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
陈友谅因为格局太小所以败给朱元璋。
陈友谅因自幼受尽生活蹉跎,性格十分强硬,但又十分的多疑敏感,极其擅长玩弄权术和人心,做事从来不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
陈友谅成为红巾军将帅后,由于疑心太重,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还曾大量诛杀优秀将领。面临纷繁复杂的战争时,又太过刚愎自用,导致多次决策失误。而他的对手朱元璋则不然,朱元璋知人善任,身边从来不缺能人义士辅佐,这是他不如朱元璋的一处。
在二人交战的过程中,陈友谅因为久攻不下南昌,所以气得杀掉了朱元璋一方的所有俘虏。而朱元璋这边却善待陈友谅的士兵,甚至祭奠陈友谅阵亡的将士。二者高低立判,陈友谅手下离心离德,朱元璋则得到了更多人的效忠。
名人对陈友谅失败的评价:
张廷玉: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友谅、士诚起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皆败于其所恃。迹其始终成败之故,太祖料之审矣。
蔡东藩:吾谓友谅亦有自败之道,江州失守,根本之重地已去,及奔至武昌,正宜敛兵蓄锐,徐图再举,乃迫不及待,孤注一掷,丧子弟,失爱妃,甚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是可见国之兴亡,实关人谋,不得如项羽之刎首乌江,自诿为非战之罪也。
吴晗:陈友谅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当时人民对他是同情的,怀念的,他的坟墓到今天还在新建的长江大桥下被保存着,供来往游人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