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 我来答
四季教育17
2022-06-01 · TA获得超过565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0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63万
展开全部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多以叙述性文字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下列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1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 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 流畅,再行搁笔

   2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文言文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

  (1) 文章 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

  (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

  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 造句 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3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如何答题

  一、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

  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 成语 有“引吭高歌”。

  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1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 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 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 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 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 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 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 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4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表示反问

  (1)何……哉(也)?(怎么能……呢?)

  (2)何……为?(……干什么呢?)

  (3)何……之有?(有什么……呢?)

  (4)如之何……?(怎么能……呢)

  (5)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6)安……哉(乎)?(哪里……呢?)

  (7)不亦……乎?(不是……吗?)

  (8)……非……欤?(……不是……吗?)

  (9)宁……耶?(哪里……呢?)

  (10)顾……哉?(难道……吗?)

  (11)独……哉?(难道……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