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女人,为什么不生孩子?

 我来答
谦逊还清新的小萨摩耶9063
2022-07-01 · TA获得超过7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1万
展开全部
前几天在朋友家,我刷朋友圈时,恰巧看到一位好久不联系的大学同学发了孩子的照片。我惊叹道,她孩子居然这么大了!

朋友跟她稍微熟悉些,随意答道,恩,她娃两岁了。她生孩子生的还挺早。

本来在一旁专注玩游戏的朋友老公忍不住了,说道,

“什么叫人家生孩子生的早?你们都快三十岁了,还以为自己还十八啊,真当自己是少女?”

我朋友冲着她老公翻了一个白眼。

                                                        二

中国有句古话叫,什么年龄干什么年龄该干的事儿。

同样的中国还有句古话叫,三十而立。

所有这些话,都代表着传统的社会观念,有着强大的摧毁自我的力量。

作为一个已婚未育的女性,我经常会被亲戚朋友问,你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

我一直以为这句话代表着一种隐私,但看着大家毫无铺垫在饭桌上当面问起,就像是在聊下一顿晚饭。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政府对待生育的态度急转十八弯,昨日的新闻还是超生罚款,今日的宣传语却是“生孩子还是两个好”。 有时我产生一种幻觉,我们办公楼或者小区口突然大喇叭、小广播反复播放:“全体请注意,请立刻回房间生孩子。”所有人立刻停止任何工作,小跑回家,随之,整栋楼在颤抖。

那,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生孩子的时间一再推迟?

一线城市先不说,毕竟生活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买房子买车摇号先折腾几年。那二线城市,像西安,为什么我的朋友们也不愿意生孩子呢?

因为很多人,到了三十岁,仍旧没有处理好自己与借以存身的世界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跟自己的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困惑。三十而立对女性而言,并不只是结了婚生了孩子就好,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稍微有些要求,此时,也会停下来反思,我有没有做到一些我曾经想做的事情。

现在求学时间一直在推后,研究生毕业时都24岁了,到三十岁时,工作将近五年,大部分都会遇到瓶颈,要么争取在企业内部升职,承担更大责任,继续成长,走向下一阶段,要么考虑跳槽,调整职场方向?很多人也许会说,可以此时停下来,生孩子,照顾孩子几年,再重返职场。但,几年后,你是否能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三

当女性做好生孩子的心理准备后,会第一时间关注育儿公众号、看育儿书籍、了解相关知识,购买育儿产品等。在孩子出生后,不论是否准备就绪,都必须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的原因)而此时,女性的队友们在做什么呢?

就说我队友的朋友吧。

有一天,我队友出门去网吧打游戏,我问他跟谁一起,他说跟Y。我想起来Y的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问他,咦,他宝宝是不是刚满月?他不需要带孩子吗?

我队友笑嘻嘻说,Y说了,家里四位老人都在,加上请的阿姨,他媳妇,六个人把孩子围着,他根本插不进去,孩子抱都抱不到手上。家里闹腾腾的。吵得不行。

我队友本来是把此情此景当作一个好笑的故事讲给我,谁知恰恰踩到了雷区。

我立刻生气地说,你朋友自己做父亲的责任没有尽到!其他那些人都是来帮他的,要是他自己做的很好,长辈干嘛舍弃老年时光来帮着看孩子?!再说此刻他媳妇最需要的根本不是别人,而是老公的分担!而他,居然逃了出来。

他这个朋友真不是一个特例。那些在公司里宁愿加班(其实明明已经没有事情做了),也不愿意回家的男同事,不都是在躲避着原本也属于他们的一份责任吗?

男性没有经历十月怀胎,跟孩子的关联度不如母亲,这很正常。我常看一些文章教导女性要降低预期,不应该去期望男性有如自己对孩子一样的照顾度。我也知道我的很多朋友在当了妈妈后都会加入妈妈群,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觉得自己不孤单。

也许此时会有人说,社会分工不同,男性要负责赚奶粉钱。是,没错,男性有属于自己的社会压力,赚钱太难了,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并不是全职主妇,也承担起家庭经济的一部分后,男性是否应该同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四

整个大环境都是焦虑的。

从喝的奶粉、呼吸的空气、打的疫苗,到上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入学难,再到各地发生的虐童、校门口袭击事件等等。

我那些有了孩子的朋友常常跟我说,没有孩子前,都不怎么关心社会新闻,有了后,你常觉得,矫情地说,自己对这个地球都多了份责任。

虽然国家鼓励生育,却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补助津贴、配套设施和政策。我去日本旅游时才知道日本现在的产假是1年,而1岁后,即可在社区附近入育儿园(日本很少有老人帮助照料孩子)。而在中国,虽然天天热炒教育创业,但实际上双双在职的父母,3岁以前的育儿工作大部分依托老人和阿姨照料。大部分年轻人都希望能获得更专业的育儿指导,而不是老人帮忙照料。毕竟,许多老人的育儿观念很多没有与时俱进。

本着对孩子的负责态度,对育儿环境的担忧,年轻人不愿意做一个只会生,不会养的父母。也无力改变环境。这种焦虑在已婚未育的朋友中弥漫,也给这件事的拖延有了理由。

                                                                五

生孩子难吗?不难。

有一天我在星巴克喝咖啡,看到旁边的人边做星巴克的案例研究,边跟同行人说,真是羡慕舒尔茨(星巴克创始人)创造了一个全球连锁品牌。

是啊,真是羡慕。有时我常想,有多少人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品牌?一部著作?一首歌?对于普通人来说,生孩子这件事,是少数我们能够做到的创造性工作。

有时,我会出于文学上的想象,认为就像一万个读者心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创造之后,作者要从小说人物的世界里退出,不要作过多的解读。对待孩子也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应是指引,而不是干涉。孩子会拥有自己的世界,遇见属于他的朋友、生活。

纪伯伦在《孩子》这首诗里说,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不生小孩才是一件难的事情。

漫长的人生,你到底要做什么事情去对抗孤独、虚无?你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吗?

这才是更难回答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