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西周玉器制造有哪些突破?
西周玉器没有商朝玉器活泼多样,略显呆板。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制有关。但是,西周玉器所用的玉料讲究质地美,大多用新疆所产昆仑系玉料,只有少量用辽宁产的岫玉。另外,西周制玉工具较商朝先进,琢玉技艺也大大提高了。
西周玉器的最大变化表现在玉器品种上,新石器时期至商朝盛行的实用或不实用的玉制工具已逐渐消失,仿实战武器而作为仪仗器的玉刀、玉戚等在中原地区已不再见到:玉戈、玉戚已步入衰亡期,数量不多,器形也向小型化发展,大多从数十厘米长减至10厘米左右。
西周时期,玉制写实性动物形器品种较商朝为少,由商朝的数十种减至十余种,常见有牛、羊、猪、兔、鸟、虎、鹿、龟、蝉、蚕、鱼,螳螂等。而非写实性的神鸟、神兽和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的凤,经夏商一度中断后重又出现,而且多了起来。这说明周人从早期崇奉自然和写实动物为主转向崇奉神灵了。
西周时期,除保留一部分传统玉器品种外,还出现一些新的品种,主要的有成组佩玉和专供死者戴的玉面罩。玉面罩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状的若干件玉器缝缀在布料上,使用时戴在死者的面部。玉圭最早见于新石器早期,是由石斧演变而来的。石斧是在狩猎、劳作和部落战争中使用的工具和武器。西周玉圭是朝廷祭祀的一种礼器,后来又成为权力的象征。朝廷在分封诸侯时,常常赐以玉圭,作为统治地方的权杖。获得玉圭的诸侯在封地内握有生杀大权。
西周制造玉器时,在俏色方面较商朝有了新的突破,如“鱼鹰鲫鱼器”利用一块玉料的两种不同颜色制成,白色部分作白鱼鹰,黑色部分作黑鲫鱼,生动逼真,恰到好处,令人惊叹。
俏色是玉器行业中一个通用的专业名词,是指利用玉石本来颜色加工玉器的一种技巧。例如,有五块通体为白色的玉石,上面带有一些红点和黑点,经过玉雕艺人的精心设计,可加工成五只生动活泼的鹅,用玉上的红点作鹅的脑门,黑点作为鹅的眼睛。如果其中一块玉上只有一个黑点,无法制成两只眼睛,艺人就让这只鹅的头向一侧稍歪,做成正在争食状态,只让人看到一只黑眼珠。于是,这件作品便巧妙地运用了玉石本身的颜色。这样制出的玉器被称为俏色玉器,也称巧色玉器。
玉制写实性动物形器,虽数量极可观,但品种较殷商时期为少,即由殷商期的数十余种减至十余种,常见有牛、羊、猪、兔、鸟、虎、鹿、龟、蝉、蚕、鱼、螳螂等。非写实性的神鸟神兽,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的凤,经夏商一度中断后,复又出现,且突然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