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言文怎么说
1. 成年人用古文怎么说
古代男子20岁成年,称之为“弱冠”。这时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他们成年后,要为他们举行“成人礼”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这一习俗在《说文》里被称为: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因此二十岁左右也可称为“弱冠之年”。
扩展资料:
古时候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
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即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称为“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
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冠礼也就逐渐没落而消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弱冠
2. 人的年龄用古文怎么说
1、按问讯,根据对方年纪和性别,有“齿龄”、“芳龄”、“椿龄”的用词,分别对应青少年、女性、老年人。
2、按不同年岁的人,用词区分很细:襁褓[qiǎng bǎo]:不满周岁。 孩提[hái tí] :两至三岁。
髫年[tiáo nián] :女孩七岁。 始龀[shǐ chèn] 、龆[tiáo] 年:男孩八岁。
(注: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常用“黄口小儿”语)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3. 我们这些人用文言文怎说
文言文中有了表示不止一人时,可在代词后加上“辈、侪、属、曹、等”字,如:我辈、吾侪、若属、尔曹、汝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辈”等不是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它们只是短语,如“我曹”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我们”仍是从“我”翻译出来的,“曹”字翻译成“这些人”。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
所以表示现在“你们”的意思,文言文可以直接用“尔、汝(女)、若、尔”等,为了表示明确,也可以用“尔等、汝等、尔曹、汝辈、若属”等短语。
大家:诸位、众位、列位;
你们:文言文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是复数还是单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我和你们尽全力来除去险阻。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力量衰竭我们的力量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