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

 我来答
营养师张英
2023-01-31 · TA获得超过45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1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3.5万
展开全部
1.坏死的概念

  机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坏死组织、细胞的代谢停止,功能丧失,是不可恢复的病变。

  2.病理变化

  (1)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在组织学上的主要标志,表现为:①核浓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胞质微细结构破坏,嗜酸性染色增强,呈红染细颗粒状或均质状,最后细胞膜破裂,细胞轮廓消失。

  (3)间质的变化。表现为纤维肿胀、崩解,并与基质共同液化。坏死组织最后变为一片无结构、红染的颗粒状凝固物或液化物。

  3.类型

  (1)凝固性坏死。主要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坏死组织发生凝固,变成灰白色或淡黄色、干燥、坚实的凝固体。常见于脾、肾的贫血性梗死,镜下组织结构的轮廓可保持较长时间;结核病时由于坏死组织分解较彻底,加上含有较多的脂质,故色淡黄,质松软似干酪,所以称为干酪样坏死。

  (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发生酶性水解而液化,使坏死组织呈液状。主要发生在蛋白质少而脂质多(如脑)或产生蛋白酶多(如胰腺)的组织。有时凝固性坏死的组织发生细菌感染时,大量中性粒细胞破坏释放出水解酶,也能引起液化性坏死。脑组织的坏死常为液化性坏死,故又称脑软化;化脓性炎症时,病灶中的中性粒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大量蛋白溶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形成脓液,所以脓液属于液化性坏死物。

  (3)坏疽。是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组织坏死后考试,大网站收集发生腐败菌的感染,呈现黑色改变者称为坏疽。依形态特点又分为3种:①干性坏疽:多发生于四肢,坏疽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有明显分界线,由于坏疽组织干燥,不利于腐败菌生长繁殖,故病变进展缓慢。②湿性坏疽:多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器官(肠、子宫、肺等)。由于病变处含水分多,有利于腐败菌繁殖,故病变进展快,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全身中毒症状重。③气性坏疽: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伴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所致。由于细菌分解坏死组织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区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音,病变进展迅速,中毒症状严重。

  4.结局

  (1)溶解吸收。坏死范围小时,可被坏死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蛋白溶解酶溶解液化,再由淋巴管和小血管吸收,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脱落排出。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皮肤、黏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后,留下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内脏的坏死组织液化后经自然管道排出所留下的空腔,称为空洞。

  (3)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4)包裹、钙化。坏死灶较大,不能完全机化时,可由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将其包绕;陈旧的坏死组织中可有钙盐的沉积(骨和牙齿以外组织内出现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