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

 我来答
天然槑17
2022-07-15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2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6万
展开全部
                                        于永正

第一课时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认识吗?

生:(齐声读)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有人去过吗?

生:我没有去过。但我爸爸去过、他跟我说过。

生:我看电视时。知道有一个(座)山、叫庐山。

生:我是看地图时知道庐山的。

师: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教学要有的放矢。摸清学生对庐山的了解为介绍庐山作准备。】

师: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师板书:的云雾)  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

【评:这种“聚焦”式的出示课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

(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师板书,)

生: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稀奇的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师书,)

师:这两个问题、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在书里找答案。

师:有的同学可能想要老师直接告诉答案。﹣一有没有这样想的

生:(齐声)没有。

【评:简单的是最有效的。于老师只卖了一个“关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简洁!】

师:好。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词语作个记号。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两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板书,幽谷、变化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弥漫、瞬息万变、一泻千里)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也懂,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告诉你们。还是希望自己读书。联系课文去理解

生:我愿意联系课文理解。

师:你们是学习的主人。一一大家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师: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能读出感情来最好。同时。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和黑板上词语的意思。这些词语的意思一读书就懂、不要老师讲。学生自由读书。读得很认真。教师巡视指导,不断的给予以鼓励。)

【评:学生读书时、于老师不断地在学生中间走动,或表扬。或点拨,或纠正错读。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

师:读了几遍了

生:我读了三遍。

生:我读了两遍。

师:读得很仔细。于老师最担心的是同学们书读不好。谁愿意读第一段(请一位同学读。读得很流利。)

师:这两句话里面有5个生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第一段。)

师:读得真好。5个生字认识了吗(生齐声。认识。)记住它们。请你接着往下读。(学生接着读书。)

师:读得真好,正确、流利而且有感情。注意看。这一段有一个词。(师板书、尤其)“尤其”这个词、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生:可以换成“特别”。

师:“特别是庐山的云雾”。既然可以换成“特别”。那么“尤其后面的话应该怎样读才有味道前面的话应该怎样读(师在“尤其”的前后加

上“.……..”号。)自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师:谁愿意读一读(请一位同学读。)

生:(读)“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师: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谁愿意再练一练(请一位同学读、读得很投入。)

师:一听就很神秘。他强调的是后面的“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他的语气读得很重,提醒人们注意这一点。一齐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齐读。)

【评:抓住重点词“尤其”指导读书。既解释了词义、又揭示了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精巧!】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尤其是庐山的瀑布,更是雄伟壮观”呢

生:因为课题是“庐山的云雾”,主要写的应是云雾。而不是瀑布。

师:噢,明白了、因为课题是“庐山的云雾”、所以他要特别强调云雾。谢谢你。刚才有好几个同学划出的不理解词是“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请你们读这两句话“在山上游览……..”想站的就站,想坐的就坐、可以做一些动作。通过你们读课文的动作、表情、语气。我可以知道是不是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

(学生读这两句话。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读到那两个词语,有些学生做起了动作。)

师:我请三位做动作的同学到庐山来游览。(三位学生上来)(师指着黑板前说)这是庐山的小道、你们到这里来高兴不高兴(三人齐声说。“高兴。”)那请你们笑一笑。(三人嘿嘿笑了几声。学生和听课教师见状哄堂大笑)这笑声怎么有点哭的声音,再笑一笑。(三人又嘿嘿地笑了几声)

【评、相机让学生放松。方法巧妙。只有放松情绪。才能把学生的才能发挥出来。这方面,于老师是高手。这也是于老师挖掘学生潜能的奥妙所在。】

看下面的老师、都在山下、我们在山上。游览就是放松的,散步就要随便走走、不要紧张。注意,山上山下到处是云雾。其他同学读书、请他们三位做动作。

生:(齐声)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三人伸手向空中摸去)漫步山道,(三人慢慢地走、边走边看)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三人伸开双臂。上下摆动作飞行状)(听课教师中发出一阵笑声)

师:做得好。我看你马上就要变成神仙了。“腾云驾雾”还可以怎么做

生:我觉得还可以像孙悟空那样。(说着模仿孙悟空打眼罩远眺的动作)(师生哈哈大笑)

师:你刚才怎么没有做出来大家再读书、让她做一做这个动作。

(学生读书、女生做动作、逗得家大笑。)

师:我也跟着成为神仙了。她这样一做,我就想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腾云驾雾。(说着,于老师单腿直立。手掌翻遮在额前,作孙悟空远眺状。)(师生哈哈大笑)在你们心里不是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齐声。是的。)这样就读懂了“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懂了吗(齐声。懂了。)马上就要成为神仙了。看了他们表演的动作,加上自己的想像。大家再读书、就会读得更漂亮。“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要读得美一点。

【评。还概括的、抽象的词义为生动具体的动作,生动、形象,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这才是“阅读课”!】

(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谁来读第二段

生:(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师插话、千姿百态、划这个词的同学请注意。下面的话就是解释千姿百态的。)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师:“千姿百态”懂了吗(齐声、懂了。)注意,我们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写的景象。请大家一齐读二三两句。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看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也就是要“过电影”。(学生齐读二三句,教师板画四座山峰。)

师:你们脑海里出现没出现画面(齐声,出现了。)我请四个同学。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的形象(请两位同学)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的形象(请两位同学)请你们在山峰上画出你想像出的形象、其他同学仔细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四位同学画。其他同学看。)

【评:板画是于老师的“绝活”。这次、他让学生参与画。在画中理解了词义。真是“一画胜百言”。阅读就是“还原”,在于老师的课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师:懂了,从你们的画中,我看出你们读懂了。只是,你们的画画技巧还有待提高。再一齐读下面的两句。(学生齐读)这两句话的画面书上有。(边说边出示投影)(指着画面说)这就是云海。云雾弥漫整个的山谷像天边的大海。云雾遮挡了山峰,又像巨大的天幕。好不好看(齐声。好看。)通过想像。通过观察、这一小节一定会读得更漂亮。读。(学生齐读这一节。读得很投入,很精彩。)

【评:这叫以画促读,以想象促读。】

师:放下书、谁愿意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

(请一位同学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好象来到庐山,见到了庐山的云雾。【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同学们一、二两段读得都很好。比我读得好。我在备课时感到最难读得是第三段。我一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最后我又认真地读了三、五遍。我读了十来遍才读好的。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读(生齐声、不难。)唉、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声,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

【评,这就是“蹲下来看学生。”于老师“降”下自己的水平,目的是提高学生水平。】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生齐声,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她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

(女学生读书。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不要紧。

师:怎么不要紧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别说朱丽丽、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说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有点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一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替我争光呀!(女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生齐声、比过了。)朱丽丽,您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就是说差一点,差得不太多。是吗,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

生:谢谢你给我一次比赛的机会。

师:真好,握握手。有照相的吗给我们照张相。(环顾四周)很可惜、我们不是领导人。不然早有人照了。(师生大笑)我非要找个超过她的。(找一位男生)沉住气。一定经超过她。

师:怎么样超过没有(齐声,超过了。)朱丽丽,你说超过了没有

生:他读得比我好。

师:多谦虚!谦虚是美德。不过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的好。谁再来替我比找我的一家子,于瑾瑾来替我比。大家听好。(于瑾瑾同学读。读得很好。)

师:姓于的读得怎么样朱丽丽你说怎样

生:好。

【评:于老师是一位好演员,又是一位好导演。他这里“导”、“演”了一场读的比赛。把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都“哄”了出来。这是“重情趣”的最好体现。】

师:大家说呢?

生:好!

师:好就好在于瑾瑾同学读的“刚刚”、“明明”。(板书“刚刚”“明明”)“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凤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了漂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你们“说”快不快?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懂了吗?(“生齐声”、懂了。)瞬”就是眨眼,息就是喘气。一眨眼、一喘气的工夫就是万变,能不快吗?再读一读。

师:刚才,有几位同学替我比赛,给于老师增了光。还要不要我与她比?(生齐声,要!)是不是要出我的洋相?(生齐声。是。听课教师大笑。生又赶忙齐声说、不是。)

生:于老师看你的本领了。

师:不是出洋相,是看我的本领。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我下面亲自与朱丽丽比,请”大家当裁判。(师读,读得好。但在最后故意把“座冰山”读成“一座座冰山)

生:读错了,多读一个字。

师:多读了一个什么字?

生:把“一座冰山”读成“一座座冰山”。

师:我看差不多、这样读也行。

生:不行。前面是“一匹白马”。后面就要“一座冰山”,不能变成“一座座冰山”。

【评:妙!多读了一个字,让学生多了一次品味课文的机会。】

师:噢。原来这样。谢谢同学们给我指出了错误。书读到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庐山的云雾的确太迷人。所以作者都不想回去了。请齐读最后小节。(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师、读了这么长时间的课文、这些词语的意思。心里是不是明白一点了(生齐声,明白了。)虽然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心里能明白就行。想不想看看庐山的云雾(生齐声。想。)如果有些词语还不太明白,看看录像就清楚了、请大家看录像。(学生看配有课文朗读的庐山风景录像)

师:美不美(生齐声。美。)看录像,这些词语是不是更明白了(生齐声,是)还有哪个词没有懂

生:幽谷。

师;看黑板(师板画山峰之间的山谷、指画)这就叫山谷。“幽”不好解释、山峰之间、光线暗不暗山谷深不深。你说大山之中,静不静还有些让害怕(生、是。)大概这就是“幽”的意思。这些词语要真正理解,还要多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多,才会真正理解。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许多外地的老师、他们明天要在市内游览一下。你最希望他们到哪个地方游览(学生举手)不要说、先写下来。徐州有什么好玩的,把你最希望他们去的地方写一段话用上“尤其”。把希望去的地方的原因简单地写一写、最好是用上“千姿百态”和“流连忘返”。这些老师中还有一些“美食家”。什么是“美食家”知道吗就是“好吃”!请你把徐州的小吃也介绍一下。也可以把你们的学校写一写。写成一段话。写字。要注意优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谁介绍玩的。(找一女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徐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们这里有6大景点。(师插话、把第二次“我们徐州”删去。)有龟山汉墓、云龙山、云龙湖、淮海战役纪念塔、戏马台和楚王陵。我希望老师能去云龙山游览一下。云龙山一定会让大家流连忘返。

师:我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尤其”这个词看看在哪里加上。

生:在“我希望……...”前面加一句。

师:回去改一改、还有介绍玩的吗

生:徐州有许多好玩、美丽的地方。有云龙公园、南郊公园……尤其是云龙公园、里面什么都有。有千姿百态的青松。有水平如镜的小湖,还有许多花卉。你去了一定会流连忘返。

师:有介绍学校的吗

生:我希望老师去我们美丽的学校、我们会把我们的本领给大家看。(师插话。把我们成果展示给老师看。)尤其是我们的鼓号队、还在全国的比赛中获过第一名呢!如果老师们看了鼓号队的表演一定会夸我们的。

师:好。还有介绍吃的吗老师们现在最需要吃的。(笑)

生:徐州有很多小吃。有“小土豆”、“肯德基”、“老三房”、“麦当劳”等。尤其希望老师们去“麦当劳”,里面什么都有、有鸡腿、面包、饮料等。如果你去、绝对会不舍得离去。吃了这顿、还想那顿。(大笑)

师:其实是你吃了这顿想下顿,我代表老师们谢谢同学们的介绍。

【评:学以致用好。“写”即让学生练习了运用所学的词语,又发展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这就是读写结合、就是于老师说的“重迁移”。】

【总评:这是情趣盎然的语文,这是实实在在、以读为本的语文实践课。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教育科学的启迪。首先、于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是他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表现。设疑、激趣、使学生没有感到是在上课、好像是在和于老师一起交谈、活动。特别是在读第三段时。于老师导演了一场比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做了一回学习的主人。读书声、讨论声、笑声、洋溢在教室中。其次。练的方式灵活多样,科学有效。解词有章有法,在读中悟,在画中解、在动作中体现…。读书目的明确、要求具体、一层一层地深入。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实实在在。写得也生动活泼。而且有的放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