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 。
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典籍,二是指贤才。
“文献”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拿巧八佾篇》中: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在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以及相关礼仪传递一般有两种途径:文章和典籍、贤才的传授。但是在中国古亩搜代早期,由于书写技术的不发达以及政治事件的波及,不可能进行大量的文字记载,故知识的传授很大部分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消耐键进行的。因此,第二种传递知识的途径显得格外重要。
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物质载体是文献的躯壳,记录符号是文献的骨骼,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三者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文献。
文献的作用
文献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它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它是在空间、时间上传播情报的最佳手段;它是确认研究人员对某一发现或发明的优先权的基本手段。
它是衡量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研究人员自我表现和确认自己在科学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进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重要激励因素;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