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学校思想道德 教育 中,对特殊学生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一直都是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特殊学生教育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篇1:
顾某,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顾某稍不注意就钻到桌下,在教室内到处爬,在桌面上、墙上乱画,到同学的座位旁拿别人的东西,拿剪子剪同学的头发和衣服,上课从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写,一分钟都没办法安静。课间操时,要么在队伍中穿梭,要么躺在地上。课间活动时经常伤害他人,拿着铅笔和尺子打闹,入学一周不到就将班上的同学都打了个遍,其中一个孩子被其推到黑板角上,撞破了耳朵,发生了流血事件。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告他的状,也不太喜欢和他玩。老师找他谈心时,他根本不能倾听,无法集中注意力,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法与其交流,如果训斥,则咬牙切齿,眼睛翻白,不予理睬,让人束手无策。
2、家庭生活背景
父母都是靖江人,属于外来务工家庭。父亲在饭店做厨师,母亲推销白酒,平时很少和孩子交流。小的时候和乡下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农村老人对男孩子的溺爱,可以说是无任何约束和管制,什么都玩,什么都敢干,三岁时就曾经从一米多高的草堆上跳下,不知道害怕,也不注意自身安全,肆意妄为也让他自己伤痕累累。家长对其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很少关心,是那种典型的“自由生长”。
3、学校教育背景
(1)老师看顾某
初进校园,就发现他很好动,眼神不定。进入课堂后感觉他更特殊:上课一分钟也定不住神,总爱满教室爬,喜欢到别的同学座位下去捣乱,拿同学抽屉、书包里的东西,拽你的胳膊,拖他的腿,严重干扰课堂,有时甚至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对老师的批评根本不予理睬,更不能接受,无法与其交流。
(2)同学看顾某
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欺负同学,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不讲卫生,习惯很不好,不愿意和他玩。
二、问题分析
(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
1、亲情的需要:父母让顾某在“小餐桌”生活,晚上九点左右才会接他回家,根本没有感情的交流,更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因为顾某上课不听讲,经常调皮捣蛋,作业无法完成,又不听母亲的话,因此对其不是打就是骂,渐渐地对其失去信心,索性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顾某因此也对父母存在敌对情绪。
2、归属的需要:由于顾某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差,同学们不愿与其交朋友。再加上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同学,同学们对他的疏远,造成了顾某归属需要的缺乏。
3、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表现自我的需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自控力比较薄弱,就想通过怪异的行为获得大家的关注,但又因此受到同伴的排斥。所以说表现自我、获得承认与尊重的需要无法获得满足。
4、成就的需要:顾某在学习上没有成功感,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一开口大声讲话就受到老师的制止,使他丧失了积极进取的信念,从而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
(二)不良后果
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使顾某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如下课打闹、上课破坏课堂纪律、自己不学习也不让别人学等,更加重了周围环境对他的拒绝,恶性循环的结果使顾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知道顽劣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大家所不喜欢的“特殊学生”。
(三)诊断
根据观察和其表现出来的种种现状,顾某基本属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学习适应障碍,导致自信的丧失,荣誉感的缺失。
三、个案指导对策
根据顾某的情况,我采用综合性辅导对策:
(一)换角度去衡量和评价
首先对顾某进行细心的观察,学校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课堂上、活动中的表现,对同学、老师的态度,语言交流的情况等等。不给他预先定位,换位后用 儿童 的视角改变心态去看,发现顾某偶尔也有一些闪光点:教室的地面上有张废纸,老师刚一开口,他就主动捡掉了,表扬了一下,脸上就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带同学跳窗台,老师询问的时候不撒谎,坦然承认;别的同学游戏时,他去捣乱,只为了让别人带他玩……种种迹象表明:顾某的内心也是很孤独的,他的某些行为属于无意识的,是长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所致,只要细心诱导,应该会有所改变。
(二)转变父母的教育方式
为了对顾某进行引导和教育,我首先和家长进行沟通。先是电话联系,家长并不是很配合,对老师的不信任导致敌对意识较强,认为他们的孩子就这样,不知道怎样配合。又耐心地找其母亲面谈,要求家长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不要将孩子放在小餐桌,任其自由发展,但家长的回答是:为了生活,要工作,没办法做到。因此向家长提议,放学后帮其托管顾某,希望家长晚些再抽时间来接孩子,让老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个月以后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开始配合对顾某进行思想、心灵的交流:顾某弄脏了教室的墙壁,母亲没有责打,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刷墙,边刷边跟孩子讲道理,让其知道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顾某在厕所将其他同学的裤子弄湿,电话联系后也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换下同学的裤子带回家清洗;对顾某多批评少动手。这样先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陌生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虽然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会采取些打骂等过激行为,但他们都是非常爱儿子的,而这一点,顾某却毫无感觉,因此,我建议其父母能把心中对孩子的爱与关心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并以此唤起孩子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体谅,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辨别事情的好坏。同时,我在与顾某家长谈话时,要求其重视孩子思想品质的发展,鼓励他多与积极上进的同学交往;严格控制物质上的刺激;多与学校进行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
(三)耐心交谈,真诚感化
耐心交谈是我采用的基本策略。学习生活中密切关注顾某的一举一动,除了定期找他谈心,我还像一位唠叨的母亲一样去时刻关注他,让他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如:进校不向老师问好,提醒他;不注意卫生进行批评;衣服没穿好,帮其整理好;走廊奔跑摔倒了,赶紧拉他起来,看看是否伤到;在教室里打闹、在地上爬,就给他讲不注意安全的危险,让他知道这样做会有多严重的后果,心中产生害怕之意……渐渐地,他能接受我的“建议”,一点点地改正缺点。只要有点滴小进步,我都会对他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让他感到在老师眼里,他也是个具有许多优点,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我还给他讲努力学习的 故事 ,帮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建立自信。随着谈心次数的增多,他对我开始信任并依赖,当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老师更喜欢。”等等时,他开始学会了自控。
(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信,纠正行为。
1、用爱心去温暖
我引导班集体中的小伙伴多看顾某的闪光点,为他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特意安排一个自控力较强、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的班干部做他的同桌。这样,当他课堂上坐不住时及时提醒他,学习上有困难时,能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让他逐步感受到交好朋友的快乐,帮助他学会与人交往。
2、用信心去期待
课堂上,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顾某回答,当他答对了,让全班同学鼓掌表扬他,让他知道只要努力,他也会很棒的。课后,我手把手教他学写字,当他也能模仿着把一个字写正确时告诉他老师有多高兴,相信他一定能战胜困难,把学习成绩赶上去。慢慢的,顾某在课堂上能坐得住了,偶尔也能主动地写一些简单的作业了。
(五)激励个体的自强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个体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通过激励的 方法 ,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1。发掘闪光点
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学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作用。成长困难生的自卑之处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顾某也是这样。通过了解,我明显感到顾某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更不知道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为此,我特意组织学生为他寻找优点。大家争相发言,指出他的优点,如爱劳动、性格活泼、爱帮助人……听了大家的发言,他非常激动。我趁热打铁,鼓励他在发扬优点的基础上,再创造新的优点,为班级荣誉而努力。
2。培养自信心
在课外活动中,我发现他齐步走很精神,就让他做班级的领队,更多地为他提供表现机会,帮助他找回自信。“上操了,赶紧排队!”“你怎么还没排好?”原本不会排队、不会走路的顾某现在正在神采飞扬的教育别人呢,此时的他充满了自信。在课外活动中的顾某已经变了一个人,班级活动中也更加积极。
3.激发荣誉感
结合学校的常规检查,我让顾某负责看班级常规记录情况,告诉我班级常规的扣分情况。“眼 保健操 扣了一分。”“教室卫生扣分了。”……每当顾某向我汇报时,就告诉他“你眼睛睁着做操,当然要扣我们班的分了。”“书包和作业本摊了一地,如果我是值日生,也会扣分的。唉,我们班始终都比不过其他班喽!”“我下次好好做操,把东西都整理好,肯定不会被扣分的。”就在顾某说了这句话的第二天,他高兴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们班一百分!”无比的兴奋,自豪溢于言表。荣誉感被激发了,自控力也增强了。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篇2:
刚接触王岩她10岁,却还在上一年级,那是她上的第三个一年级。说起她来真是让所有教过她,了解她的老师感到头痛,不光是头痛她那差的到家的成绩,更头痛她那一身的坏毛病。由于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她从小便养成了小偷,小摸,抢东西,打架的坏习惯,同时她喜欢要求所有的同学都听她,只要稍不顺她意,便会大打出手,虽是女孩却有一身的力气,同时跑的又特别快,(据说是偷东西被人追打练出来的)连高年级的学生都拿她毫无办法。为此一些学生家长时常到校找班主任告状,她的家长也成了学校的长客,至使家长一谈到她便头痛不已。之前对她虽早有耳闻,但心却很不明白,一个又小又瘦的女孩子怎么就成了一个压不住的石猴呢?她到底有多么大的本事呢?我的教育信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她成了我初接一年级的一个挑战。
开学第一天,学校各班要求先指派一个值周生,我便不经意似的指派到“王岩,第一周,你先去负责值周吧!”她睁大一双眼睛不相信似的看者我,问到:“老师是我么?”“对,就是你,你一定要认真做。”我给了她肯定并带有鼓励的答复。我看到了她那双原本含有敌意的眼睛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了解到她以前总是不写作业,我便故意安排她当了检查作业的小组长,并以十分信任的语气找她谈话,告诉她我对她的信任,相信她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安排好。她欣然接受,作业检查很下工夫,并开始在我的监督下准时的完成自己的作业。但在班级,她总是在老师不在时一手遮天,随意捣乱,弄的整个班级乱七八糟,于是经过仔细考虑我又安排她当了纪律委员,专门负责班级纪律。我用一种极为信任的态度找到她说,“听说最近班级纪律不太好,老师想让你来当班级的纪律委员,老师相信你是有这个能力的。”她很高兴的接受了,再次流露出被赏识的喜悦。果然,她上任后整个班级一片井然。偶尔出现混乱局面,也主要是因为她把持不住自己带头引起的。我也明白,让她一下收起野性来是不可能的,想改正她一身的坏毛病,必须给她充足的时间。而我能做的便是耐心的等待,随时的加以引导。每当她一有犯错误的苗头,我便及时的找她谈话。
谈话时我会用一种信任的表情和语气,夸奖她这段时间表现的很好,帮了老师很多忙等。平时课上或课下我与她眼神相遇时,总会给她一个赏识的微笑,每当她一有进步便加以表扬。看她擅 长跑 步,于是我便经常组织课间活动,主要以跑步、接力为主,当她取得成绩时便大加称赞,并经常称赞她为班级“小飞人”,以此来增强她的自信心。也许是基于这种对她的特别的关爱,她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整个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所有了解她的人感到奇怪,使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奶奶见到我就像见到了大恩人一样的念叨,“可真是个好老师呀!我们王岩可多亏你了。我们王岩一回家就说你好。”看着她正在逐步提升的成绩,不断端正的品行,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满足感。正在我为自己的教育感到成功得意时,却又以意外的发生了“爱心箱事件”。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篇3:
本学期,我接了一个新四年级班。还没开学,同事就和我开玩笑,说我“中奖”了:全校最傻最难管的学生赵某分到了我班。他的前班主任赵老师也感慨:总算是送走了这个活菩萨,以后学生再怎么差,也不可能比这个更难管了!一番了解后,我对赵某有了一些了解,赵某某,男,11岁,智力水平很低;父亲是手扶 拖拉机 的司机,靠临时性拉货维持家用;母亲在家翻袜子补贴家用,父母两人智力均不及正常人。赵某在校的特殊表现为上课乱喊乱叫,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下课惹事生非,经常无辜打骂同学等;对于老师的询问与教育只会回答:“不是”、“他骂我”、“好”、“知道了”。我对他今后的教育产生了一丝担忧。
开学第一天,他的许多不良行为都暴露无遗。在接下来的日子,我特别留意对赵某的观察。随着一天天的与赵某接触,我发现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赵某总是沉浸自己的世界里,在桌面上乱画,随意撕些本子,弄得满地都是纸屑。写作业时,别的孩子专心致志地写自己的作业,而赵某在老师给别的孩子指导时,满教室溜达,给别的同学捣乱,自己的作业不写(除非老师帮他准备好本子,他才磨磨蹭蹭地写,而且没能写对几个字)。有时还拿别人的笔、橡皮,丢到垃圾桶。课间趁别的孩子不注意打人一下,其他孩子又打不过他(他个子高大而且很胖)。把痰吐到手上再擦到衣服上,有时还吐到其他同学的课桌、书本上甚至是别人衣服上。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向我告他的状,孩子们也不太喜欢和他玩。
分析问题的成因:
从发育上看,赵某像是7岁的孩子,个头比正常的孩子大一号。通过多次与家长交谈和多方位的了解,得知赵某在出生时就不会哭,但当时并没有做及时的诊断,估计是脑部缺氧,;而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也不重视,没有给孩子做任何检查和治疗,因而造成孩子智力上的永久性缺陷。
这些是赵某智力不正常的的首要原因,但这并不能成为他行为古怪、习惯差、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学习的主要原因。智力不正常的原因,是由一个个的原因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父母的遗传可能是第一个原因;脑部缺氧是第二个原因。但是,如果没有后来第三种不良的影响──赵某早期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来加重这种状况的话,在许多情况下还不至于造成现在这种严重的后果。在某些情况下,这最后一种状况成了使他在发展方面落后的主要原因。
对于赵某来说,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贫乏性,也是造成他发展上偏差的最有害因素之一。父母亲智力水平有限,不能给予他正常家庭的正常教育。在他出生后的最初2、3年里也不可能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因而他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智力水平的孩子在进入学校后也很难得到应有的教育。一般的教师都会用教所有孩子的方法来教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学得很差,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成绩差,加上行为习惯怪异,很少有老师不放弃他,班级里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相处。这又使他变得更糟糕,从而进入“老师不管——行为习惯变差——学生告状——教师不当处理——表现更差”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他将成为学校教育的牺牲品。
解决问题的对策: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类孩子的教育问题呢?有人建议送他们去特殊学校学习。这并不是拯救他们的最好方法,只是部分人用来推卸责任的最佳捷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当在普通学校里对这些儿童进行教学和教育,因为有一个完满的、在智力方面不断地丰富着的环境,是拯救这些孩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既然普通学校无法将这些学生拒之门外,那么就应该承担起教育这些学生的责任。
1、理论学习——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1)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
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是我们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我对“不适当的教学”的理解首先是不能以衡量所有孩子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学习落后的孩子。不要随意用打分数的方式来评价他们,只有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才给他们打分数,并且不要让孩子感到他在班里和别的孩子有区别。对于他们,要尽一切努力发展他们的认识可能性,增强他的记忆,要细心地引导他们思考,要以百倍的细致、耐心和同情心,让他们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如果儿童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2)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
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情。良好的教育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最基本的是教会孩子做人,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3)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更多的关爱
在理想的学校内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在现实教育现象中,至少有5%的学生是被教师长期忽视的。本案例中的赵某就属于被教师长期忽视的群体之一。我们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和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继续被忽视。那么今后在对赵某教育过程中除了尊重他,还必须给予他更多的关爱。
(4)善于觉察发现极其细微的变化
善于觉察这些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例如,考虑到有些孩子的智力过程的能动性有所降低,他们的智力眼界相对地受到局限,我就作出一些结论,譬如应当让这些孩子读哪些科普读物,等。
2、实践尝试——初尝成功喜悦
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此位学生。
首先,我从生活上关心他,尊重他,从细微处爱护他。例如给一包吐痰用的餐巾纸,雨天问他是否带伞,一声“冷空气”的提前预报,关照他多加衣服。当他好奇的来看我改作业时,给他一个微笑,问一声:有需要帮忙的吗?每次进教室,先观察他,并叮嘱他可以做些什么事。面对学生一天四、五次针对赵某告状时,我先告诫自己,要冷静、警慎,然后再去处理。处理此类纠纷的地点,一般选择在教室.这样既在全班面前公开分析事情的对错,又让其他孩子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并给予谅解,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其次,深入观察赵某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的动机。他为什么喜欢大喊大叫?很显然他想引起大家的关注。他为什么老是找茬?其实他真的很无聊,想引起身边同学的注意。他老是把纸斯成碎片,为的是打发时间,发泄心中的怨恨。
孩子们反映,放学时,他老是会锁门,不管里面有没有同学。(我们教室的门是在外面上锁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进行了连续几天的深入观察。放学时,赵某先背好书包,然后把教室没放好的凳子插进座位(本学期翻凳子的新方式);看到窗还没关时会提醒同学们关窗,如果同学们还是没关窗,放好凳子后他会自己关窗;抬抬头看看教室,检查灯是否已关;这才走出教室,把门关上并上锁。我曾提醒他别锁门,但是没用。这一系列的活动的都表明他是可以教的。尽管他没有考虑到教室里的其他人,他还是关心爱护这个班级的。在他看来,放学时必须要把这些事情完成,才能回家。我从心里面觉得他是如此的可爱!
再则,我利用赵某不在场的时间对全班的孩子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孩子们 说说 平时自己对赵某的态度,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①他老是找茬的真正原因。②假如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和你玩,你会有什么感受?③你会以什么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经过讨论,孩子们也发现了,其实赵某在班级里一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趁机引导孩子们要多给赵某一些宽容与关爱;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赵某,找一找他的优点,多夸夸他等。
这些思想教育带给孩子们的触动很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从而也引发了赵某的一些变化。比如,看到老师要出教室,他马上站起来开门;小马同学吐了,我请两位同学打扫,他主动要求也要扫。一次他来看我改作业,我顺口说:你帮我发啊?他居然有模有样的发了起来,开始一点都没弄错,最后剩下几本名字不太好认的,我提醒孩子们帮他,最后他完成了我给他的第一件正式任务。对于赵某的这些进步,我在班中及时进行了表扬,激励他不断进步。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教育,赵某的改变很大。课堂上大喊大叫、随意走动的情况没有了;虽然作业质量不高,但他有作业意识了;虽然还是有找茬的情况,但比以前好转许多了。一个曾经的问题学生有了如此进步,我的心里欣慰极了。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人”的发展,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虽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要你肯坚持,冰山也会融化的。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方法,需要耐心,更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打好这场持久战。
看过"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的人还关注了:
1. 小学特殊学生教育案例
2. 特殊学生教育成功的事例
3. 特殊幼儿教育案例
4.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案例
5. 特殊教育书籍读书心得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篇1:
顾某,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顾某稍不注意就钻到桌下,在教室内到处爬,在桌面上、墙上乱画,到同学的座位旁拿别人的东西,拿剪子剪同学的头发和衣服,上课从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写,一分钟都没办法安静。课间操时,要么在队伍中穿梭,要么躺在地上。课间活动时经常伤害他人,拿着铅笔和尺子打闹,入学一周不到就将班上的同学都打了个遍,其中一个孩子被其推到黑板角上,撞破了耳朵,发生了流血事件。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告他的状,也不太喜欢和他玩。老师找他谈心时,他根本不能倾听,无法集中注意力,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法与其交流,如果训斥,则咬牙切齿,眼睛翻白,不予理睬,让人束手无策。
2、家庭生活背景
父母都是靖江人,属于外来务工家庭。父亲在饭店做厨师,母亲推销白酒,平时很少和孩子交流。小的时候和乡下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农村老人对男孩子的溺爱,可以说是无任何约束和管制,什么都玩,什么都敢干,三岁时就曾经从一米多高的草堆上跳下,不知道害怕,也不注意自身安全,肆意妄为也让他自己伤痕累累。家长对其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很少关心,是那种典型的“自由生长”。
3、学校教育背景
(1)老师看顾某
初进校园,就发现他很好动,眼神不定。进入课堂后感觉他更特殊:上课一分钟也定不住神,总爱满教室爬,喜欢到别的同学座位下去捣乱,拿同学抽屉、书包里的东西,拽你的胳膊,拖他的腿,严重干扰课堂,有时甚至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对老师的批评根本不予理睬,更不能接受,无法与其交流。
(2)同学看顾某
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欺负同学,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不讲卫生,习惯很不好,不愿意和他玩。
二、问题分析
(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
1、亲情的需要:父母让顾某在“小餐桌”生活,晚上九点左右才会接他回家,根本没有感情的交流,更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因为顾某上课不听讲,经常调皮捣蛋,作业无法完成,又不听母亲的话,因此对其不是打就是骂,渐渐地对其失去信心,索性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顾某因此也对父母存在敌对情绪。
2、归属的需要:由于顾某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差,同学们不愿与其交朋友。再加上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同学,同学们对他的疏远,造成了顾某归属需要的缺乏。
3、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表现自我的需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自控力比较薄弱,就想通过怪异的行为获得大家的关注,但又因此受到同伴的排斥。所以说表现自我、获得承认与尊重的需要无法获得满足。
4、成就的需要:顾某在学习上没有成功感,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一开口大声讲话就受到老师的制止,使他丧失了积极进取的信念,从而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
(二)不良后果
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使顾某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如下课打闹、上课破坏课堂纪律、自己不学习也不让别人学等,更加重了周围环境对他的拒绝,恶性循环的结果使顾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知道顽劣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大家所不喜欢的“特殊学生”。
(三)诊断
根据观察和其表现出来的种种现状,顾某基本属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学习适应障碍,导致自信的丧失,荣誉感的缺失。
三、个案指导对策
根据顾某的情况,我采用综合性辅导对策:
(一)换角度去衡量和评价
首先对顾某进行细心的观察,学校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课堂上、活动中的表现,对同学、老师的态度,语言交流的情况等等。不给他预先定位,换位后用 儿童 的视角改变心态去看,发现顾某偶尔也有一些闪光点:教室的地面上有张废纸,老师刚一开口,他就主动捡掉了,表扬了一下,脸上就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带同学跳窗台,老师询问的时候不撒谎,坦然承认;别的同学游戏时,他去捣乱,只为了让别人带他玩……种种迹象表明:顾某的内心也是很孤独的,他的某些行为属于无意识的,是长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所致,只要细心诱导,应该会有所改变。
(二)转变父母的教育方式
为了对顾某进行引导和教育,我首先和家长进行沟通。先是电话联系,家长并不是很配合,对老师的不信任导致敌对意识较强,认为他们的孩子就这样,不知道怎样配合。又耐心地找其母亲面谈,要求家长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不要将孩子放在小餐桌,任其自由发展,但家长的回答是:为了生活,要工作,没办法做到。因此向家长提议,放学后帮其托管顾某,希望家长晚些再抽时间来接孩子,让老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个月以后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开始配合对顾某进行思想、心灵的交流:顾某弄脏了教室的墙壁,母亲没有责打,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刷墙,边刷边跟孩子讲道理,让其知道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顾某在厕所将其他同学的裤子弄湿,电话联系后也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换下同学的裤子带回家清洗;对顾某多批评少动手。这样先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陌生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虽然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会采取些打骂等过激行为,但他们都是非常爱儿子的,而这一点,顾某却毫无感觉,因此,我建议其父母能把心中对孩子的爱与关心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并以此唤起孩子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体谅,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辨别事情的好坏。同时,我在与顾某家长谈话时,要求其重视孩子思想品质的发展,鼓励他多与积极上进的同学交往;严格控制物质上的刺激;多与学校进行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
(三)耐心交谈,真诚感化
耐心交谈是我采用的基本策略。学习生活中密切关注顾某的一举一动,除了定期找他谈心,我还像一位唠叨的母亲一样去时刻关注他,让他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如:进校不向老师问好,提醒他;不注意卫生进行批评;衣服没穿好,帮其整理好;走廊奔跑摔倒了,赶紧拉他起来,看看是否伤到;在教室里打闹、在地上爬,就给他讲不注意安全的危险,让他知道这样做会有多严重的后果,心中产生害怕之意……渐渐地,他能接受我的“建议”,一点点地改正缺点。只要有点滴小进步,我都会对他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让他感到在老师眼里,他也是个具有许多优点,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我还给他讲努力学习的 故事 ,帮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建立自信。随着谈心次数的增多,他对我开始信任并依赖,当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老师更喜欢。”等等时,他开始学会了自控。
(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信,纠正行为。
1、用爱心去温暖
我引导班集体中的小伙伴多看顾某的闪光点,为他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特意安排一个自控力较强、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的班干部做他的同桌。这样,当他课堂上坐不住时及时提醒他,学习上有困难时,能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让他逐步感受到交好朋友的快乐,帮助他学会与人交往。
2、用信心去期待
课堂上,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顾某回答,当他答对了,让全班同学鼓掌表扬他,让他知道只要努力,他也会很棒的。课后,我手把手教他学写字,当他也能模仿着把一个字写正确时告诉他老师有多高兴,相信他一定能战胜困难,把学习成绩赶上去。慢慢的,顾某在课堂上能坐得住了,偶尔也能主动地写一些简单的作业了。
(五)激励个体的自强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个体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通过激励的 方法 ,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1。发掘闪光点
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学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作用。成长困难生的自卑之处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顾某也是这样。通过了解,我明显感到顾某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更不知道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为此,我特意组织学生为他寻找优点。大家争相发言,指出他的优点,如爱劳动、性格活泼、爱帮助人……听了大家的发言,他非常激动。我趁热打铁,鼓励他在发扬优点的基础上,再创造新的优点,为班级荣誉而努力。
2。培养自信心
在课外活动中,我发现他齐步走很精神,就让他做班级的领队,更多地为他提供表现机会,帮助他找回自信。“上操了,赶紧排队!”“你怎么还没排好?”原本不会排队、不会走路的顾某现在正在神采飞扬的教育别人呢,此时的他充满了自信。在课外活动中的顾某已经变了一个人,班级活动中也更加积极。
3.激发荣誉感
结合学校的常规检查,我让顾某负责看班级常规记录情况,告诉我班级常规的扣分情况。“眼 保健操 扣了一分。”“教室卫生扣分了。”……每当顾某向我汇报时,就告诉他“你眼睛睁着做操,当然要扣我们班的分了。”“书包和作业本摊了一地,如果我是值日生,也会扣分的。唉,我们班始终都比不过其他班喽!”“我下次好好做操,把东西都整理好,肯定不会被扣分的。”就在顾某说了这句话的第二天,他高兴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们班一百分!”无比的兴奋,自豪溢于言表。荣誉感被激发了,自控力也增强了。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篇2:
刚接触王岩她10岁,却还在上一年级,那是她上的第三个一年级。说起她来真是让所有教过她,了解她的老师感到头痛,不光是头痛她那差的到家的成绩,更头痛她那一身的坏毛病。由于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她从小便养成了小偷,小摸,抢东西,打架的坏习惯,同时她喜欢要求所有的同学都听她,只要稍不顺她意,便会大打出手,虽是女孩却有一身的力气,同时跑的又特别快,(据说是偷东西被人追打练出来的)连高年级的学生都拿她毫无办法。为此一些学生家长时常到校找班主任告状,她的家长也成了学校的长客,至使家长一谈到她便头痛不已。之前对她虽早有耳闻,但心却很不明白,一个又小又瘦的女孩子怎么就成了一个压不住的石猴呢?她到底有多么大的本事呢?我的教育信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她成了我初接一年级的一个挑战。
开学第一天,学校各班要求先指派一个值周生,我便不经意似的指派到“王岩,第一周,你先去负责值周吧!”她睁大一双眼睛不相信似的看者我,问到:“老师是我么?”“对,就是你,你一定要认真做。”我给了她肯定并带有鼓励的答复。我看到了她那双原本含有敌意的眼睛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了解到她以前总是不写作业,我便故意安排她当了检查作业的小组长,并以十分信任的语气找她谈话,告诉她我对她的信任,相信她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安排好。她欣然接受,作业检查很下工夫,并开始在我的监督下准时的完成自己的作业。但在班级,她总是在老师不在时一手遮天,随意捣乱,弄的整个班级乱七八糟,于是经过仔细考虑我又安排她当了纪律委员,专门负责班级纪律。我用一种极为信任的态度找到她说,“听说最近班级纪律不太好,老师想让你来当班级的纪律委员,老师相信你是有这个能力的。”她很高兴的接受了,再次流露出被赏识的喜悦。果然,她上任后整个班级一片井然。偶尔出现混乱局面,也主要是因为她把持不住自己带头引起的。我也明白,让她一下收起野性来是不可能的,想改正她一身的坏毛病,必须给她充足的时间。而我能做的便是耐心的等待,随时的加以引导。每当她一有犯错误的苗头,我便及时的找她谈话。
谈话时我会用一种信任的表情和语气,夸奖她这段时间表现的很好,帮了老师很多忙等。平时课上或课下我与她眼神相遇时,总会给她一个赏识的微笑,每当她一有进步便加以表扬。看她擅 长跑 步,于是我便经常组织课间活动,主要以跑步、接力为主,当她取得成绩时便大加称赞,并经常称赞她为班级“小飞人”,以此来增强她的自信心。也许是基于这种对她的特别的关爱,她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整个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所有了解她的人感到奇怪,使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奶奶见到我就像见到了大恩人一样的念叨,“可真是个好老师呀!我们王岩可多亏你了。我们王岩一回家就说你好。”看着她正在逐步提升的成绩,不断端正的品行,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满足感。正在我为自己的教育感到成功得意时,却又以意外的发生了“爱心箱事件”。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篇3:
本学期,我接了一个新四年级班。还没开学,同事就和我开玩笑,说我“中奖”了:全校最傻最难管的学生赵某分到了我班。他的前班主任赵老师也感慨:总算是送走了这个活菩萨,以后学生再怎么差,也不可能比这个更难管了!一番了解后,我对赵某有了一些了解,赵某某,男,11岁,智力水平很低;父亲是手扶 拖拉机 的司机,靠临时性拉货维持家用;母亲在家翻袜子补贴家用,父母两人智力均不及正常人。赵某在校的特殊表现为上课乱喊乱叫,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下课惹事生非,经常无辜打骂同学等;对于老师的询问与教育只会回答:“不是”、“他骂我”、“好”、“知道了”。我对他今后的教育产生了一丝担忧。
开学第一天,他的许多不良行为都暴露无遗。在接下来的日子,我特别留意对赵某的观察。随着一天天的与赵某接触,我发现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赵某总是沉浸自己的世界里,在桌面上乱画,随意撕些本子,弄得满地都是纸屑。写作业时,别的孩子专心致志地写自己的作业,而赵某在老师给别的孩子指导时,满教室溜达,给别的同学捣乱,自己的作业不写(除非老师帮他准备好本子,他才磨磨蹭蹭地写,而且没能写对几个字)。有时还拿别人的笔、橡皮,丢到垃圾桶。课间趁别的孩子不注意打人一下,其他孩子又打不过他(他个子高大而且很胖)。把痰吐到手上再擦到衣服上,有时还吐到其他同学的课桌、书本上甚至是别人衣服上。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向我告他的状,孩子们也不太喜欢和他玩。
分析问题的成因:
从发育上看,赵某像是7岁的孩子,个头比正常的孩子大一号。通过多次与家长交谈和多方位的了解,得知赵某在出生时就不会哭,但当时并没有做及时的诊断,估计是脑部缺氧,;而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也不重视,没有给孩子做任何检查和治疗,因而造成孩子智力上的永久性缺陷。
这些是赵某智力不正常的的首要原因,但这并不能成为他行为古怪、习惯差、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学习的主要原因。智力不正常的原因,是由一个个的原因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父母的遗传可能是第一个原因;脑部缺氧是第二个原因。但是,如果没有后来第三种不良的影响──赵某早期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来加重这种状况的话,在许多情况下还不至于造成现在这种严重的后果。在某些情况下,这最后一种状况成了使他在发展方面落后的主要原因。
对于赵某来说,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贫乏性,也是造成他发展上偏差的最有害因素之一。父母亲智力水平有限,不能给予他正常家庭的正常教育。在他出生后的最初2、3年里也不可能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因而他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智力水平的孩子在进入学校后也很难得到应有的教育。一般的教师都会用教所有孩子的方法来教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学得很差,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成绩差,加上行为习惯怪异,很少有老师不放弃他,班级里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相处。这又使他变得更糟糕,从而进入“老师不管——行为习惯变差——学生告状——教师不当处理——表现更差”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他将成为学校教育的牺牲品。
解决问题的对策: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类孩子的教育问题呢?有人建议送他们去特殊学校学习。这并不是拯救他们的最好方法,只是部分人用来推卸责任的最佳捷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当在普通学校里对这些儿童进行教学和教育,因为有一个完满的、在智力方面不断地丰富着的环境,是拯救这些孩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既然普通学校无法将这些学生拒之门外,那么就应该承担起教育这些学生的责任。
1、理论学习——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1)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
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是我们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我对“不适当的教学”的理解首先是不能以衡量所有孩子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学习落后的孩子。不要随意用打分数的方式来评价他们,只有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才给他们打分数,并且不要让孩子感到他在班里和别的孩子有区别。对于他们,要尽一切努力发展他们的认识可能性,增强他的记忆,要细心地引导他们思考,要以百倍的细致、耐心和同情心,让他们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如果儿童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2)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
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情。良好的教育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最基本的是教会孩子做人,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3)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更多的关爱
在理想的学校内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在现实教育现象中,至少有5%的学生是被教师长期忽视的。本案例中的赵某就属于被教师长期忽视的群体之一。我们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和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继续被忽视。那么今后在对赵某教育过程中除了尊重他,还必须给予他更多的关爱。
(4)善于觉察发现极其细微的变化
善于觉察这些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例如,考虑到有些孩子的智力过程的能动性有所降低,他们的智力眼界相对地受到局限,我就作出一些结论,譬如应当让这些孩子读哪些科普读物,等。
2、实践尝试——初尝成功喜悦
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此位学生。
首先,我从生活上关心他,尊重他,从细微处爱护他。例如给一包吐痰用的餐巾纸,雨天问他是否带伞,一声“冷空气”的提前预报,关照他多加衣服。当他好奇的来看我改作业时,给他一个微笑,问一声:有需要帮忙的吗?每次进教室,先观察他,并叮嘱他可以做些什么事。面对学生一天四、五次针对赵某告状时,我先告诫自己,要冷静、警慎,然后再去处理。处理此类纠纷的地点,一般选择在教室.这样既在全班面前公开分析事情的对错,又让其他孩子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并给予谅解,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其次,深入观察赵某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的动机。他为什么喜欢大喊大叫?很显然他想引起大家的关注。他为什么老是找茬?其实他真的很无聊,想引起身边同学的注意。他老是把纸斯成碎片,为的是打发时间,发泄心中的怨恨。
孩子们反映,放学时,他老是会锁门,不管里面有没有同学。(我们教室的门是在外面上锁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进行了连续几天的深入观察。放学时,赵某先背好书包,然后把教室没放好的凳子插进座位(本学期翻凳子的新方式);看到窗还没关时会提醒同学们关窗,如果同学们还是没关窗,放好凳子后他会自己关窗;抬抬头看看教室,检查灯是否已关;这才走出教室,把门关上并上锁。我曾提醒他别锁门,但是没用。这一系列的活动的都表明他是可以教的。尽管他没有考虑到教室里的其他人,他还是关心爱护这个班级的。在他看来,放学时必须要把这些事情完成,才能回家。我从心里面觉得他是如此的可爱!
再则,我利用赵某不在场的时间对全班的孩子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孩子们 说说 平时自己对赵某的态度,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①他老是找茬的真正原因。②假如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和你玩,你会有什么感受?③你会以什么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经过讨论,孩子们也发现了,其实赵某在班级里一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趁机引导孩子们要多给赵某一些宽容与关爱;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赵某,找一找他的优点,多夸夸他等。
这些思想教育带给孩子们的触动很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从而也引发了赵某的一些变化。比如,看到老师要出教室,他马上站起来开门;小马同学吐了,我请两位同学打扫,他主动要求也要扫。一次他来看我改作业,我顺口说:你帮我发啊?他居然有模有样的发了起来,开始一点都没弄错,最后剩下几本名字不太好认的,我提醒孩子们帮他,最后他完成了我给他的第一件正式任务。对于赵某的这些进步,我在班中及时进行了表扬,激励他不断进步。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教育,赵某的改变很大。课堂上大喊大叫、随意走动的情况没有了;虽然作业质量不高,但他有作业意识了;虽然还是有找茬的情况,但比以前好转许多了。一个曾经的问题学生有了如此进步,我的心里欣慰极了。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人”的发展,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虽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要你肯坚持,冰山也会融化的。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方法,需要耐心,更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打好这场持久战。
看过"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的人还关注了:
1. 小学特殊学生教育案例
2. 特殊学生教育成功的事例
3. 特殊幼儿教育案例
4.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案例
5. 特殊教育书籍读书心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