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师职业规划分析

 我来答
宽德族6136
2022-07-10 · TA获得超过4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9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5万
展开全部

机械工程师职业规划分析

       机械工程师职业规划分析

  机械工程师,必须适应一系列的新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求、机械制造业结构调整提高素质的要求、机械工程师业务向广大服务领域扩展的要求以及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国际性合作的要求。
  
  1、机械工程师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

  •美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了一次有代表性的广泛调查,对1996~2006年美国分行业机械工程师就业情况作出了预测,其主要结果是:

  —1996~2006年美国机械工程师总体上将增加约3.5万人;

  —机械工程师将越来越多地就业于机械制造以外的行业,其中最大部分是在服务行业,首先增加于工程管理服务和专业性服务;

  —机械制造部门所占机械工程师的比例虽将下降,但仍是其最大部门(占53.7%)。

  •香港1993~1999年人力需求的变化情况是:

  —制造业人数由86 8万人下降到24 4万人,特别是操作工减少,而技术及专业人员增加;

  —就业职工大量转向制造业中的电子工业、进出口贸易、交通运输仓储业、通讯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

  •我国多数地区目前的情况,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国际商业化都市。如上海市发布的2001年度人才开发紧缺专业目录中,既有智能仪器仪表网络系统、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微电子装备,也有汽车制造、发电与输变电设备、石化设备、冷冻空调设备、现代农业装备、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港口机械设备。相应所需的专业则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态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上海电气集团已与中科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将微电子装备技术、燃气轮机技术、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机床主轴和交流伺服电机系统等列为首批合作项目。很明显,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融入和结合了信息技术的制造专业仍然是很需要的专业。值得我们参考的是,今年台湾省统计,高考最热门五大专业中,电机工程学列在法律、外文、医学、资讯工程之前,位居第一。
  
  2、机械工程师为实现价值而塑造自己  

  根据新时期的新要求,必须扩展思路来定位新时期的机械工程师。例如,已有不少原先的机械工程师在银行系统里很好地发挥着作用;不少机械工程师从事经济工作研究,成为以切合生产实际为特长的知名学者;制造业的工程师应用网络技术比网络专家寻找应用实体显得更有成效等。

  参考美国所作的调查,年轻的机械工程师在未来十年中的期望,最普遍的两项是继续教育和职业引导(有经验的忠告、咨询、榜样);在中年机械工程师中,未来十年的最大期望是继续教育、职业策划和能力更新;而对于有经验的机械工程师,未来十年的主要期望是继续教育、寻求新职、策划前程。由此看出,在美国,新经济的新要求反映到机械工程师对自己理想和前程的设计,都是首先希望继续教育和职业转移,都是要求自己不断适应、不断学习提高并寻求更合适的自我实现。这是大大不同于以往的就业观念、奋斗目标和择业理念的。如果稍为仔细一点观察我们的周围,这样的趋向也在悄悄向我们走来。
  
  3、制造活动的三轴理论  

  要了解未来的机械工程师需要掌握什么,必须分析制造活动的实质内涵。有一种关于制造活动的三坐标分析,对理解制造活动的实质具有参考意义。这种理论认为:

  X轴-转变轴,对应各种冷热加工过程,体现实际生产加工;

  Y轴-移动轴,对应物料移动、搬运、装配、仓储,体现为物流;

  Z轴-信息轴或时间轴,对应数据获得、储存、处理和分析、应用,体现信息功能和自动化。

  按照这样三个坐标的分析,传统的初级制造活动大体上体现为X和Y的组合,改进物流和改进加工技术同样重要,即X、Y方向都大,面积才能大,此时再加大Z轴(如CNC、CAD、CAPP、CAM,机器人、自动生产线、ERP),会有最好的效果。

  而如果X及Y很小,只是一味在Z轴方向加大,效果不可能好。也就是在加工过程和物流过程很不完善(工艺落后、管理混乱、物流不顺)时,单靠自动化、靠信息要素难以发挥效果。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制造业上超过美国,靠的是生产技术强,加上完善的物流,而在自动化方面投入并不很多,这中间JIT起了主要的作用;后来美国回过头来加强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使传统制造业提高到先进生产水平,加上美国原有的完善的物流系统和信息技术上无可置疑的优势,以三个坐标的共同增强构成了当今最强大的制造业。

  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不能盲目照搬,一味追求信息化手段最先进、买自动生产线、买全套ERP系统管理软件,想绕过扎扎实实地抓制造工艺和基础管理,绕过改进物流和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必将不能获得成功。
  
  4、制造技术的五组分学说  

  同样有参考价值的是关于制造技术五个组分的学说。这五个组分是: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信息沟通技术、组织管理技术和材料技术。

  产品与过程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的组成部分。与机械工程师打交道的材料迅速地从钢铁扩展到轻金属、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稀有材料以至纳米材料,在分子层次创造新材料的方法将使同一零件内材料组成可以不同,大大增加设计变化的空间。机械工程师当然须要及时补充相关新知识。

  信息技术在制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机电一体化技术、微电子技术改造制造业、CAD/CAM技术、数控数显技术、智能制造、虚拟制造、电子商务等。新时期的制造业必然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制造业。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当今机械工程师最须要加强的新能力。

  管理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和举足轻重。由于以往组织管理被排除在技术之外,长期以来成为一般机械工程师的弱项。在技术不断高速发展、而管理越来越跟不上的情况下,大量传统制造企业中的.问题更多地出现在管理上,形成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局面。

把管理技术视为制造技术的当然组成部分,是未来制造业顺利发展的必要的理论基础。对此,五组分学说中“Orgaware”的提法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这个OrgawareTechnology,组织管理技术,在制造过程中应该包括所有为实现制造活动所需的组织支撑系统,如行政管理、通信交流、信息沟通、工作协调、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而与组织管理技术密切相关的要素则是机制、体制和制度,管理体系,激励制度,以及人际联系、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

  支撑组织管理技术的学科知识是系统工程学、技术经济学、统筹学、组织学、行政学、心理学、统学、管理学、营销学等。
  
  5、新型制造业需要复合型人才  

  时代要求制造技术的叠加融合,21世纪的制造业是以系统集成和交叉融合为基本理念的新型制造业。

  例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CAD/CAM、FMS、数字化制造技术体现了机械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精益生产、准时制生产、工业工程、质量控制反映了机械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现代化的客户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现代物流都要求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而一切AMT、CIMS、ERP、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联盟等现代制造理念和模式的实现,必须是机械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三者融合集成的结果。

  在美国所作的调查研究中,机械工程师未来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中包括通讯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业务实践、工程基础、团队工作能力、跨专业理解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多语言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时代需求越来越向复合型人才倾斜,这是普遍的趋势。
  
  6、创新和学习——机械工程师的基本品质  

  在所有未来机械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中,结合我国机械工程师的实际情况,应该特别强调创新和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基本品质。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国内外有些创新型公司所遵循的理念,例如KODAK公司倡导的“想象的第一规则是不存在规则”、“换一个角度来看世界”、“将你的思维翻个个儿”、“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等。

  终身学习、善于学习是机械工程师的必备品质。我们所处的新时期,最大的特征就是机遇和挑战无限,学习永无止境。停止学习,就是被淘汰的开始。已有的知识不更新将快速老化。

  此外,对于工程师来说,在创新问题上排除纯技术观点十分重要。“最好的技术不一定能成功,市场最终还是要打败技术”(钱伯斯)。而且,机械工程师不但要有内容类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方法类知识(怎么做、谁来做),还要有规则类知识(约束着怎么做和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哈佛商学院的传统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而不是能否得出正确的答案。“会学”重于“学会”,方法比知识更有用。

  机械工程师应当保持发扬自己传统的优良品质:如认真严密、逻辑性强、全面权衡、追求准确性、系统性、结合实际、动手能力强等,同时克服机械思维、容易见物不见人、技术至上忽视市场等弱点,全面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学习掌握,塑造成为新时期机械制造业和非机械产业都需要的复合型工程师,这也正是新形势下我国机械工程师的新机遇。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