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忙翻译下这篇古文~~~
李建勋东山遇奇叟李建勋罢相江南,出镇豫章。一日,与宾僚游东山,各事宽履轻衫,携酒肴,引步于渔溪樵坞间,遇佳处则饮。忽平田间一茅舍,有儿童诵书声。相君携策就之,乃一老叟教数...
李建勋东山遇奇叟
李建勋罢相江南,出镇豫章。一日,与宾僚游东山,各事宽履轻衫,携酒肴,引步于渔溪樵坞间,遇佳处则饮。忽平田间一茅舍,有儿童诵书声。相君携策就之,乃一老叟教数村童。叟惊悚离席,改容趋谢,而翔雅有体,气调潇洒。丞相爱之,遂觞于其庐,置之客右,叟亦不敢辄谈。李以晚渴,连食数梨。宾僚有曰:"此不宜多食,号为五脏刀斧。"叟窃笑。丞相曰:"先生之哂,必有异闻。"叟谢曰:"小子愚贱,偶失容于钧重,然实无所闻。"李坚质之,仍胁以巨觥,曰:"无说则沃之。"叟不得已,问说者曰:"敢问’刀斧’之说有稽乎"曰:"举世尽云,必有其稽。"叟曰:"见《鹖冠子》。所谓五脏刀斧者,非所食之梨,乃离别之’离’尔。盖言人之别离,戕伐胸怀,甚若刀斧。"遂就架取一小策,振拂以呈丞相,乃《鹖冠子》也。检之,如其说,李特加重。
谢谢 ~~请自己翻译好吗??如果好的话,我会追加一定分……
是逐字的。不好意思麻烦了~~ 展开
李建勋罢相江南,出镇豫章。一日,与宾僚游东山,各事宽履轻衫,携酒肴,引步于渔溪樵坞间,遇佳处则饮。忽平田间一茅舍,有儿童诵书声。相君携策就之,乃一老叟教数村童。叟惊悚离席,改容趋谢,而翔雅有体,气调潇洒。丞相爱之,遂觞于其庐,置之客右,叟亦不敢辄谈。李以晚渴,连食数梨。宾僚有曰:"此不宜多食,号为五脏刀斧。"叟窃笑。丞相曰:"先生之哂,必有异闻。"叟谢曰:"小子愚贱,偶失容于钧重,然实无所闻。"李坚质之,仍胁以巨觥,曰:"无说则沃之。"叟不得已,问说者曰:"敢问’刀斧’之说有稽乎"曰:"举世尽云,必有其稽。"叟曰:"见《鹖冠子》。所谓五脏刀斧者,非所食之梨,乃离别之’离’尔。盖言人之别离,戕伐胸怀,甚若刀斧。"遂就架取一小策,振拂以呈丞相,乃《鹖冠子》也。检之,如其说,李特加重。
谢谢 ~~请自己翻译好吗??如果好的话,我会追加一定分……
是逐字的。不好意思麻烦了~~ 展开
展开全部
李建勋在南唐被剥脱宰相之位后,被命令镇守豫章。有一天,和宾客同僚去东山游览,各自都穿着宽松的鞋子,轻便的衣衫,带上酒菜,在山溪丛林船坞之间游玩,遇见风景优美的地方就坐下饮酒。忽然看见平整的田野间有一座茅屋,里面传出来儿童的读书声。于是和大家拿出书本一起走近,看见原来是一个老头在教几个村里的孩子。老头很吃惊的离开席位,改变了表情前来道歉,但是他举止文雅得体,气度潇洒不凡。李建勋很喜欢,就在茅屋里喝酒,把老头安排在客人的右边,老头也不敢随便开言。李建勋因为后来有点渴,连着吃了几个梨子。宾客同僚里有人说:“这个东西不适合多吃,有外号叫做‘五脏刀斧’”。老头偷偷在笑。李建勋说:“先生的笑,肯定有不同的说法。”老头道歉说:"小人蠢笨而且低下,偶然在您面前失礼,但是确实没有什么意思"。李建勋坚持询问,同时用大杯酒来威胁他,说“不说就要灌你。”老头不得已,就问开始说话那人:“敢问‘刀斧’这个说法有典故吗?”那人回答说:“全世界都这么说,肯定有典故。”老头说:“出自《鹖冠子》。 所谓五脏刀斧的说法,不是吃的梨,而是离别的“离”啊。这是说人们在离别时,心里受到刺激,比受刀斧还要疼痛。”于是咋书架上取来一小本书,弹拭掉灰尘上呈给李建勋,正是《鹖冠子》。 大家检视看,跟他说的一样。李建勋因此很看重他。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