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读书的感受?

1000字左右... 1000字左右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中国以其源远流长的泱泱文化而文明世界,炎黄子孙也以读书求知为时代推崇的优良传统 。书籍是我们人生瑰丽的精神家园,阅读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恬美酣畅的思想享受,这种读书感受使我想起明代文人陈继儒说过的话:“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可见书籍是终生的知己良师,一书在手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常常会有朋友促膝交谈,心灵沟通的美妙感觉。这一切,正如孔夫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心系读书,读出乐趣,必能从书籍中获得教益,求得进步。

好读书,求甚解,每到会意处必废寝忘食,乃是书的一种享受,一种境界。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虽然只有清贫的积蓄,但为了几本心仪的书,却宁愿放弃其余的任何开销,其实不过是为了那种人遇知己时的感动。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或许未必真的如此,但是折中布衣素食与重金相求的对比,足以使书籍的魅力得见一斑了。
我们读书有时为了消遣,有时为了娱乐,但更多的是为了解惑,为了敬业,为了修身养性,为了求得真知灼见。“不读书形体陋”,“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说得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如何读书,才能读的香甜,读的透彻?古往今来,百人百法,见人见智,各有千秋。

宋人黎靖德就有“有疑无疑”之说:“读书无疑者,须都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时才会有长进。”黎靖德讲的是一种读书方法,更是一种治学精神。读书便要心如“明镜止水”,用理智的情感、明确的求知心志在林林总总的万卷书籍中潜心探索自己的追逐。“读书无疑”,似乎一读便懂,其实只是似懂非懂,如同浮在水面上一样,水下面到底是什么并不知晓,实乃自欺欺人;“读书欲速”,仿佛数量众多,而实际上只不过是雾里看花,只见其形,未见其髓。郑板桥称:“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只有做到“疑”,方能产生“悟”。由“疑”到“悟”的演变、升华,最后应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学而于思,思源于疑”。读而有疑,则思之,辩之。思辩通达,道悟理明:读而无疑,则无思,不思不辩,自蔽自骗。所以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

书籍是理智的更是情感的,它或者风情、或者温柔、或者哀怨、或者血泪,但随心采摘,得到的便是拈花一笑的幸福。从浪漫清扬的古体《诗经》到自由虚幻的现代的网络小说;从深远悠韵的《唐诗宋词》到异域风情的《世界文学》,走过了世纪的书籍华彩依然!

我希望自己永远是书海里的恭耕者,恒久保持着这份赤诚的心,迈向通往人生高远的阶梯
汲雅素zI
2021-02-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60
展开全部
比如不但可以养生,而且可以养亲,是人心宽体健,人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灵支配,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爱阅读的人内心充实。宁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