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偷窃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询问原因,积极引导。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偷窃的的行为是由贫穷和缺乏造成的。比如家长给的零花钱太少,或是孩子多次要求要买某种东西而被拒绝,又或者是与身边孩子的攀比引起的虚荣心……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偷窃行为。那么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偷窃背后的真正原因,矫正孩子不正常的想法,适当满足孩子的所需。2、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是错的较小的孩子往往没有很好的道德观、是非观。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为孩子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要告诉他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是会给别人造成伤害的,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心爱的东西不见了,你是不是会很难过呢?你现在拿别人的东西,拿东西的主人现在该是多么的难过和焦急呀。”一个孩子是否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3、生活中多多关爱孩子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也是最乐意分享的人。前文说到孩子的一些偷窃行为可能是因为缺失某种东西,若是平时父母与孩子多沟通,多关爱孩子。孩子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便是向父母说自己的诉求,而不是直接去偷窃。那么我们也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此类行为。总结:孩子的偷窃行为有时候并不是大事,然而,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应对孩子的偷窃行为才是大事。在面对孩子偷窃时,一定要冷静下来,思考最好的对策。
2023-04-29
展开全部
偷窃行为肯定是不对的,这点毋庸置疑。
我们发现孩子有类似行为之后,一定首先克制自己的震惊、愤怒、失望等情绪,很多家长一定是选择把孩子打一顿。但是打一顿就能解决问题吗?打一顿只能解决家长的愤怒问题,而无法解决孩子下一次不发生偷窃行为的问题。
任何行为皆有原因(即动机),包括孩子。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会偷窃?首先分两类:无意识偷窃,和有意识偷窃。
什么叫无意识偷窃?即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偷窃”,也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大致来说我觉得有下几类原因:
1、低幼儿童的家长从未跟孩子进行过类似教育,孩子并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更不知道这种行为会被定义为“偷窃”,只是觉得喜欢就拿过来了;
2、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孩子在家中从无自主选择的自由,也可能从没有或只有很少的零花钱,这种管教会使孩子采用“偷”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3、家长习惯斥责和“教训”孩子,只要发现孩子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标准,非打即骂,认为孩子做错事就要狠狠骂(打),否则孩子记不住。没错,孩子记住了,但孩子记住的不是下一次不该“偷”东西,而是下一次“偷”的时候不要被父母发现;
4、家庭关爱太少。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玩具不缺ipad,怎么可能会“关爱”少?物质的需求,不是一个人全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才会另一个人感受到“关爱”与否,孩子心灵的成长才是家长该去关注的重要部分。你照顾不到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就会自己去寻找可以安慰的事物。
接下来说说“有意识偷窃”。
大家都知道“偷窃”不对,违背基本道德,甚至可耻,可是依然有一些人是“明知故犯”。
当一个孩子明明知道“偷窃”不对,还去做,那是为什么呢?这个就涉及心理部分了,原因比较复杂,实际上一些成年人往往更会出现“有意识偷窃”的行为。我认为大致来说也有以下这么几个原因造成:
1、侥幸心理。认为偶尔偷窃一次不会被发现,于是付诸实践;
2、哗众取宠。如果是这样,那么孩子该是有多么缺乏周围的关爱和温暖,才会以这样的方式获取他人关注呢?家长需要深思;
3、越界试险。比如同学之间的打赌,自己跟自己内心的打赌等,都会导致孩子出现这种行为;
4、逆反心理。明知道偷窃行为是违背社会原则和公共道德的,但由于平时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多数基于“负面”和“鄙夷”,为了挑战周围和抗拒环境,会用偷窃来“证明”自己挑战社会规则“成功”。
告诉孩子,什么是法律问题,什么是道德问题。因为法律层面的问题是要坐牢的,虽然一个橡皮一个尺子很轻微,但是如果慢慢发展成一个重大的偷窃案件,到那时就不是你们两人去教育他的问题了。所以,一定要跟孩子进行普法教育。偷窃,至少是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的,虽然没严重到违反刑法,但这个行为至少已经是一个轻微的、有可能触及法律的行为。一定要对孩子普及和教育,让他清楚在这个年龄段,有可能会涉及到的哪些行为,会是违法犯罪行为,违反了什么,可能会受到的惩罚是什么?
如果他出现偷橡皮等行为,你们要怎么惩罚他,当他下一次再犯了这样的错误时,你们又会怎么惩罚他?这不是暴力揍他这么简单。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惩罚他,比如:罚没零花钱的使用,限制人身自由等更科学的方法。当他做对时,要奖励;当他做错时可以惩罚,但是这个惩罚,一定要事先跟他声明清楚。对于涉及到道德问题,要以教育为主。什么样的教育适合孩子?是你身体力行,自己去示范。什么叫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写在墙上、说在嘴里的。价值观是你怎么做事,是你怎么判断一件事情的价值标准,孩子慢慢受到你的影响。
孩子为什么偷东西?大概率是因为他有一个无处不想操控他的妈妈。所以,你首先要让他自己学会为人生做选择、做决定。给他自由,给他空间,给他做示范
总之,我认为无论什么行为,必须清晰的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从源头上真正切断不良行为的产生,只针对错误行为的“教训”和“惩罚”实际上是无效的。
我们发现孩子有类似行为之后,一定首先克制自己的震惊、愤怒、失望等情绪,很多家长一定是选择把孩子打一顿。但是打一顿就能解决问题吗?打一顿只能解决家长的愤怒问题,而无法解决孩子下一次不发生偷窃行为的问题。
任何行为皆有原因(即动机),包括孩子。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会偷窃?首先分两类:无意识偷窃,和有意识偷窃。
什么叫无意识偷窃?即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偷窃”,也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大致来说我觉得有下几类原因:
1、低幼儿童的家长从未跟孩子进行过类似教育,孩子并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更不知道这种行为会被定义为“偷窃”,只是觉得喜欢就拿过来了;
2、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孩子在家中从无自主选择的自由,也可能从没有或只有很少的零花钱,这种管教会使孩子采用“偷”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3、家长习惯斥责和“教训”孩子,只要发现孩子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标准,非打即骂,认为孩子做错事就要狠狠骂(打),否则孩子记不住。没错,孩子记住了,但孩子记住的不是下一次不该“偷”东西,而是下一次“偷”的时候不要被父母发现;
4、家庭关爱太少。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玩具不缺ipad,怎么可能会“关爱”少?物质的需求,不是一个人全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才会另一个人感受到“关爱”与否,孩子心灵的成长才是家长该去关注的重要部分。你照顾不到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就会自己去寻找可以安慰的事物。
接下来说说“有意识偷窃”。
大家都知道“偷窃”不对,违背基本道德,甚至可耻,可是依然有一些人是“明知故犯”。
当一个孩子明明知道“偷窃”不对,还去做,那是为什么呢?这个就涉及心理部分了,原因比较复杂,实际上一些成年人往往更会出现“有意识偷窃”的行为。我认为大致来说也有以下这么几个原因造成:
1、侥幸心理。认为偶尔偷窃一次不会被发现,于是付诸实践;
2、哗众取宠。如果是这样,那么孩子该是有多么缺乏周围的关爱和温暖,才会以这样的方式获取他人关注呢?家长需要深思;
3、越界试险。比如同学之间的打赌,自己跟自己内心的打赌等,都会导致孩子出现这种行为;
4、逆反心理。明知道偷窃行为是违背社会原则和公共道德的,但由于平时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多数基于“负面”和“鄙夷”,为了挑战周围和抗拒环境,会用偷窃来“证明”自己挑战社会规则“成功”。
告诉孩子,什么是法律问题,什么是道德问题。因为法律层面的问题是要坐牢的,虽然一个橡皮一个尺子很轻微,但是如果慢慢发展成一个重大的偷窃案件,到那时就不是你们两人去教育他的问题了。所以,一定要跟孩子进行普法教育。偷窃,至少是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的,虽然没严重到违反刑法,但这个行为至少已经是一个轻微的、有可能触及法律的行为。一定要对孩子普及和教育,让他清楚在这个年龄段,有可能会涉及到的哪些行为,会是违法犯罪行为,违反了什么,可能会受到的惩罚是什么?
如果他出现偷橡皮等行为,你们要怎么惩罚他,当他下一次再犯了这样的错误时,你们又会怎么惩罚他?这不是暴力揍他这么简单。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惩罚他,比如:罚没零花钱的使用,限制人身自由等更科学的方法。当他做对时,要奖励;当他做错时可以惩罚,但是这个惩罚,一定要事先跟他声明清楚。对于涉及到道德问题,要以教育为主。什么样的教育适合孩子?是你身体力行,自己去示范。什么叫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写在墙上、说在嘴里的。价值观是你怎么做事,是你怎么判断一件事情的价值标准,孩子慢慢受到你的影响。
孩子为什么偷东西?大概率是因为他有一个无处不想操控他的妈妈。所以,你首先要让他自己学会为人生做选择、做决定。给他自由,给他空间,给他做示范
总之,我认为无论什么行为,必须清晰的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从源头上真正切断不良行为的产生,只针对错误行为的“教训”和“惩罚”实际上是无效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