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阅读心得

 我来答
时尚达人1718
2022-06-09 · TA获得超过61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8.4万
展开全部
严师出高徒,但何谓“严师”?在中国几千年“三纲五常”封建思想的浸润下,“严师”的“严”寓意严谨、严格、严厉、严肃。提起“严师”,脑子里往往就闪现出严谨认真、面无表情、不苟言笑、铁面无私、手段严厉等形容词。“严师”包含着专业精神、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但也不乏“纸老虎”、色厉内荏之辈,其“严厉、严肃、严格”不是专业的需求,其目的是树立教者的威信,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手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严”。因而,这样的“严”有故意之嫌,也因此带来异化的“严”—即手段粗暴、态度恶劣、刚愎自用等。这样的“严师”很难走进学生心灵,难于倾听学生心声,更达不到与学生、与自我、与他人的对话,这样的严师又能出什么“高徒”呢?

那到底怎样做才是“严师”,才能“出高徒”?《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里魏智渊老师做出了最本质的分析与定义。

魏智渊老师首先肯定老师应该是严格的。其次对严格的老师进行了描述:严格的老师,并不意味着一副灭绝师太脸,可能言语是温和的,态度是亲切的;严格的本质是对发展过程(无论是人格发展还是学业发展)的敏感和高效干预。严格的前提是对学生发展的严重关切与洞察,以及对事物(发展内容)的深刻理解;其起点是对学生的高期待,期待学生不断挑战并完成似乎不可能之事。在这种期待之下,老师必然要对发展本身进行干预,因为在挑战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畏惧、懈怠或逃避,会被另外的刺激但无价值的活动所吸引,会迫于同伴压力转移焦点,因此需要指导、协助、激励,甚至控制、制止、纠正,提供必要的反馈,使学生不断地回到发展的正道上来。

从魏智渊老师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澄清这样几个事实:其一,严格的老师与言行举止没有直接的联系,严师可能是温和的、亲切的;其二,严格的本质是对生命的高度关照,是师生生命的相互辉映,是教师仁爱之心的体现;其三,严格是教师专业化的高度体现,表现在对学生发展的严重关切,以及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其四,严格是一种期待,是对学生无条件的信任,期待并信任学生能不断地挑战自我,完成似乎不可能之事;其五,严格还是责任,或者说是行动。当学生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因畏惧、懈怠、逃避而出现错误时,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协助、激励,甚至控制、制止、纠正、惩罚等手段,让学生回归正道。这样的严师,是学生的“贵人”,是学生协助者、指导者、合作者,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两者的生命相互编织,相互成就,这样的严师也才能出高徒。

与“严师”相对的两类教师:一是把放任当成自由的老师,二是粗暴的老师。把放任当成自由的老师往往既控制不了知识,也控制不了自己,当然也控制不了学生,最后对学生束手无策;粗暴是一种无理解的控制或反应模式,不理解学生,也不理解知识,面对学生,是通过语言或肢体暴力展示权力,迫使学生服从自己的要求。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以上两种类型的老师,除了不懂教育、不专业,更是不懂自己,不认识自己,不能从自身问题出发来理解教育,理解学生,理解自我,将教育异化,特别是以爱之名实施暴力的老师。正真严格的老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对学生无条件的信任、对生命高度关注及高度的责任感;而粗暴的老师则是专业素养低下、责任感缺失、把学生当做工厂流水线上的待加工的产品。所以,在分析严格的老师与粗暴的老师后,魏智渊老师明确指出:严格是一种能力,而粗暴则是一种态度。前者往往既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后者,恰恰是对教育的一种无责任感的简化,是应试时代许多老师的生存术。

在一切朝向严格的修炼中,都包含了责任、专注、坚忍、自律。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然而也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