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宝安宝安,得宝而安”
宝安境内有宝山,“得宝而安”。明朝有书记载:“得其宝者安,凡以康民也。”“宝安”在历史上就这样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含有吉祥用意。
这座“宝山”位于现在的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宋朝有书记载:宝安“山有宝,置场煮银,名石瓮场。”所以,此“宝”实为银矿。
“宝安”作为县名,从公元331年的东晋年间算来,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公元331年,东晋设郡,下辖宝安等6县,宝安县范围包括今日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市部分地区、番禺县南部、中山市等地区。这是在深圳地区设立郡、县级行政机构的开始,也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
深圳地区自从唐朝中期起,归入东莞县管辖,毕竟距离较远,治理鞭长莫及,深圳、香港地区频受倭寇、海盗侵扰,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后,兵灾不断,因此经南头乡绅的提议,在广东海道副使刘稳的支持与筹划下,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在宝安故地建“新安县”,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的意思。从“得宝为安”到“去危为安”,可见人民的生存环境与理想。
1914年,因全国行政区域整编,广东省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回“宝安”县名。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设立宝安、龙岗两区,由深圳市直辖。
现在宝安区的新安街道办事处,沿袭了历史上“新安”之名。有新安大道、新安一路至四路,都直接以新安取名。还有一些道路以“安”字取名,像裕安一路二路、建安路、安乐路等。
西乡:南头之西
明朝东莞所城(今南头城)建成之后,西乡就逐渐形成。原住民多姓陈,据张一兵博士介绍,他们是南山陈氏分支,分居到此,因村子位于南头城西面,就以南头城为坐标,命名西乡。
现在,西乡陈氏后人已不多。据嘉庆《新安县志》记载,明末进士张家玉带领反清复明的队伍,从广州、东莞撤退到西乡,与乡绅陈文豹会合。寡不敌众,被清军镇压,陈文豹死在战役中,家族被满门抄斩,陈姓族人陆续他迁……
西乡一条巡抚街,因巡抚庙得名,它联系着深圳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容达贤先生介绍,清初,朝廷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新安县并入东莞县,原广东巡抚王来任冒死上书,力陈迁界之害,康熙八年,朝廷下令复界,恢复新安县,并以优惠的招垦政策,吸引大批客家人迁入,推动了深圳东部地区经济、文化迅速恢复和发展。复界后,新安县百姓在西乡修建了“巡抚庙”,即今天的“王大中丞祠”,又命名巡抚街,以纪念为民请命的王来任。
西乡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布匹、棉纱、火水(煤油)的中转站,有一条兴隆街,1950年改名为真理正街,后街则被改名为真理后街,均沿用至今。常盛街则从旧的兴隆街至河西街,取的是“经常繁荣昌盛”之意。
因西乡河从境内流过,河东路、河西路就因地理位置得名,原名分别为坑边、坑砂。
沙井:井中沙多
沙井曾称龙津。曾观来先生介绍,村民挖井取水,井中沙多,而得名“沙井”。
张一兵博士认为,沙井兴起与陈氏家族有关。北宋末年,为避乱,陈氏经福建侯官迁入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中期,陈朝举迁入归德盐场(现在的沙井、松岗等一带)涌口里。陈朝举可能是个级别不太高的盐官,当时古深圳地区的盐业已经非常发达,归德盐场的附近,有一个叫云林的地方,已经比较繁荣,陈氏就在云林的附近定居生活,这里入海河道多沙,掘井时沙很多,就取地名为沙井。
后来,归德盐场的陈氏又发展出了荷坳、竹村、燕川、南山等陈氏分支,成为深圳陈氏的始祖。
旧时的归德盐场经多年的演变,成为今天的沙井镇沙四村,深圳地区最早的古塔“龙津石塔”,就位于这里。蔡惠尧先生介绍,南宋1221年,盐场大使在沙井村河上建石桥,建成之日波涛汹涌,似有蛟龙要出,就建石塔“以镇之”。
在沙井新桥桥头居民点,还有座1785年建的古桥“永兴桥”,这是深圳地区现存的、有明确年代可考的最早的桥。据这里老人说,新桥村是由人名而立的村名。
福永:幸福永远
福永之名由来已久,曾观来先生介绍,据传这里地接海滩,只有一条街,后由于海泥淤积,沿海滩涂伸展为陆地。靠近海边处加建了上、下街,商业活动逐渐移来,旧街则成了居民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吸引了东莞、番禺、中山、顺德等地移民集居,日渐成墟,取名“福永”,表达“永远幸福”的吉祥寓意。
张一兵博士认为,明天顺年间《东莞县志》记载,公元1575年,明政府在福永村南面,设立“福永巡检司”———主管社会治安的基层政府机构,这是关于“福永”的最早文字记载。
固戍:宋代军事要冲
固戍位于西乡镇。宋朝时固戍就是一个纯军事要冲,从最初的屯门寨,到固戍角寨,再到宋元之际的南头固戍寨,军营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
历史上,固戍角寨的附近,有个规模不大的居民小村,张博士认为,村名中可能就含有“固”字。现在的固戍保存有一座明朝晚期所建的祠堂,是深圳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祠堂之一。
松岗:明月夜,黄松岗
很长时间以来,依山傍水的松岗被称为黄松岗。曾观来先生告诉记者,早在宋咸淳六年,即1270年,这里就开始建立墟市,因墟场建在一个黄姓村落旁,村附近有一个长满松林的山岗,所以墟场就被叫成“黄松岗”。1950年改称松岗。
南宋末年,文天祥之弟在惠州做知府,南宋军彻底失败后,他带领文氏族人和16名家丁,逃到了黄松岗的鹤仔园(现在的根竹园,在公明镇境内),其后人后来又迁到福永岭下村。镇内世居者以文氏为多。
燕川村是归德盐场陈氏后代的一个分支所建,村前是冲积平原,村后青山环抱,宋时,燕川的莞香就非常有名。关于村名的来历,一种说法认为,得于村前的山川河流。另一种说法,则如张博士所说,“燕川”村名很可能是因陈氏某个祖先的别号而得来的。
沙浦、沙浦围村,因为河涌较多,且多沙,所以地名带“沙”。它们都是以蔡姓人家为主,一种传说是,今天罗湖区蔡屋围的祖先就是从沙浦围村过去的。张博士还解释,“浦”指水中沙洲,也是“埔”字的别写,有码头之意,而这两个村落位于茅洲河边,历史上曾建有茅洲渡,所以得名。
公明墟:公道光明
1929年,公明墟建立,这个相对年轻的墟市,是宗族纠纷的结果。曾观来先生当年在编撰《宝安县志》时,了解到公明建墟的来龙去脉。
他告诉记者:明朝天顺年间,在现在将石村的附近,就有了周家村墟;到清嘉庆年间,出现了白龙岗墟,也就是今天的薯田埔村的前身,还有永长墟(在今松岗罗田);清光绪年间,原来的白龙岗墟附近,又出现了丰和墟。其中,以丰和墟最为兴旺。后来,因为这几个宗族之间发生纠纷,在楼村武举人陈海神、合水口村麦晓孙的倡议下,于1929年,在合水口与上村的交界处,按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公平墟,取意“买卖公平”,又叫义和圩(即移和圩)。1931年改名公明墟,取“公道光明”的含义。
“观澜”:原名“官难”
观澜原来叫“官难”。曾观来先生告诉记者,在建立观澜墟之前,附近的居民赶集都到附近的清湖墟,后来,东莞知县派人勘定了观澜墟的地址,它坐落于新安、东莞两县之间,而新安、东莞各自都在墟内设置了地方治所,当官的互相牵制,所以,老百姓都叫此墟“官难”,以为一种讽喻。
后来,一位很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叫邓坤的,云游到这里的河东岸,看着波澜壮阔、绿水盈盈的河水,大赞好风水,从此留恋此地,每天清早坐在河边“观望波澜”,并在这里建了观音庙,取名“观澜”,于是“官难”墟也就改名为“观澜”。
石岩:石头的传说
地处风光秀丽的羊台山北侧山脚下的石岩,是个古老的居民点,远在北宋时期,已有居民在此居住生活,清嘉庆年间,这里开始建墟。
石岩的名称来历,与一个古寺有关。记者听曾观来先生介绍,石岩原叫“乌石岩”,这里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供奉观音,洞中央有一大石座,供奉的人燃放鞭炮,投掷在石座上,见石座呈现褐黑色,就说是显灵,于是将大石洞称为“乌石岩庙”。后有人在此修建庙宇,名为“慈石古寺”,有石级通到大门,牌楼上书“乌石岩”。“乌石岩墟”因而得名,后来改为石岩。抗战时,“石岩慈石古寺”还是抗日游击队的联络点。
石岩有个“应人石”村,其村名也跟石头有关。这块石头“形似仙姑”,呈朱红色,又叫“仙姑化石”。《新安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仙姑化石,在羊台山,石面四时红艳又名应人石”。记者在当地,还听到这样一个传说:应人石原来只有一半,挡在山洞口,村人感觉奇怪,就呼喊另一半石头,喊着喊着,那另一半石头竟真飞来了,而且与原来的半块完全密合成完整的一块石头,大家就叫它“应人石”。现在,只有“应人石”地名,石头已经不存在了。
龙华赖屋山村无人姓赖
龙华赖屋山村,却没一户人家姓赖,这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早年,这里的村民都姓赖。有一个豪绅,村民暗里叫他为“螃蟹”。他竟立下“规矩”:凡在村内经过的新娘,都必须在他家留宿一夜方可放行。若不从,是外村路过的,就派家丁强行抢夺;是本村的则打上门去,直闹得这家家破人亡。
有一天,一位新娘乘轿途经,“螃蟹”照例派人劫新娘行暴。不料,那新娘是东莞一带土匪头子的亲戚,土匪头子得知此事后,连夜纠集几十名土匪下山,血洗赖屋山村,恶贯满盈的“螃蟹”横尸花厅,可怜全村百姓也倒在血泊。
据说,只有个接生婆躲过灭顶之灾,她挑着一对刚降生的双胞胎男婴,躲进山洞,后乘黑夜逃出,挑着两个啼哭的孩子一直走到坪山才歇脚,就在此落户。现在龙岗坪山镇不少姓赖的居民就是他们的后代,而赖屋山村从此只剩个地名,尽管后来陆续有了人家,只是再没一户姓赖。
宝安境内有宝山,“得宝而安”。明朝有书记载:“得其宝者安,凡以康民也。”“宝安”在历史上就这样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含有吉祥用意。
这座“宝山”位于现在的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宋朝有书记载:宝安“山有宝,置场煮银,名石瓮场。”所以,此“宝”实为银矿。
“宝安”作为县名,从公元331年的东晋年间算来,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公元331年,东晋设郡,下辖宝安等6县,宝安县范围包括今日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市部分地区、番禺县南部、中山市等地区。这是在深圳地区设立郡、县级行政机构的开始,也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
深圳地区自从唐朝中期起,归入东莞县管辖,毕竟距离较远,治理鞭长莫及,深圳、香港地区频受倭寇、海盗侵扰,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后,兵灾不断,因此经南头乡绅的提议,在广东海道副使刘稳的支持与筹划下,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在宝安故地建“新安县”,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的意思。从“得宝为安”到“去危为安”,可见人民的生存环境与理想。
1914年,因全国行政区域整编,广东省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回“宝安”县名。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设立宝安、龙岗两区,由深圳市直辖。
现在宝安区的新安街道办事处,沿袭了历史上“新安”之名。有新安大道、新安一路至四路,都直接以新安取名。还有一些道路以“安”字取名,像裕安一路二路、建安路、安乐路等。
西乡:南头之西
明朝东莞所城(今南头城)建成之后,西乡就逐渐形成。原住民多姓陈,据张一兵博士介绍,他们是南山陈氏分支,分居到此,因村子位于南头城西面,就以南头城为坐标,命名西乡。
现在,西乡陈氏后人已不多。据嘉庆《新安县志》记载,明末进士张家玉带领反清复明的队伍,从广州、东莞撤退到西乡,与乡绅陈文豹会合。寡不敌众,被清军镇压,陈文豹死在战役中,家族被满门抄斩,陈姓族人陆续他迁……
西乡一条巡抚街,因巡抚庙得名,它联系着深圳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容达贤先生介绍,清初,朝廷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新安县并入东莞县,原广东巡抚王来任冒死上书,力陈迁界之害,康熙八年,朝廷下令复界,恢复新安县,并以优惠的招垦政策,吸引大批客家人迁入,推动了深圳东部地区经济、文化迅速恢复和发展。复界后,新安县百姓在西乡修建了“巡抚庙”,即今天的“王大中丞祠”,又命名巡抚街,以纪念为民请命的王来任。
西乡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布匹、棉纱、火水(煤油)的中转站,有一条兴隆街,1950年改名为真理正街,后街则被改名为真理后街,均沿用至今。常盛街则从旧的兴隆街至河西街,取的是“经常繁荣昌盛”之意。
因西乡河从境内流过,河东路、河西路就因地理位置得名,原名分别为坑边、坑砂。
沙井:井中沙多
沙井曾称龙津。曾观来先生介绍,村民挖井取水,井中沙多,而得名“沙井”。
张一兵博士认为,沙井兴起与陈氏家族有关。北宋末年,为避乱,陈氏经福建侯官迁入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中期,陈朝举迁入归德盐场(现在的沙井、松岗等一带)涌口里。陈朝举可能是个级别不太高的盐官,当时古深圳地区的盐业已经非常发达,归德盐场的附近,有一个叫云林的地方,已经比较繁荣,陈氏就在云林的附近定居生活,这里入海河道多沙,掘井时沙很多,就取地名为沙井。
后来,归德盐场的陈氏又发展出了荷坳、竹村、燕川、南山等陈氏分支,成为深圳陈氏的始祖。
旧时的归德盐场经多年的演变,成为今天的沙井镇沙四村,深圳地区最早的古塔“龙津石塔”,就位于这里。蔡惠尧先生介绍,南宋1221年,盐场大使在沙井村河上建石桥,建成之日波涛汹涌,似有蛟龙要出,就建石塔“以镇之”。
在沙井新桥桥头居民点,还有座1785年建的古桥“永兴桥”,这是深圳地区现存的、有明确年代可考的最早的桥。据这里老人说,新桥村是由人名而立的村名。
福永:幸福永远
福永之名由来已久,曾观来先生介绍,据传这里地接海滩,只有一条街,后由于海泥淤积,沿海滩涂伸展为陆地。靠近海边处加建了上、下街,商业活动逐渐移来,旧街则成了居民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吸引了东莞、番禺、中山、顺德等地移民集居,日渐成墟,取名“福永”,表达“永远幸福”的吉祥寓意。
张一兵博士认为,明天顺年间《东莞县志》记载,公元1575年,明政府在福永村南面,设立“福永巡检司”———主管社会治安的基层政府机构,这是关于“福永”的最早文字记载。
固戍:宋代军事要冲
固戍位于西乡镇。宋朝时固戍就是一个纯军事要冲,从最初的屯门寨,到固戍角寨,再到宋元之际的南头固戍寨,军营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
历史上,固戍角寨的附近,有个规模不大的居民小村,张博士认为,村名中可能就含有“固”字。现在的固戍保存有一座明朝晚期所建的祠堂,是深圳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祠堂之一。
松岗:明月夜,黄松岗
很长时间以来,依山傍水的松岗被称为黄松岗。曾观来先生告诉记者,早在宋咸淳六年,即1270年,这里就开始建立墟市,因墟场建在一个黄姓村落旁,村附近有一个长满松林的山岗,所以墟场就被叫成“黄松岗”。1950年改称松岗。
南宋末年,文天祥之弟在惠州做知府,南宋军彻底失败后,他带领文氏族人和16名家丁,逃到了黄松岗的鹤仔园(现在的根竹园,在公明镇境内),其后人后来又迁到福永岭下村。镇内世居者以文氏为多。
燕川村是归德盐场陈氏后代的一个分支所建,村前是冲积平原,村后青山环抱,宋时,燕川的莞香就非常有名。关于村名的来历,一种说法认为,得于村前的山川河流。另一种说法,则如张博士所说,“燕川”村名很可能是因陈氏某个祖先的别号而得来的。
沙浦、沙浦围村,因为河涌较多,且多沙,所以地名带“沙”。它们都是以蔡姓人家为主,一种传说是,今天罗湖区蔡屋围的祖先就是从沙浦围村过去的。张博士还解释,“浦”指水中沙洲,也是“埔”字的别写,有码头之意,而这两个村落位于茅洲河边,历史上曾建有茅洲渡,所以得名。
公明墟:公道光明
1929年,公明墟建立,这个相对年轻的墟市,是宗族纠纷的结果。曾观来先生当年在编撰《宝安县志》时,了解到公明建墟的来龙去脉。
他告诉记者:明朝天顺年间,在现在将石村的附近,就有了周家村墟;到清嘉庆年间,出现了白龙岗墟,也就是今天的薯田埔村的前身,还有永长墟(在今松岗罗田);清光绪年间,原来的白龙岗墟附近,又出现了丰和墟。其中,以丰和墟最为兴旺。后来,因为这几个宗族之间发生纠纷,在楼村武举人陈海神、合水口村麦晓孙的倡议下,于1929年,在合水口与上村的交界处,按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公平墟,取意“买卖公平”,又叫义和圩(即移和圩)。1931年改名公明墟,取“公道光明”的含义。
“观澜”:原名“官难”
观澜原来叫“官难”。曾观来先生告诉记者,在建立观澜墟之前,附近的居民赶集都到附近的清湖墟,后来,东莞知县派人勘定了观澜墟的地址,它坐落于新安、东莞两县之间,而新安、东莞各自都在墟内设置了地方治所,当官的互相牵制,所以,老百姓都叫此墟“官难”,以为一种讽喻。
后来,一位很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叫邓坤的,云游到这里的河东岸,看着波澜壮阔、绿水盈盈的河水,大赞好风水,从此留恋此地,每天清早坐在河边“观望波澜”,并在这里建了观音庙,取名“观澜”,于是“官难”墟也就改名为“观澜”。
石岩:石头的传说
地处风光秀丽的羊台山北侧山脚下的石岩,是个古老的居民点,远在北宋时期,已有居民在此居住生活,清嘉庆年间,这里开始建墟。
石岩的名称来历,与一个古寺有关。记者听曾观来先生介绍,石岩原叫“乌石岩”,这里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供奉观音,洞中央有一大石座,供奉的人燃放鞭炮,投掷在石座上,见石座呈现褐黑色,就说是显灵,于是将大石洞称为“乌石岩庙”。后有人在此修建庙宇,名为“慈石古寺”,有石级通到大门,牌楼上书“乌石岩”。“乌石岩墟”因而得名,后来改为石岩。抗战时,“石岩慈石古寺”还是抗日游击队的联络点。
石岩有个“应人石”村,其村名也跟石头有关。这块石头“形似仙姑”,呈朱红色,又叫“仙姑化石”。《新安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仙姑化石,在羊台山,石面四时红艳又名应人石”。记者在当地,还听到这样一个传说:应人石原来只有一半,挡在山洞口,村人感觉奇怪,就呼喊另一半石头,喊着喊着,那另一半石头竟真飞来了,而且与原来的半块完全密合成完整的一块石头,大家就叫它“应人石”。现在,只有“应人石”地名,石头已经不存在了。
龙华赖屋山村无人姓赖
龙华赖屋山村,却没一户人家姓赖,这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早年,这里的村民都姓赖。有一个豪绅,村民暗里叫他为“螃蟹”。他竟立下“规矩”:凡在村内经过的新娘,都必须在他家留宿一夜方可放行。若不从,是外村路过的,就派家丁强行抢夺;是本村的则打上门去,直闹得这家家破人亡。
有一天,一位新娘乘轿途经,“螃蟹”照例派人劫新娘行暴。不料,那新娘是东莞一带土匪头子的亲戚,土匪头子得知此事后,连夜纠集几十名土匪下山,血洗赖屋山村,恶贯满盈的“螃蟹”横尸花厅,可怜全村百姓也倒在血泊。
据说,只有个接生婆躲过灭顶之灾,她挑着一对刚降生的双胞胎男婴,躲进山洞,后乘黑夜逃出,挑着两个啼哭的孩子一直走到坪山才歇脚,就在此落户。现在龙岗坪山镇不少姓赖的居民就是他们的后代,而赖屋山村从此只剩个地名,尽管后来陆续有了人家,只是再没一户姓赖。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