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就是学习,生是人的意思,学生,就是学习的人。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或其他地方(军队等)学习的人。受教育的人或在研究机构,工作单位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一般的分类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 从招生环节看,就是在积极招“钱”引资。学生招得越多,学校的收入就越多。尤其在扩招这一块,多招一个学生,中学是一万至两万,大学是六至七万。一场市场大竞争每年都就此展开,分数线一降再降,直降到生员枯竭,实在不能再降为止。有什么办法呢?国家虽然重视教育,但没那么多钱,学校的发展和正常运转要靠这部分钱补充,教职员工的福利要靠这部分钱来出,多一个学生就多了一个财源。
从管理环节看,就是认真看好这些钱。学生进门了,第一是不能让他跑掉,第二是不让他中途开小差。这些“钱”进门之后,首先吃住条件要尽量满足,暂时没有条件的,也必须好言相待,大胆许诺,先安顿下来为是。至于什么思想教育,严格管理都在其次。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纪律等出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逼得太狠,逼跑了一个,就损失好几万元,怎么向领导交代? 根据大多数地区的学习机关小学、中学、大学而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硕士、博士、博士后等)特别是博士后,很容易形成误解,就是“博士后是博士以上的学位”实际上博士后站是一种工作站,具有流动性。凡符合条件的博士可在国家认证地博士后流动站申请成为博士后,期间做相应地研究项目,期满了以后可以出站。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激励广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奋发努力,在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大成绩,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研究决定,给期满出站,并且工作达到一定标准的博士后(一般为两年)研究人员颁发《博士后证书》。所以说博士后其实是一种工作,而拥有博士学位是申请成为博士后必要条件等等。
按学生的发展潜能来分类,学生可以分为好学生、有争议学生和另类学生。
好学生
好学生,又可称之为学生的“得意门生”。他们学习成绩优秀,品行优良,学习的态度积极,思路宽广,很少有依赖性,极富自主性和创造性,深受教师的欢迎与喜爱。这样的学生非常多。每当教师谈到他们的学习成就时,就会如数家珍般地谈论他们的学习和各种表现。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类似于上述学生的人。然而,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通过考试、智力测试或教师的提名很容易地被鉴别出来。
有争议学生
这一类学生是教师争议的对象,他们不太遵守社会或学校的规范,经常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善于思考,想象力丰富,出乎常理。但却经常受到挫折和烦恼,因为各种规章制度常与他们的行为表现相抵触,无法在这中规章制度下学习与生活,所以在学校里常被教师当做“坏学生”而无法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潜能。而创造能力强的人在个性特征上表现为:自信心强,抱负大,有较强的独立性,有反抗意识和自我意识,有强烈的自我表达需要,对不愉快有更大的耐心,情绪表现广泛。
在今日精英教育色彩强烈的教育制度下,学下都会以每年培养出多少好学生或多少获奖学金的学生为荣,这并没有多大的过错。但如果我们给这部分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关怀与理解,而不是歧视他们,惩罚他们,他们在学校也同样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健康状况
初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分析,高中生在人际关系、自信等方面与初中生已构成了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初中生阶段就已经表现出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表现的更明显;
初中生性格比较
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学生的性格特征,我分别为对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性格特征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女生在人际关系以及自信方面的问题比男生更突出。
中学生中较自信占15%,不太自信占37%,一般的占48%。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老师及时对同学进行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之花,健康与否不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可能还影响危及到社会引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性格缺陷的根源。
健康根源
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所采用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以便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调查表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扰乱,中学生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柱;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以及网络的污染,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个人原因: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时期,心理经常会产生个性想法,如不及时纠正,容易误入歧途; 家庭原因:如今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太高,使孩子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加上错误的家教策略,还由于“代沟”的存在,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们心理容易显得不够健全、和谐; 学校原因:由于功课负担太重,考试频繁,加上有些老师教育方法失当,容易使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学生发展就是通过教育的影响和熏陶,使之发展成为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表达了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发展学生、健全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思想。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学生发展包括六个方面。
身体素质
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指的是在那些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如身高、体重、骨骼、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大脑生理特点,以及生理机能特征,如运动素质、反应速度、负荷限度、适应能力、抵抗能力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虽然,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更多地变现为自然的成长过程,但学校教育在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的同时,不能违背学生身体发展和成长的规律,如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同时,学校要创设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如学校校址选择应合理,学生每天应有适当的活动时间,教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合适的照明度以及低背景噪音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体获得良好的发展,使学校成为有利于学生生命安全,看上去富有吸引力的场所。
道德素养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其中伦理道德思想占了极大的比重,道德教育历来是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道德教育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涌现了一大批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等伟大人物,这些伟人的道德行为无不成了后世的楷模,并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动力。
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道德常识
道德常识指的是《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等学科中的有关内容;有关“两史一情”方面的知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时事,关心地球,关心人类等。 道德态度
道德态度,即学生具备对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的负责态度。必须让学生首先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如对自己的健康、安全、学习、生活负责,关心自我,关心生命。其次,要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如今的学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的殷殷目光在期盼着自己孩子的成长、成才,学生的学习、生活,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都应对自己的家长负责,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合理承担家务,以奋发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回馈父母的期盼等,促进家庭的完美、幸福、安康。再次,要培养对学校的责任感。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学生要对学校引以为豪,遵守校纪校规,爱护学校公物,敬爱学校师长,与同学交往时表现出合乎道德准则的行为,以及为创建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而尽心尽力等。最后,要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与社会发生不可避免的联系,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人的努力,每个学生都对社会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旦离开社会,个人也将无法生存。因此,学生有责任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具备爱国情操,团结协作等,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道德行为
对待个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诚实可信、惜时守信;勤勤恳恳、俭省朴素;刻苦好学、会学善学、合作互助、兴趣广泛、学有所长;彬彬有礼、热情大方。对待家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对待他人:宽厚待人、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崇尚礼仪。对待学校: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真诚合作、交往得体。对待社会: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对待国家:爱国责任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对待国际: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国际理解意识、各民族相互依存意识、国际和平发展意识、保护环境、关心地球、关心人类。
认知能力
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指的是认识过程的发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感觉
感觉是感官、大脑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能力,人的感觉是对外界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感觉是认识的感性阶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它同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思维提供材料,并成为人的兴趣和探究行为的推进器。夸美纽斯提出“感知——记忆——理解——判断”的教学思想,他认为,知识的开端来自感官,智慧的开端不仅在于学习事物的名称,而且在于真正感知事物的本身,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必须依靠感官的证明,只有感知过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科学愈是依赖感官知觉,科学的可靠性就愈成比例地增加。因此,教师要想使学生获得一种真正的和可靠的知识,都应通过实际观察与感官知觉。 知觉
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表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要比感觉复杂、完整。知觉是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事物通常只有部分直接作用于感官,要认识事物的整体,必须要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补充,由于每个人知识、经验的不同,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知觉。实践是知觉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觉得到完善,并趋于精确。知觉是感觉和思维之间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为思维活动做好准备,但它仍然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记忆
记忆是人迅速地回想、再认已习得的信息的能力,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方面。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的能力;保持就是把看到或感知的事物留存与脑中;再现就是脑中留存的事物复现出来,通过再现可以恢复过去所保留下来的知识和经验。个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的程度会随目的任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记住的内容也会随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每个人的学习都与记忆有关,否则学习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增进或改善记忆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复述、组织、记笔记等。记忆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传统教育由于过分注重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而招致了很多的批判,究其原因在于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全部看成是记忆的过程。由于记忆力不是全部的学习能力,只是学习能力中的一种,而且也属于较低层次,没有生产性,不能推陈出新。如果将记忆力代替所有的学习能力,那么,学习就会变成全部陈旧知识的累积,学生永远不会独立获取知识。因此,学校教育在重视学生记忆力培养与训练的同时,更应注重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 思维
思维是指理性认识,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思考,是人脑对事物所作出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一般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借助于事物的形象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是指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年龄越小,形象思维越占主导地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也逐步发展起来。对学校教育而言,根据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开发一些游戏化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画面和形象等措施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传统教育重记忆、轻思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民对21世纪知识激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迫切要求人的思维活动过程加快,学会思考;要求人的思维方式由封闭型转变成为开放型,具备动态地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事物过程的分析来认识事物的规律;要求人的思维由单向型转变为多维型和系统型,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增大容纳信息的思维空间,多角度认识同一事物,并在动态的思维过程中强调思维的创造性。这些思维方式是人面对未来复杂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状体。因此,对学校教育来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增强思维的负载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技巧,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以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求得发展自己的一席之地。 想象
想象是指对已有的表现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过程,也是对过去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综合加工的过程,是一种具有极大自由度的思维形式。一个没有想象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于想象,使自己的思维具有极大的自由,这种任意驰骋的思想,会使人突破个人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从有限世界进入无线世界中,从而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想象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学发现中,科学家往往把问题的提出作为科学的生命,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多都是通过想象而获得的。因此,鼓励学生进行想象是增长知识、发挥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情感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的心理表现。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结合的,情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它制约着人的认知过程。它以兴趣、愿望、热情等形式构成人的动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驱动、诱导、调节的作用。由情感所构成的心理状态会对当前进行的信息加工起组织协调作用,可以促进或组织学习、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
驱动作用:即激发个人的热情、好奇心、惊异感等,推动人趋向目标的达成,或抑制其积极性,使人稍遇到困难便浅尝即止。
诱导作用:即情感可以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人只有在激情高涨的推动下才能借助想象思维的力量,突破思维的障碍,思维的创造性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学校教育而言,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来调控认知过程,通过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以及教师对学生的适当鼓励和对学生的情感倾注,能极大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个性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而形成的人的比较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即个人的心理面貌。按通常的理解,心理特征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情趣、爱好、信念等。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对人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个性心理特征包含6个方面:
①抱负,即学生具体的奋斗目标和生活目的,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②独立性,即独立思考,不受传统的束缚,具有独特的简介;
③好胜心,即积极的竞争心理、坚强的自信心以及自我体验等;
④坚持性,即坚强的意志及自觉程度;
⑤求知欲,即科学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⑥自我意识,即虚心,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文化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向社会各个领域内渗透,全球的信息化趋势,促使未来的人必须具备合理的文化科学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是有多种不同知识有机结合、互为联系、互为整体、纵横交错、网络化而形成的,它不仅包括个人知识结构的建立,还包括科学的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知识的发展
掌握知识是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学科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大量的、一般的知识外,还必须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建立,除了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动态地把握、掌握对其今后发展的基础知识。在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的今天,学生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变革性的知识体系,即要带着各自的价值、目的、信念及其独特的方式与自然和社会对话。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讲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简单接受者接受教师预先安排好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念直接共享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必须自行改造自己的学习过程,开放性地、动态性地掌握知识。
信息素养的发展
当代的素质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世界运用于教育的功能已越来越明显。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展功能,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任何层次的信息或网络学习资源,因为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的数据、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等学习资源,可以使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他人分享;内聚功能,即信息技术和网络世界已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置于人们的面前。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了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紧迫任务,渗透于素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之中。
信息素养就是对信息的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的能力,包括:文化素养,即对有关信息的感知与了解;信息意识,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和使用;信息技能,即对信息的确定、检索、评估、处理及决策的能力。总之,在当今网络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一方面可以为成千上万学习者同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另一反面每个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因此,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必须使学生形成对信息的需求,培养查找、利用和创造各种具有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由此拓展学生对信息本质的认知,力图通过信息的多样化呈现方式提高他们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综合素质。 科学素养的发展
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许多国家中,自然科学在学校课程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准确地把科学概念、原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根据科学价值的标准来进行判断,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等。因此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特别是中小学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美国一批学者提出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的6个范畴:概念性知识,即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科学的伦理价值,即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或称之为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科学与人文,即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科学与社会,即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指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它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素养的载体。对科学方法的理解,指的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对科学事业的理解,指的是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应用问题,了解包含在科学之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即对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的认识,主要指探索、怀疑、实证、理性。因此,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占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