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金属指示剂:是一种有机染料,也是一种配位剂,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与其本身颜色显著不同的配合物以指示终点。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金属指示剂本身常常是一种络合剂,它能和金属离子M生成与其本身颜色(A色)不同的有色络合物(B色)。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如下条件:
(1)在滴定的pH范围内,指示剂游离状态的颜色与配位状态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区别。
(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适中,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K’MIn>104又要容易被滴定剂置换出来,要求K’MY/K’MIn≥104(个102)。
(3)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4)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要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可逆性。
举例:如在pH值=10时,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测定水的硬度,选铬黑T作指示剂。当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即达终点。
扩展资料:
在配位滴定中,常用指示剂确定终点,以指示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这种指示剂称为金属离子指示剂,简称金属指示剂(以符号In表示)。金属指示剂是显色剂,能与被滴定的金属离子M生成有色配合物MIn,而Mln与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不同.且MIn的稳定性稍低于配合物MY的稳定性。
滴定开始时,溶液中的部分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一种与指示剂本身颜色不同的配合物MIn,溶液呈现MIn的颜色。
M+In(指示剂色)=====MIn(配合物色)
随着滴定剂Y的加入,溶液中游离的M离子逐步被Y配合,由于MIn的稳定性弱于MY的稳定性,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已与In配合的M离子也被Y夺取,释放出指示剂In,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
MIn+Y(指示剂色)=====MY+In(配合物色)
有些金属指示剂可用中性盐(如NaCl固体等)混合配成固体混合物且较稳定,保存时间较长。如果需配制成溶液,应现用现配,并在金属指示剂溶液中,加入防止其变质的试剂。例如,在铬黑T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防止其发生分子聚合、加入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等可防止其氧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