
较大。虽然国际市场大米价格逐年下跌,但是近年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稻谷库存水
平居高不下,大米的进口仅仅是满足高收入人群对高品质泰国大米的需求。大米的
进口数量并不能真实反映国内外市场大米竞争水平。国营进口贸易管理转向进口配
额管理,大米进口非国营贸易比例占据50%,非国营贸易商可能对进口印度等国的
低价大米产生兴趣。
其次是2002年大米进口配额数量高达399万吨,长粒籼米、中短粒粳米均为19
9.5万吨,远远高于历年来大米的实际进口数量,进口配额数量大幅度提高对进口
的影响不容忽视。1998年以来,我国大米的实际年进口数量低于30万吨。虽然国内
大米品质不断提高,大米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进口的泰国香米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但是大米进口配额数量大幅度增加,进口商可自由支配的进口数量扩大。对国内市
场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高品质泰国香米,而且东南亚市场的低价印度大米、巴基斯
坦大米、其他优质籼米将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冲击。
其三是进口商为了不至于在下年配额的申请中获准数量偏低,可能倾向于尽量
使用完申请的配额数量。由于在9月份国家计委将对2002年的进口配额数量使用情
况进行审查和重新分配,进口商即使在进口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可能更倾向于在规
定的时间里尽量使用完配额数量。在国内外大米市场差价极小的情况下,国际市场
大米价格的波动变化将对我国大米的进口产生有力影响。
综上所述,对2002年大米的进口形势分析表明,尽管我国大米的库存量较高,
历年贸易量水平较低,但是对未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生产动态应当有更多的关注
。
大米出口形势分析: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也是大米进口依据配额管理的第一
年。目前,业内对2002年我国大米进口量极为关注。但对近年来我国大米实际出口
量下降,大米出口竞争力减弱这一现象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据海关数据,2001年
国内大米出口量仅186万吨,较上年减幅37%。实际上我国大米出口量在1998年达
到374.6万吨的高峰后,在1999年迅速减至270万吨。2001年新粮上市前,我国大米
市场价格走强,削弱了国内大米的出口竞争力。但是事实上,仅仅从价格上分析并
不能充分说明我国大米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
由于前几年我国大米产量大丰收,市场供应充足并且国外市场从亚洲金融危机
后得以恢复, 2000年中国大米出口量近300万吨,是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200
0年中国大米进口量和大米出口量均高于1999年,分别上扬41%和9%。中国出口的大
部分大米来自长江流域包括江西、安徽、湖南以及江苏省,主要是籼米。大部分出
口的粳米来自东北三省包括辽宁、黑龙江以及吉林。在东北地区,许多联合投资的
农场(投资商来自于日本和南韩)生产大米用于出口。近几年中国大米的出口实行
多元化。中国对东亚以外的国家大米出口量增加,包括科特迪瓦、古巴、俄罗斯、
伊拉克以及几内亚。1999年对亚洲邻国大米出口量为120万吨,其中印度尼西亚是
最大的买家为73.4万吨。中国同样对俄罗斯出口了16.1万吨大米,中东和非洲国家
出口了60.4万吨大米。截至2001年11月,印度尼西亚进口比2000年减少54.2万吨,
占2001年出口量下降的40%。大米出口数量分析表明,个别进口国数量的下降直接
影响了我国大米的出口。而且,现存的大米出口格局中,过分依赖少数国家的进口
结构并未打破。2000年和2001年,我国向科特迪瓦共和国出口大米数量分别为87万
吨和79.2万吨,占我国大米总出口量的比例分别是29.5%、49.9%。
基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与中国进行的双边农业贸易协议,中国加入世贸
组织对于国内大米生产影响极低。事实上大米是中国能够保持为净出口国唯一的农
产品,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米出口甚至可能增加。根据该协议在入世的第一年
年度大米进口配额为270万吨,在9年的时间中将逐步增加到530万吨。配额将在籼
米和粳米中平分数量。粳米中,一旦入世,私营大米贸易商立即拥有50%的配额;
但是在籼米中,国有贸易公司将占进口配额的90%。
进口配额并不代表最低购买承诺数。如果进口量完全达到配额的水平,依然是
中国国内市场极小的份额,因为中国年度大米产量为1.3-1.4亿吨(糙米)。进口
的优质大米可能来自于美国、泰国、越南、印度以及巴西。美国对中国销售优质长
粒和中粒大米时有竞争优势。但是根据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国大米进口对国内市场
影响可能很小,由于国内有庞大的消费基础,对全球大米市场的影响将增强。全球
年度大米出口量平均为1500万吨,仅仅只占中国年度消耗总量的8%左右。中国市场
小幅的变化对全球将构成较大的影响。中国未来大米的进口将占全球大米贸易量的
20-30%,可能导致全球市场价格上扬,特别是优质大米。
另一方面,中国可能成为主要的大米出口国,由于国内剩余的库存量继续增加
,并且如果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价格。例如2000年中国大米出口量占日本最低大
米进口承诺数的13%,占南韩最低承诺数的99%。中国在这两大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对
手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如果进行长期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大米生产者不能克服制度
上的障碍以及贸易壁垒,中国在全球大米市场的竞争地位将逐渐减弱。
在与南美国家竞争东亚国家的大米进口市场中,即使存在价优势的情况下,我
国大米并没有有效地扩大在日本、韩国的出口份额,原因除与这些国家采取办法以
补贴国内稻谷生产,以及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国内大米产业外。据粮食进口商称,限
制我国大米出口的原因也有制度性因素。由于粮食出口商之间、出口商与国有粮食
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矛盾限制了我国大米出口竞争优势的发挥。
由于我国大米加工厂加工规模普遍偏小,加工厂较为分散,加工大米质量与泰
国、美国等主要出口国相比存在差距,加工厂与生者之间未建立稳定的产、加、销
一体化关系,这些问题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大米的出口竞争能力。随着我国在稻谷主
销区与部分主产区逐步退出保护价收购,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结果亦使得国有加
工企业疲于应对个体加工厂强有力的竞争。
以上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大米出口竞争力减弱的并不仅仅是价格因素,大米进
口国别结构、国内粮食流通体制、大米加工规模等因素是重要原因。2002年开始,
我国大米取消了出口补贴。据此,美国农业部预计2002年我国大米出口量将进一步
减少。因而,在面对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不断降低,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如
何利用我国稻谷生产大国的特点,主动发挥我国稻谷产业的优势,将成为业内关注
的焦点。
2013-09-16
展开全部
分析走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