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09-21
展开全部
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而写意呢?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未,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
中国画一般特点
要想简明地用几句话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这里试举数点。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思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
宋代以画梅花著名的华光和尚,法号仲仁,传为华光著作的《画梅指迷》中,有一段"画梅全决", 开头就是"画梅全决,生意为先"。到了清代的方薰,著有《山静居画论》.在这里也强调了立意与作画之关系,他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他认为平庸者作画必平庸,俗气者作画也俗气,因为缺乏画家最宝贵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
意人利文艺复八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也有近似的近在他曾说:"一个画家应当描绘两件最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这与我国晋代人物画家顾消之所提出的"巧密于精思"是十分一致的。
"意"是从哪里来的?一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另一点便是画家本人的修养,这样在创作之先,画什么,怎么画,在头脑中形成了成熟的构思。
宋代画家文与可,别人称赞他"胸有成竹",即在他没有落笔画竹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笔下跃跃欲出,这时便能落笔而就。"'胸有成竹"遂成为我国赞誉善于计划安排事情的成语。
在张彦远提出的"立意"之前,南产时代的谢赫即有'创意"、'明意"之说。创意之画,不落陈套,用意精当,借景以生境,笔少而意多,在这一意义上讲作为一个画家,不仅要在平时注意练笔、锤炼个人的表现技巧,更为重要者,还要认真地加强练意之功。很多习画者,常常只是注意在练笔上下功夫,而忽略了练意,这是值得注意的。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
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企求之高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历代出现许多传神写照的佳作,成为指导绘画的一个重要准则。
三、多点透视 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中国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祝平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
中国画在空白处尤其注意经营,常常借用书法上的计白当黑.即没有画面的部位要象有画面的部位一样作认真的推敲和处理。
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彩法则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五、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如果没有表现出如此生动、如此韵味丰富的内涵,当然,就不能给予人这一些感受,而达不到中国画富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六、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
答:中国画内容
中国画(亦称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由于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审美以及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不同,经过无数画家的努力形成的、带有民族特色的画种,是世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简称中国画。
2中国画的工具有哪些笔、墨、纸、砚。
3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
4中国画讲究形式美,要求作品有“型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同时还十分重视用笔、用墨,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中国画强调诗、书、画、印所构成的完美的艺术整体效果。
5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中国画用墨有“墨分五彩”之说,即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从笔含水分的多少,又有干湿之分,归纳为:干、湿、浓、淡四个字。
关于墨的方法有蘸墨法、泼墨法、积墨法
6中国画用具:生宣纸、毛笔、衬纸、笔洗、调色盘、书画墨汁、国画或水彩颜色。
7中国画中的笔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山水画的笔法:皴、擦、点、染。
8中国画的用笔主要以下几个方法:中锋、侧锋、逆锋。此外,还有藏锋、露锋、散锋聚锋等多种用笔方法。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未,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
中国画一般特点
要想简明地用几句话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这里试举数点。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思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
宋代以画梅花著名的华光和尚,法号仲仁,传为华光著作的《画梅指迷》中,有一段"画梅全决", 开头就是"画梅全决,生意为先"。到了清代的方薰,著有《山静居画论》.在这里也强调了立意与作画之关系,他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他认为平庸者作画必平庸,俗气者作画也俗气,因为缺乏画家最宝贵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
意人利文艺复八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也有近似的近在他曾说:"一个画家应当描绘两件最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这与我国晋代人物画家顾消之所提出的"巧密于精思"是十分一致的。
"意"是从哪里来的?一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另一点便是画家本人的修养,这样在创作之先,画什么,怎么画,在头脑中形成了成熟的构思。
宋代画家文与可,别人称赞他"胸有成竹",即在他没有落笔画竹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笔下跃跃欲出,这时便能落笔而就。"'胸有成竹"遂成为我国赞誉善于计划安排事情的成语。
在张彦远提出的"立意"之前,南产时代的谢赫即有'创意"、'明意"之说。创意之画,不落陈套,用意精当,借景以生境,笔少而意多,在这一意义上讲作为一个画家,不仅要在平时注意练笔、锤炼个人的表现技巧,更为重要者,还要认真地加强练意之功。很多习画者,常常只是注意在练笔上下功夫,而忽略了练意,这是值得注意的。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
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企求之高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历代出现许多传神写照的佳作,成为指导绘画的一个重要准则。
三、多点透视 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中国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祝平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
中国画在空白处尤其注意经营,常常借用书法上的计白当黑.即没有画面的部位要象有画面的部位一样作认真的推敲和处理。
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彩法则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五、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如果没有表现出如此生动、如此韵味丰富的内涵,当然,就不能给予人这一些感受,而达不到中国画富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六、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
答:中国画内容
中国画(亦称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由于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审美以及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不同,经过无数画家的努力形成的、带有民族特色的画种,是世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简称中国画。
2中国画的工具有哪些笔、墨、纸、砚。
3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
4中国画讲究形式美,要求作品有“型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同时还十分重视用笔、用墨,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中国画强调诗、书、画、印所构成的完美的艺术整体效果。
5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中国画用墨有“墨分五彩”之说,即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从笔含水分的多少,又有干湿之分,归纳为:干、湿、浓、淡四个字。
关于墨的方法有蘸墨法、泼墨法、积墨法
6中国画用具:生宣纸、毛笔、衬纸、笔洗、调色盘、书画墨汁、国画或水彩颜色。
7中国画中的笔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山水画的笔法:皴、擦、点、染。
8中国画的用笔主要以下几个方法:中锋、侧锋、逆锋。此外,还有藏锋、露锋、散锋聚锋等多种用笔方法。
2022-05-23 · 汽车新能源、机电维修、钣喷美等培训学校
关注
展开全部
1、种类: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用笔墨造型。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采用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
2、风格:我不知道你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时期什么画家的绘画风格,因为每个时期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总的来说,中国从古到今关是国画就有很多种,还有西方的油画 ,你是想了解哪方面的呢
美术风格(Beaux-Arts style)
又称第二帝国风格(Second Empire style)或第二帝国巴罗克风格(Second Empire Baroque style)。
在巴黎的美术学校发展起来的建筑风格。这一风格于19世纪末在国际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很快成地为扩张中的城市和各国政府新建公共建筑的正式风格。该风格的特征是,建筑宏伟,按轴向排列的房间分布对称,有大量古典主义的装饰细部,建筑末端或中心处常有前凸的亭阁。巴黎歌剧院是美术风格最杰出的代表。
美术风格与流派是作者在长期艺术创作中自然形成的艺术现象。我们了解这种现象的实质和特点,对于欣赏和分析作品都有益处。
当我们欣赏各种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觉得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有的雄伟浑厚,有的秀丽雅致,有的富丽堂皇,有的天趣自然,有的怪诞离奇,有的平淡简洁,有的长于抒情,有的富于哲理等等。总之,它们的艺术形象、感情色彩、韵律节奏等都各不相同,艺术特色便迥然有别,因而使我们在欣赏时,更能体会其中的精华和情趣。徐悲鸿的作品给人以气势磅礴、浑厚奔放的感受;齐白石的花卉大有清新朴素、天趣自然的特色;黄宾鸿的山水画浓郁蕴藉、酣畅淋漓;潘天寿的绘画雄浑奇特、气势不凡。
作品的风格,与艺术家本身具有密切的关系。马克思引用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话:“风格即人。”刘勰也说:“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这就是说,由于艺术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形成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的原因,是由于艺术家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审美趣味、艺术才能以及文化修养等等各不相同。长期生活在巴黎近郊巴比松的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他的作品有如泥土、田野那样,醇厚自然,和谐优美。一生遭遇坎坷不平的罗丹,他的雕塑品总是呈现一股矛盾复杂的悲剧气质。
画家的艺术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任何的个人风格都与时代风格和社会思潮有密切的关联。现代著名画家毕加索,在早期的贫困生活中,形成了蓝色时期(1901~1904年)的风格,其代表作是《人生》。在1925~1936年,画家进入了梦的分析时期,他在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之下,有意反对均匀、和谐、优美的传统美学观,而采取不协调的表现手法,专事制作一些怪诞的形象,给观众以精神上的刺激,发泄了自己内心对社会的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即1937年是画家愤怒时期,他为了揭露西班牙佛朗哥的法西斯政权,绘制了《格尔尼卡》。1944年,巴黎解放,画家开始了牧歌时期,为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制作了《和平鸽》。毕加索在1923年曾经这样解释道:“人们反复问我,我的绘画是怎样演变过来的,对于我来说,艺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艺术本身不会演变,人们的观念在变化,表现方法也就随之而变化……”。
但是,在多种风格的变化中,毕加索是以立体主义闻名于世的。他的分析立体和综合立体异军突起,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对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艺术风格是通过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即使有的作品思想倾向不好,形式荒谬怪异,然而假如它的内容与形式是有机的统一,又具有本身的特色的话,仍然会呈现自己的风格。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就是如此。所以艺术风格也有健康和病态之分。
时代风格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向前发展的。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时期的发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艺术特征,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艺术传统,以及共同的心理状态、审美观点等诸种因素所构成的。艺术家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不但为本民族的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也可以为其他民族的读者所理解,从而进入世界艺术宝库。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自然而然产生了各种流派。所谓流派,一般来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在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接近的艺术家,为了突破某种艺术上的束缚,因而结合起来的一个画家集体。当然,有的派别比较严密,有理论、组织、宣言,还定期举办展览,出版杂志等等;有的则比较松散和自由,没有密切的联系。有的与当时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比较直接,有的则比较疏远,或者仅仅表现在艺术上的创新和艺术风格上的竞争。有的还可能兼有各种因素。
以欧洲的美术为例。欧洲的古典主义美术流派,是17世纪时在法国兴起的。这个美术流派的创作原则是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范例的,它崇尚理性,讲究共性,强调统一,要求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在艺术表现上则要求典雅、均衡、和谐统一。当时,路易十四组建了法国皇家学院(包括绘画与雕塑);普桑成为这个流派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有(阿尔卡迪亚的牧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是大卫和安格尔。他们的绘画发展了古典主义冷静的气质,具有严谨的形体结构、宏伟的场面、隐喻式的主题思想等等。然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提倡以感情代替理性,强调内心感受、个人精神,崇尚大自然。《自由神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他以充满运动感的构图、强烈激动的个性、奔放有力的用笔等等表现手段,突破了古典主义均衡而沉闷的构图、严谨而僵化的造型和细致但较呆板的用笔。他创造了热情奔放、强烈生动的格调,在当时法国画坛上蔚然成风。由于这个画派与法国大革命曾有深刻的联系,所以,它自然具有强有力的艺术气质。但是,后期的浪漫主义运动逐渐脱离了现实基础,追求猎奇,沉湎于虚无的幻想和个人的伤感情调之中,便逐渐走向低潮。
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离开了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轨道。当时,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大部分知识分子对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社会感到不满,但又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和光明的前途,所以内心旁徨,似乎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城市和工业建设以空前的规模获得迅速进展,伴随着这些社会变化,出现了要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思潮。表现在艺术上,就涌现了野兽派、表现派和立体派。野兽派认为“准确描绘并不等于真实”,客观事物是可感觉而不可表现的,因而强调表现主观感受。表现派宣称:“绘画不是说明书,而是表现我们的感情。”进一步强调艺术是艺术家的本能的表现。超现实主义宣言提出:“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建筑在某些联想形式的超现实的信仰上……。”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就是以弗洛伊德“梦的分析”为依据,在绘画中进行梦的纪录。而原来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康定斯基,由于进一步强调艺术家的自我主观表现,主张艺术创作从内心出发,通过非具象的“色彩与形体”诉之于读者的心灵,于是抽象主义绘画宣告诞生。他在1911年所作的《第五号印象》,以明快的原色、流动的线条、跃进的形体,使人眼花缭乱,但不能识别任何具体的形象。他本人甚至认为,“调色板比任何作品都美”。由此看来,现代派表现为重主观表现,重形式新奇,重任意幻想,重直觉本能和非理性等等。用瑞士的一位现代派画家克利的话来概括:“这个倾向就是不去反映物质世界,而去表现精神世界。”一般说来,现代主义美术是脱离或否定客观现实,片面强调主观性;现实主义美术则主张在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高度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流派在思想上的根本区别。
另一方面,现代主义热衷于新的艺术形式的探求。毕卡索和布拉克从塞尚的绘画理论出发,追求多层次多体面的结构的表现手法,用多观点透视代替传统的单一的焦点透视。画出来的作品好像是从敲碎了的镜子中所反映的形象,即所谓“分析立体”。尔后又采用实物拼贴方法,把不同的实物如布片、硬纸片、报纸、树叶、玻璃片等等拼贴在画面上,然后用绘画加工,制作一种具有空间感的想象中的新形态(好像把一些分散了的字母拼成一个词汇),以引起观众的联想。这种作品被称为“综合立体”。后来,60年代前后的视觉艺术(光效应)和机动艺术(动与光的艺术),也属于形式的追求和形态的变革。
在实际上,现代主义的各种派别是十分复杂的。他们的作品离奇诡谲,神秘怪诞,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好像万花筒一样不断地处在变化之中。虽然它们都反传统,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世界,但彼此之间差异很大,甚至相互矛盾。有些作品也多少曲折地反映了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且有所揭露批判,但是往往局限于渲泄个人郁愤的情绪。有的如达达派对一切社会制度采取否定的态度,甚至对艺术本身也予以否定。于是杜桑的尿盆居然也作为雕塑作品公开展览。有的如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受到弗洛伊德下意识学说的影响,内容多数是不健康的,或是荒诞诡秘,或是色情的暗示。他们在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没有任何常规的约束。对于这样复杂的艺术现象,我们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具体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1. 可爱型
这种类型的角色形象常常为大脑袋,大额头,眼睛大有神,鼓鼓的腮帮子,圆滚的的肚子。
2. 失败型
这类角色型在片中通常受到愚弄,外行特征常常是凌乱的头发细脖子,眼神无精打采,嘴巴的位置比较靠下,削肩膀,胸部凹陷,啤酒肚,大脚。
3.乐天型
这类角色是片中闹剧的主角,外行长为大眼睛,但眼珠小,石头常伸出嘴外。
4.英雄型
在片中都是正义的化身,面部结构比较分明,宽下巴,发型独特,整洁,身材健壮,身上往往有特殊的标志。
5.丑恶型
片中的反面角色,没有头脑以欺负弱小者为乐,角色形象通常为小前额,大下巴,没有脖子,肩膀很宽,身躯像水桶,粗长的长肢,大手
2、风格:我不知道你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时期什么画家的绘画风格,因为每个时期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总的来说,中国从古到今关是国画就有很多种,还有西方的油画 ,你是想了解哪方面的呢
美术风格(Beaux-Arts style)
又称第二帝国风格(Second Empire style)或第二帝国巴罗克风格(Second Empire Baroque style)。
在巴黎的美术学校发展起来的建筑风格。这一风格于19世纪末在国际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很快成地为扩张中的城市和各国政府新建公共建筑的正式风格。该风格的特征是,建筑宏伟,按轴向排列的房间分布对称,有大量古典主义的装饰细部,建筑末端或中心处常有前凸的亭阁。巴黎歌剧院是美术风格最杰出的代表。
美术风格与流派是作者在长期艺术创作中自然形成的艺术现象。我们了解这种现象的实质和特点,对于欣赏和分析作品都有益处。
当我们欣赏各种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觉得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有的雄伟浑厚,有的秀丽雅致,有的富丽堂皇,有的天趣自然,有的怪诞离奇,有的平淡简洁,有的长于抒情,有的富于哲理等等。总之,它们的艺术形象、感情色彩、韵律节奏等都各不相同,艺术特色便迥然有别,因而使我们在欣赏时,更能体会其中的精华和情趣。徐悲鸿的作品给人以气势磅礴、浑厚奔放的感受;齐白石的花卉大有清新朴素、天趣自然的特色;黄宾鸿的山水画浓郁蕴藉、酣畅淋漓;潘天寿的绘画雄浑奇特、气势不凡。
作品的风格,与艺术家本身具有密切的关系。马克思引用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话:“风格即人。”刘勰也说:“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这就是说,由于艺术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形成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的原因,是由于艺术家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审美趣味、艺术才能以及文化修养等等各不相同。长期生活在巴黎近郊巴比松的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他的作品有如泥土、田野那样,醇厚自然,和谐优美。一生遭遇坎坷不平的罗丹,他的雕塑品总是呈现一股矛盾复杂的悲剧气质。
画家的艺术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任何的个人风格都与时代风格和社会思潮有密切的关联。现代著名画家毕加索,在早期的贫困生活中,形成了蓝色时期(1901~1904年)的风格,其代表作是《人生》。在1925~1936年,画家进入了梦的分析时期,他在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之下,有意反对均匀、和谐、优美的传统美学观,而采取不协调的表现手法,专事制作一些怪诞的形象,给观众以精神上的刺激,发泄了自己内心对社会的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即1937年是画家愤怒时期,他为了揭露西班牙佛朗哥的法西斯政权,绘制了《格尔尼卡》。1944年,巴黎解放,画家开始了牧歌时期,为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制作了《和平鸽》。毕加索在1923年曾经这样解释道:“人们反复问我,我的绘画是怎样演变过来的,对于我来说,艺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艺术本身不会演变,人们的观念在变化,表现方法也就随之而变化……”。
但是,在多种风格的变化中,毕加索是以立体主义闻名于世的。他的分析立体和综合立体异军突起,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对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艺术风格是通过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表现出来的。所以,即使有的作品思想倾向不好,形式荒谬怪异,然而假如它的内容与形式是有机的统一,又具有本身的特色的话,仍然会呈现自己的风格。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就是如此。所以艺术风格也有健康和病态之分。
时代风格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向前发展的。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时期的发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艺术特征,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艺术传统,以及共同的心理状态、审美观点等诸种因素所构成的。艺术家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不但为本民族的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也可以为其他民族的读者所理解,从而进入世界艺术宝库。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自然而然产生了各种流派。所谓流派,一般来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在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接近的艺术家,为了突破某种艺术上的束缚,因而结合起来的一个画家集体。当然,有的派别比较严密,有理论、组织、宣言,还定期举办展览,出版杂志等等;有的则比较松散和自由,没有密切的联系。有的与当时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比较直接,有的则比较疏远,或者仅仅表现在艺术上的创新和艺术风格上的竞争。有的还可能兼有各种因素。
以欧洲的美术为例。欧洲的古典主义美术流派,是17世纪时在法国兴起的。这个美术流派的创作原则是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范例的,它崇尚理性,讲究共性,强调统一,要求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在艺术表现上则要求典雅、均衡、和谐统一。当时,路易十四组建了法国皇家学院(包括绘画与雕塑);普桑成为这个流派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有(阿尔卡迪亚的牧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是大卫和安格尔。他们的绘画发展了古典主义冷静的气质,具有严谨的形体结构、宏伟的场面、隐喻式的主题思想等等。然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提倡以感情代替理性,强调内心感受、个人精神,崇尚大自然。《自由神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他以充满运动感的构图、强烈激动的个性、奔放有力的用笔等等表现手段,突破了古典主义均衡而沉闷的构图、严谨而僵化的造型和细致但较呆板的用笔。他创造了热情奔放、强烈生动的格调,在当时法国画坛上蔚然成风。由于这个画派与法国大革命曾有深刻的联系,所以,它自然具有强有力的艺术气质。但是,后期的浪漫主义运动逐渐脱离了现实基础,追求猎奇,沉湎于虚无的幻想和个人的伤感情调之中,便逐渐走向低潮。
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离开了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轨道。当时,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大部分知识分子对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社会感到不满,但又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和光明的前途,所以内心旁徨,似乎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城市和工业建设以空前的规模获得迅速进展,伴随着这些社会变化,出现了要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思潮。表现在艺术上,就涌现了野兽派、表现派和立体派。野兽派认为“准确描绘并不等于真实”,客观事物是可感觉而不可表现的,因而强调表现主观感受。表现派宣称:“绘画不是说明书,而是表现我们的感情。”进一步强调艺术是艺术家的本能的表现。超现实主义宣言提出:“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建筑在某些联想形式的超现实的信仰上……。”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就是以弗洛伊德“梦的分析”为依据,在绘画中进行梦的纪录。而原来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康定斯基,由于进一步强调艺术家的自我主观表现,主张艺术创作从内心出发,通过非具象的“色彩与形体”诉之于读者的心灵,于是抽象主义绘画宣告诞生。他在1911年所作的《第五号印象》,以明快的原色、流动的线条、跃进的形体,使人眼花缭乱,但不能识别任何具体的形象。他本人甚至认为,“调色板比任何作品都美”。由此看来,现代派表现为重主观表现,重形式新奇,重任意幻想,重直觉本能和非理性等等。用瑞士的一位现代派画家克利的话来概括:“这个倾向就是不去反映物质世界,而去表现精神世界。”一般说来,现代主义美术是脱离或否定客观现实,片面强调主观性;现实主义美术则主张在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高度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流派在思想上的根本区别。
另一方面,现代主义热衷于新的艺术形式的探求。毕卡索和布拉克从塞尚的绘画理论出发,追求多层次多体面的结构的表现手法,用多观点透视代替传统的单一的焦点透视。画出来的作品好像是从敲碎了的镜子中所反映的形象,即所谓“分析立体”。尔后又采用实物拼贴方法,把不同的实物如布片、硬纸片、报纸、树叶、玻璃片等等拼贴在画面上,然后用绘画加工,制作一种具有空间感的想象中的新形态(好像把一些分散了的字母拼成一个词汇),以引起观众的联想。这种作品被称为“综合立体”。后来,60年代前后的视觉艺术(光效应)和机动艺术(动与光的艺术),也属于形式的追求和形态的变革。
在实际上,现代主义的各种派别是十分复杂的。他们的作品离奇诡谲,神秘怪诞,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好像万花筒一样不断地处在变化之中。虽然它们都反传统,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世界,但彼此之间差异很大,甚至相互矛盾。有些作品也多少曲折地反映了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且有所揭露批判,但是往往局限于渲泄个人郁愤的情绪。有的如达达派对一切社会制度采取否定的态度,甚至对艺术本身也予以否定。于是杜桑的尿盆居然也作为雕塑作品公开展览。有的如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受到弗洛伊德下意识学说的影响,内容多数是不健康的,或是荒诞诡秘,或是色情的暗示。他们在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没有任何常规的约束。对于这样复杂的艺术现象,我们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具体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1. 可爱型
这种类型的角色形象常常为大脑袋,大额头,眼睛大有神,鼓鼓的腮帮子,圆滚的的肚子。
2. 失败型
这类角色型在片中通常受到愚弄,外行特征常常是凌乱的头发细脖子,眼神无精打采,嘴巴的位置比较靠下,削肩膀,胸部凹陷,啤酒肚,大脚。
3.乐天型
这类角色是片中闹剧的主角,外行长为大眼睛,但眼珠小,石头常伸出嘴外。
4.英雄型
在片中都是正义的化身,面部结构比较分明,宽下巴,发型独特,整洁,身材健壮,身上往往有特殊的标志。
5.丑恶型
片中的反面角色,没有头脑以欺负弱小者为乐,角色形象通常为小前额,大下巴,没有脖子,肩膀很宽,身躯像水桶,粗长的长肢,大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