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

 我来答
菜菜小趴菜o
2022-11-11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互联网使用会影响居民生育意愿吗?》一文分析表明,上网时间每增加1%,个体的生育意愿降低1.69%;《上网为什么会影响个人生育意愿?》一文提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高了信息搜寻效率,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包括对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对此需要高度重视。
就此媒体给出一个高度概括的结论:研究发现越上网越不爱生孩子。一定程度上,专家们通过调研、分析、结论的方式来写文章是可以的。但是动辄发布一些含混的统计数字,把似是而非、未经证实的猜想当科学报告,把复杂的原因归于单一,把个案夸大成普遍性,好像已是一门标标准准的伪科学了。
就以《互联网使用会影响居民生育意愿吗?》一文中的“上网时间每增加1%,个体的生育意愿降低1.69%”来讲,即便我们不太清楚研究的方式是怎样的,但总觉得这样的研究结论很不靠实。这就跟汽车的普及率越高交通事故率越高一样,难道劝人们不要开车吗?另外影响交通事故率的原因还有很多,怎么就敢说一定跟汽车的普及率成正相关呢?
由此也就能理解,为何这两篇有关互联网与生育意愿关系的研究文章刊发后,会遭到各种戏谑和反问。因为按照研究的逻辑,貌似减少互联网的使用长度,就能提高生育意愿。可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51亿,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6%。
言外之意,如果真把“越上网越不爱生孩子”当真,那么意味着只要给育龄女性“断网”,貌似就可以提高生育意愿了,从而提高生育率了。可问题是这事能想,可真的能操作吗?由此再去审视《上网为什么会影响个人生育意愿?》中最后那句“需要高度重视”,总觉得这届专家是“求骂系”毕业的。
要知道,互联网只是获取信息的载体,促进观念改变的工具。如果说“越上网越不爱生孩子”确实是事实,也只能说是信息和观念让人们的生育观改变了,而不是说互联网本身是生育意愿的克星。更进一步讲,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可以说是无穷的。所以对于有关互联网与生育意愿关系的研究文章,即便有意义,也只是学术层面的价值,而放到现实生活中,只能招来各种批骂。
说到底,世间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互联网也不例外。之所以这样强调,倒不是说专家绝对不能研究这样的事情,而是在研究相关性上,最好指出那些强关联的意愿关系,而非拿一些不痛不痒的关系写文章、下结论。毫不夸张地讲,相较上网对生育意愿的抑制,可能生育观念和养育成本才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