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拍基本知识
节拍(英语:meter,实际应用俗称“time”)指循环出现的小节或拍子等表现出的模式和重音位置。
节拍与节奏不同,其开端不一定会发声,但会被听众内心期待到。 全世界的音乐中存在组织、演奏节拍的众多系统,如印度的塔拉体系,或阿拉伯、非洲的类似体系。
西方音乐中,节拍的概念承袭自诗歌(Scholes 1977; Latham 2002b),即一节诗中的行数、一行中的音节数,以及音节之间的长短、强弱格局(Scholes 1977; Latham 2002b)。
现代西方音乐的第一个自洽的节奏记谱体系,源自古希腊古典诗歌和拉丁诗歌中基于音步基本类型的定量节拍所形成的节奏模式(Hoppin 1978,221)。 后来,帕凡或嘉雅舞曲体裁中的乐句,是为了配合一定速度和拍号下固定的舞步。
英文“measure”一词,最早指诗歌节律、一小节音乐的周期性时长,也可指四小节、八小节或十六小节的一系列音符、词语、动作组成的整句旋律(Merriam-Webster 2015)。
结构
节拍可以定义为强、弱拍规律交替的模式。在一部作品的开头,用拍号来确定这种反复出现的时长模式……尽管节拍一般是由拍号指定好的,但节拍绝不仅仅是一种记谱元素。”(Benward and Saker 2003,9)定义节拍需要先对强脉冲规律出现的模式——脉冲群(对应诗歌中的音步)。
脉冲群的常见定义方法是:将重拍当作第一个脉冲,然后连同下一个重拍出现前的所有脉冲一并算作一个脉冲群(MacPherson 1930,5; Scholes 1977)。
节拍一般都能拆分成二拍子和三拍子(MacPherson 1930,5; Scholes 1977)。 由节拍呈现出的音乐结构组织,是曲式的最底层基础(MacPherson 1930,3)。
从时间的各个属性上对节奏分类,一般地可分为节拍节奏、时长节奏和自由节奏(Cooper 19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