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赵广拒画
1. 文言文阅读赵广拒画赵广,合肥人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①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善:善于、擅长; ②赵广毅然推辞说不能画.辞:推辞、拒绝; ③那些金兵用刀子威胁(他),(赵广)不服从.从:顺从、听从、服从,答应;④而赵广一直都是用左手作画的.实:其实,本来,实际上.(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注意结合句子分析.例句:介词,用;A.介词,把;B.连词,表顺承;C.动词,认为;D.介词,用.(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①省略主语(金兵);遂:于是,就;断:砍断;遣:打发.句子翻译为:(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②省略主语(赵广);惟:只;而已:罢了.句子翻译为:(赵广)只画观音大士罢了.(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从文中的“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可以看出赵广具有坚持不懈,威武不屈,正气凛然,宁死也不屈服的英雄气概等.答案:(1)①善于、擅长; ②推辞、拒绝; ③顺从、听从、服从,答应;④其实,本来,实际上(2)D(3)①(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②(赵广)只画观音大士罢了.(4)坚贞不屈或正气凛然或坚持操守.(写出一个,意思对即可)。
2. 赵广拒画的意思
赵广拒画①
陆游
赵广,宋朝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③,久之遂善画④,尤工作马⑤,几能乱真⑥。建炎中陷贼⑦。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⑧。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⑨。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⑩。而广平生实用左手⑾。乱定⑿,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⒀,乃死⒁。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⒂,多广笔也。
翻译编辑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常常让赵广在身边伺候,时间长了赵广就擅长画画了,他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让他画抢来的妇女。赵广毅然推辞说不能画,那些金兵用刀子威胁(他),(赵广)不服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而赵广一直都是用左手作画的。平定叛乱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现在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赵广为什么拒画?
答:因为赵广威武不屈,不画抢来的妇女。希望可以采纳,谢谢!
3. 赵广拒画的典故
原文 赵广拒画 ① 陆游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②。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③,久之遂善画④,尤工作马⑤,几能乱真⑥。建炎中陷贼⑦。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⑧。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⑨。
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⑩。而广平生实用左手⑾。
乱定⑿,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⒀,乃死⒁。
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⒂,多广笔也。 编辑本段注释 1选自《老学庵笔记》。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大诗人。 2本李伯时家小史:本来是李伯时家的小书童。
李伯时,北宋名画家。 3每使侍左右:经常让(赵广)在旁边侍侯。
每,常。使:让。
4遂:就,于是。 5之:凑音节不译。
6善:善于,擅长。 7尤:尤其,特别。
8工:善于,擅长。 9几能乱真:差不多能和李伯时的真迹相混。
(1)几,几乎,差不多。(2)乱真,模仿得很像,使人不辨真假。
10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 11陷贼:落入敌人之手。
12贼,这里指金兵。 13闻:听说。
使图所掳妇人:让他画抢来的妇女。 14使:命令,让 15 图,画。
16掳,抢走。 17辞:推辞,拒绝。
18胁:威胁。 19白刃:快刀。
20遣:打发。 21去︰离开 22实:其实,本来 23乱定:局势平定 24又数年:又过了几年 25乃:于是,就 26士大夫:有地位的知识分子 27小史:小童。
编辑本段翻译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让赵广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他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
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让他画抢来的妇女。
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他),(赵广)不服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
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4. 赵广拒画的介绍
赵广拒画选自《老学庵笔记》。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大诗人。《老学庵笔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笔记,内容多是作者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之事,或读书考察的心得,以他那文学家流畅的笔调书写出来,因此不但内容真实丰富,而且兴趣盎然,是宋人笔记丛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