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算的口诀要领 珠算的加减乘除口诀
展开全部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卷上“归除歌诀”...
一归如一进 见一进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进成十 四进二十 六进三十 八进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进成十 六进二十 九进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进成十 八进二十
五归添一倍 逢五进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进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进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进成十
九归随身下 逢九进成十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盘」一词出现于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绝句的题目;
元代画家王振鹏作《干坤一担图》[1310年]中
货郎担的货中有一算盘;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卷二十九「井珠」条中
有「算盘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盘」,可见,元代已应用了算盘.
载有算盘图的最早文献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
一归如一进 见一进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进成十 四进二十 六进三十 八进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进成十 六进二十 九进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进成十 八进二十
五归添一倍 逢五进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进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进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进成十
九归随身下 逢九进成十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盘」一词出现于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绝句的题目;
元代画家王振鹏作《干坤一担图》[1310年]中
货郎担的货中有一算盘;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卷二十九「井珠」条中
有「算盘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盘」,可见,元代已应用了算盘.
载有算盘图的最早文献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