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关地理知识的书籍或刊物的心得或体会

寒假了,,,,老师让在寒假阅读至少一本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书籍或刊物,并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或体会.请大家帮下忙了......有的话,,麻烦帮下忙哦,,,谢啦`````````... 寒假了,,,,老师让在寒假阅读至少一本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书籍或刊物,并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或体会.请大家帮下忙了......有的话,,麻烦帮下忙哦
,,,谢啦`````````````急用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9-20
展开全部
生动的历史地理学著作—浅读《水经注》的感受
生动的历史地理学著作—浅读《水经注》的感受
北魏郦道元在先秦《水经》基础上作注,感慨于史籍上的地理内容语焉不详,“昔《大禹记》著山海,周而不备;《地理志》其所录,简而不周;《尚书》、《本纪》与《职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意;《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所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其宣导者矣”《水经注�6�1序》,旁征博引,注重实地考察,采择异说,留给了我们一部环境史的巨著。这里,仅主要就第三十二卷谈一些笔者的认识。
作者注重实践考察,并采择异说考释地名。像讲到“厉水”时,“赐水西南流入与漻,即厉水也。赐、厉声相近,宜为厉水矣”。讲到我们熟知的大别山,“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俗谓之为檀公岘,盖大别山之异名也”。关于决水,它流入的一个河口,“俗谓之浍口,非也,斯决、灌之口矣。余往因公,至于淮津,舟车所届,次于决水,访其民宰,与古名全违,脉水寻《经》,方知决口。盖灌、浍声相伦,习俗害真耳”。还有关于“合肥“地名的由来,对前人看法进行了考察,“应劭曰:‘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肥(肥水)合,故曰合肥。’阚因亦言,出沛国城父东,至此合为肥。余按川殊派别,无沿注之理。方知应、阚二说,非实证也。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页,非谓夏水”。
作者介绍了一个水利工程的情况。芍陂,这是一个众多河流汇集的人工池塘,“此塘水分为二,洛涧出焉,黎浆水注之,水受芍陂,陂水上承涧水于五门亭南,别为断神水,又东北迳五门亭东,亭为二水之会也。断神水又东北迳神迹亭东,又北谓之豪水,虽广异名,事实一水。又东北迳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言楚相孙叔敖所造”,它的特点是由五个排水口,可充当蓄水池,“陂有五门,吐纳川流”,对农业发展有很好的灌溉作用和防洪作用。芍陂建成后,代有疏浚,抗洪备旱。《汉书�6�1王景传》:“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通典�6�1食货二》:“厥天沃地,大获其利”,《宋史�6�1张旨传》:“为水门,灌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但自古就有围湖造田的行为,破坏了芍陂的生态调节功能,《宋史�6�1李若谷传》:“豪右多分占芍陂,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
我们今天仍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黄河泥沙治理。《水经注�6�1卷一�6�1河水》已经提出了这点紧迫性:《山海经》曰:“昆仑墟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尔雅》曰:“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物理论》曰:“河色黄者,众川之流,盖浊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韩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灌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口壹步泄也。禁民勿复引河,是黄河兼浊河之名矣。”《述征记》曰:“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无如尾何?”黄河携带了大量泥沙,自古有之,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上中游的乱砍滥伐,而人们无休止的用黄河水灌溉,导致泥沙淤积,河流不通畅,汛期则容易发生决口。历史上很多次洪灾,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罪于人类自己对生态的破坏和无休止的利用。
《水经注》有很多传说故事,如我们所熟悉的李白在《蜀道难》中所说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郦道元记道:“ 县有五女,蜀王遣五丁迎之,至此见大蛇入山穴, 五丁引之,山崩,压五丁及五女,因氏山为五妇山, 又曰五妇候”;我们熟知的“鸡犬升天”的故事也有记载,西汉淮南王刘安与八位老者交往,“八士并能连进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埋金于地,白日升天天, 馀药在器, 鸡犬舐之者,俱得上升”,这与《史记》中讲刘安自杀的结局不同。而这“八士”也有一番来历,刘安喜好长生之术,“忽有八公,接须眉皓素, 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金先生无无往衰之术,未敢相闻。八公咸变成童,王甚敬之” 而这个湖北的山也因此事而称为肥水之战著名的“八公山”,“昔在晋世,谢玄北御苻坚,祈八公山,及置阵于肥水之滨,坚望山上草木,咸为人状,此即坚站百出”,这就是“草木皆兵”的故事。
郦注包含了很多史料,可以补正史之阙。《三国志�6�1蜀书�6�1馆长马黄赵第六》:“权已据江陵,�6�1�6�1�6�1�6�1�6�1�6�1权遣将逆击羽(关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裴松之注:“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水经注》:“城南临漳水,又南历临沮县之章乡南,昔关羽保麦城,诈降而遁,潘璋斩之于此”,这与我们在《三国演义》中所见又大为不同。
《后汉书�6�1吴盖陈臧列传第八》讲臧宫讨伐公孙述“宫与岑彭等破荆门,�6�1�6�1�6�1�6�1�6�1�6�1至江州。岑彭下巴郡,使宫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公孙述将延岑盛兵于(阙)水,�6�1�6�1�6�1�6�1�6�1�6�1宫矫制取以自益,�6�1�6�1�6�1�6�1�6�1�6�1右步坐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岑不意汉军至,登山望之,大震恐。宫因以击,大破之”,《水经注》:“昔岑彭与臧宫从涪水上,公孙述令延岑盛兵于沈水,宫左步右骑,夹船而进,势动山谷,大破岑军”,我们就了解了战役发生地点,至于臧宫布阵队形,也有两种说法,当然也不排除书籍传抄中的字序颠倒可能。
《水经注》还记载了一些奇异的地理现象,“沮水南迳临沮县西,青溪水注之,水出县西青山,山之东有滥泉,即青溪之源也。口径数丈,其深不测,其泉甚灵洁,至于炎阳有亢,阴雨无时,以秽物投之,辄能暴雨”,卷二十《漾水、丹水》提到了一个产盐的地方“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
在叙述时,作者还重视对自然景观的文学性描写:“盛弘之云:‘稠木傍生,凌空交合,危楼倾崖,恒有落势,风泉传响于青林之下,岩猨流声于白云之上,游者常若目不周玩,情不给赏,是以林徒栖托,云客宅心,泉侧多结道士精庐焉”。是地理叙述显得生气勃勃,讲到剑阁,在卷二十“连山绝险,飞阁通衢”以形容其险要。
通过以上简单叙述,我们了解到作者投身自然考察地理的求实精神,以及古代人地关系情况,要注重地理状况,利于我们从历史中借鉴经验进行自然探索和国防建社.

会不会太长了呀 呵呵 这本书叫
《水经注》
11111
2024-11-15 广告
作业指导书是一种专门编写的指导性文件,用于完成某一项或同一类型的工作。它是根据设计图纸、制造厂说明书、相关的验评标准、编写人员现场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定义和作用作业指导书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阐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111提供
匿名用户
2013-09-20
展开全部
光阴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就走过了高考,走过了那些难忘的时刻,时间虽然带走了许多,但始终带不走的是我对地理的那份激情,那份执着。地理,我将永不放弃。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复习地理时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广大的地理考生有所帮助。

一、夯实基础,紧扣课本

平常我们做过的题目也许早就不下千条万条,但它们的最终来源仍是课本,脱离了课本就像没有根的大树一样,只会灭亡。这一点在高考说明上也作为重点予以强调了。

在课本上,我们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地图。

图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一直是重点,一张地图可以包括许多的地理事物,但用文字是无法代替的。图虽然经常被老师们提出来,但还是容易被学生所忽略,考地理无非就是考地图,不懂地图,就是不懂地理。

综观历来高考,图一直是占很大比重的,想拿高分,地图你就千万不可忽略。

尤其是我们要将一些著名的地理事物反映(落实)到图上,像秦岭、三峡水电站、商品粮基地等位置,用图代替文字是高考的必然趋势。

2.划清重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

一些知识点一直出在高考题中,因此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整合,列出专题,对它们要有深层的了解,知道它们的成因、分布等相关内容;将这些题目成为送分题,像历来的气候、洋流一直都是,列出专题,搞清它们仍势在必行。

3.剖析难点,内在分析,找出灵魂。

自然地理一直是高考中地理的难点,对这些薄弱环节尤其要重点解决,对它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核心,化难为易,变弱为强,并且要多次咀嚼,多次研究,方能掌握。

二、总结练习中的过失,提高水平

做题出错是难免的,一次可以,二次可饶,多次则不行,要避免这些不该失的分,我们就必须准备一本错题集,总结过失,变错为对,提高考练效果,提高自身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三、抓典型,找模式,灵活运用

许多题目做多了,就会发现形不同质都同,要提高我们的速度和准确率,我们就必须会抓典型,积累模式,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如:

影响: 利、弊 原因:自然(水、土壤、光热)、人为

城市化问题治理→上海工业区治理→鲁尔区

荒漠化→西北地区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区

有了它们,我们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脱离材料。

四、关注时事、热点、省情、国情

时事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重,2004年江苏第一次独立命题结果也考到江苏自己省情的开放题,分值竟占到20分,多关注这些事物,多加了解应付多变的高考,有百利而无一害。

五、整合答案要讲究

1.用词的准确性→专业术语,如“盛行西风”→不可用“西风带”代替。2.语句的连贯性。3.字迹要清晰。

高考批阅是流水作业,字迹不清,分数会大打折扣。

但是仅有这些牢固的基础做底子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来调节,来为高考服务。

首先,我们要对地理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我们学好地理的前提,无兴趣,则无其它而言。

其次,对待练习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将平常的练习用高考的要求来完成,只有这样,高考才可能以平常的心态自由发挥。

再次,对待难题、生题,不要惧怕,学会冷静,用平和的心态去答题,去探索答案,效果会更好。若实在不行,放弃为妙,去拿能拿的分,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取舍不当,得不偿失。

最后,注重劳逸结合,尤其在高考前夕,注意休息,适度放松情绪,保持健康的体魄去参加高考。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高考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20
展开全部
中国地理杂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