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好下一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让儿女以后过得好点。
这个和我国的历史有关,和我国的文化有关,和我们发传承有关,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有历史渊源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如果孟母不这么做,那么孟子很可能是一个市井小儿,或者是一个为了几两碎银劳碌奔波的商贩。
在历朝历代,名门望族也是对子女寄予厚望的,一是为了家族提升,或者保持家族不败,二是为了扩大本家的势力范围,三是可以匹配或者进入其它家族的门槛,做到门当户对。
普通家庭的父母,由于环境、阶层、个人能力或认知能力的原因,不甘于生活困顿,不甘于劳顿辛苦,不甘于子女重走自己的老路,也是为了子女有更好的未来,宁愿自己苦一些、累一些,支持孩子读书学习,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改变自己或者家族的命运。
特别是如今,衡量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标准,不是从能力、水平、修养、教养、素质来评判,而是更多地是看谁拥有更多的财富,看谁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看谁能够在财富的基础上说话气粗、有底气,处于羸弱的底层人也是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已。
至少努力向上、不怕辛苦、积极争取向上有一个层级迈进的父母,只要方法得当,即使寄予、也是托举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是无可厚非的。
财富是幸福的关键,如何进行金钱观教育,关乎到孩子一生的幸福,作为父母,可以从书中得到教育灵感和动力。
一是补偿心理。人们常常会无意识地将自己没有得到或失去的东西寄托在别人身上,以达到心理平衡。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容易把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梦想转移到下一代身上,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弥补人生缺憾。
二是从众心理。由于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人们会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大多数人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大流”。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长普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从而形成一种群体意识。
为了与群体意识保持一致,许多家长有意或无意地产生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
三是攀比心理。即通过与别人比较来提升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有了孩子后,“比孩子”成为家长的常见话题。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很多家长会期望孩子各方面都优秀,一旦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就会感到脸上无光
。
这三种心理虽然动机不同,但都反映了家长的期待多是从自身出发,只考虑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而忽视了孩子的想法、个性特点与成长环境等。正确的教育理念应当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
事实上,孩子具有独特的天赋和能力,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他们的人格理应受到尊重。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应当从孩子自身出发,考虑他们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
同时,对孩子期待过高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过高的期待容易给孩子带来种种心理上的困扰,比如,由于无法满足家长的愿望,产生焦虑不安、内疚自责的心理;由于力所不能及,导致自信心的丧失和学习动机的降低;由于对家长的过高期望感到不满,孩子出现对抗和逆反的心理,影响亲子关系等。
社会上到处是需要知识填补的岗位,而相比之下有知识的人却少的可怜。
甚至不需要你有名校学历,一个中专文凭就足够让农村娃吃国家饭。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某个乡镇调过来的最优秀的老师,他最引以为豪的成绩就是上一年他的班上有15个人考上了中专。 这意味着在他的努力下,有15个人永久摆脱了农业劳动,端起了城市的铁饭碗。
至于那些能上大学的,更是占据着食物链的最上游,真正的天之骄子。哪怕后来国家不包分配了,但是随着改开的不断扩大,外资的进入, 民营经济 的发展,大学生依然体现出相当的价值。
我们的父母,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亲历者。
那种差别对他们来说刻骨铭心的,就像钢印一样打在灵魂深处。 考上,没考上,命运天壤之别。 他们自己因为各种原因蹉跎了,浪费了,耽误了,但绝不想同样的事发生在孩子身上。
所以我对上一代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完全是批判的。 但凡有点责任心的父母,就不可能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
只不过“知识改变命运”,到今天意涵已经大不一样
。
只不过“知识改变命运”,到今天意涵已经大不一样了。 今天是好的岗位太稀缺,而所谓的大学生太多了。
你很难说上个大专比一个高中毕业生到底能多大程度改变命运。一个二本又比大专在市场上到底又能多出多少变现能力。
学历对改变命运的作用越来越弱化了,除非你能不断的内卷,不断的攀升,但那终究是属于少部分人的。
中等收入 陷阱,就像一堵铁墙,它就在那里,注定了能达到“改变命运”这个高度的,只能是一小部分人。
父母和我们所处的时空环境,太不一样了。这也是很多误解和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