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团结友爱的故事
2个回答
2013-09-21
展开全部
瑶家有一传说:"盘古开天,鲁班造墙,禾王送禾,牛王耕田。"瑶族古籍《盘天大歌》和《过山榜》中说:"寅卯两年发大水,天下万物皆被淹,只留伏羲兄妹俩,藏入葫芦飘水上。才得以延续人类,后来盘王登殿,赐瑶人以天下群山,任其砍种,安居乐业。然而,瑶山地区,穷山恶水,尽管人们辛勤耕种,仍然朝不保夕。有一年,太白金星下凡查访民情,看到瑶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峻岭崇山之中,刀耕火种,生活艰难,于是禀告天庭。玉帝就派禾王送禾到人间,牛王下凡来耕田。自从牛王来到人间后,瑶家人就开始耕田插禾,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感谢牛王,瑶家人就把牛王下凡的那天(农历四月初八)作为传统节日牛生日。
苗族芦笙的传说
小伙子口不离笙,姑娘手不离针;不会吹笙的不是苗家的达亨(小伙子),不会绣花的不是苗家的达佩(姑娘)。芦笙,黔东苗族方言叫"给"(Gix),川黔滇苗族方言叫"更"(Ghenb),用竹制作而成。每把芦笙六根管,在芦笙歌中有"芦笙三节筒,长瓢里头空;瓢兜六根杆,吹来向轰轰"的描述,它与方言、服饰一起,是区分苗族支系的重要标志。在苗族传说中,古老的时候天下没有人烟,天帝就派了小女儿勾素下到地上来造万物。有了万物后,有一天贾、凶(即杉木和竹子)两兄弟上到天庭想天帝讨要几件供人娱乐的器具。天帝的女儿勾素就砍下自己的6个手指和一只手臂,做成了一把芦笙,她自己因流血不止而死。天帝十分悲痛,把芦笙交给贾、凶两兄弟说:"这就是你们的母亲,以后凡事必须经过她(许可),她会给你们带来幸福"。苗家自从有了芦笙,便过上了安定、美满和幸福的生活。
几乎苗族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一堂(队)芦笙,这是一个村寨生活是否美满幸福的标志。在贵州丹寨、三都、榕江、雷山等地的苗寨,其芦笙队由芒筒和大号、中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六种芦笙组合而成。芒筒与其他芦笙不同,它没有六根管,只是一个三四尺长的园筒,筒里插一各小竹管,口含竹管
瑶族用布缠头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评王在北京掌管着天下,天下太平。宫殿里养着一个毛色有斑点的大狗,名称龙犬,评王对它十分喜爱。后来,一个远在海外的紫玉反乱天下,时时出兵来打评王。战争进行了多年,都不能把紫王打败。评王便张贴榜文,布告天下:如果有人能够打败紫王,除了封官赐赏以外,还把自己最美丽的三女儿配他为婚。满朝的大臣小官没有一个敢去揭榜。
一天,龙犬见了榜文,一跃而起,把榜文揭了下来,用嘴衔着上殿会见评王。评王见它揭了榜文,便问:“你是不是有本领去打紫王?”龙犬点了几下头。评王又惊又喜,便摆下丰盛的筵席,为龙犬饯行。龙犬吃了评王的筵席以后,立刻启程,像腾云般地飞跑前往;又费了七天七夜的工夫,游过了茫茫大海,终于到了紫王的国家里,一直闯上金殿。紫王正在坐朝,见了龙犬,知道是评王豢养的爱犬,心里十分高兴。他对大臣们说:“你们看,评王养的龙犬,现在都逃到我国来了,可见评王在国内已失民心,胜利对我们来说已经不远了。”从此,紫玉便把龙犬养在宫殿里,留在身边,形影不离。
有一天,紫王上厕所,龙犬便乘其不备,猛扑上去,当即咬下了紫主的头颅,飞奔回国,朝见评王。评王召集大臣们,来辨认这颗头颅。当知道这的确是紫王之头后,评王大喜,就像摘去了一块心头之患,便大摆筵席,犒劳龙犬,并赏赐给龙犬许多金银财宝。但是龙犬看也不看这些金银财宝,心念着要和公主结婚。评王心知其意,但又很为难:公主怎能与狗结婚呢?因此怀有悔婚的意念,终日闷闷不乐。聪明的公主知道了这件事,便诚恳地劝父亲:“应该依照从前的榜文行事,不可食言。食言会被天下笑话,于国家不利。”而且表示愿意嫁给龙犬。评王接纳了公主的劝谏,亲自操办了公主和龙犬和婚事。
成婚以后,夫妻恩爱,感情一直很好,大家都觉得奇怪。一天,公主的母亲同公主谈起这事,公主才说出龙犬的秘密。她对母亲说:“龙犬白天是狗,晚上却是一个美貌的男子;他身上的斑毛,晚上也就变成光彩斑斓的龙袍,所以我们两人的感情很好。”母亲说:“龙犬晚上既然可以变人,白天也应该变成人才好。这样就有人继承你父亲的事业了。”王后把这事告诉了评王,评王说:“龙犬能变成人?太好了!我封他到南京去做王。”王后把意思告诉了公主,公主就和龙犬商量。龙犬叫公主把他放在蒸笼里蒸七天七夜,便可脱去身上的毛而变成人了。公主按龙犬的话—一照办。但蒸到六天六夜时,公主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又怕把丈夫蒸死,便揭开了盖子。啊!只见龙犬果然已变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传说,这小伙子就是瑶族人民的原始祖先。但是因蒸的日子不够,头上、腋下和脚胚上的毛都未曾脱掉。可盖子已经揭开,不能再蒸了,只好把有毛的头和胫,用布缠裹起来。于是,瑶族人世世代代都用布把头裹起来,沿至今天。龙犬变成人后,评王便实践诺言,封他为盘护王。还备办许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作为公主的嫁妆呢。
苗族芦笙的传说
小伙子口不离笙,姑娘手不离针;不会吹笙的不是苗家的达亨(小伙子),不会绣花的不是苗家的达佩(姑娘)。芦笙,黔东苗族方言叫"给"(Gix),川黔滇苗族方言叫"更"(Ghenb),用竹制作而成。每把芦笙六根管,在芦笙歌中有"芦笙三节筒,长瓢里头空;瓢兜六根杆,吹来向轰轰"的描述,它与方言、服饰一起,是区分苗族支系的重要标志。在苗族传说中,古老的时候天下没有人烟,天帝就派了小女儿勾素下到地上来造万物。有了万物后,有一天贾、凶(即杉木和竹子)两兄弟上到天庭想天帝讨要几件供人娱乐的器具。天帝的女儿勾素就砍下自己的6个手指和一只手臂,做成了一把芦笙,她自己因流血不止而死。天帝十分悲痛,把芦笙交给贾、凶两兄弟说:"这就是你们的母亲,以后凡事必须经过她(许可),她会给你们带来幸福"。苗家自从有了芦笙,便过上了安定、美满和幸福的生活。
几乎苗族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一堂(队)芦笙,这是一个村寨生活是否美满幸福的标志。在贵州丹寨、三都、榕江、雷山等地的苗寨,其芦笙队由芒筒和大号、中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六种芦笙组合而成。芒筒与其他芦笙不同,它没有六根管,只是一个三四尺长的园筒,筒里插一各小竹管,口含竹管
瑶族用布缠头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评王在北京掌管着天下,天下太平。宫殿里养着一个毛色有斑点的大狗,名称龙犬,评王对它十分喜爱。后来,一个远在海外的紫玉反乱天下,时时出兵来打评王。战争进行了多年,都不能把紫王打败。评王便张贴榜文,布告天下:如果有人能够打败紫王,除了封官赐赏以外,还把自己最美丽的三女儿配他为婚。满朝的大臣小官没有一个敢去揭榜。
一天,龙犬见了榜文,一跃而起,把榜文揭了下来,用嘴衔着上殿会见评王。评王见它揭了榜文,便问:“你是不是有本领去打紫王?”龙犬点了几下头。评王又惊又喜,便摆下丰盛的筵席,为龙犬饯行。龙犬吃了评王的筵席以后,立刻启程,像腾云般地飞跑前往;又费了七天七夜的工夫,游过了茫茫大海,终于到了紫王的国家里,一直闯上金殿。紫王正在坐朝,见了龙犬,知道是评王豢养的爱犬,心里十分高兴。他对大臣们说:“你们看,评王养的龙犬,现在都逃到我国来了,可见评王在国内已失民心,胜利对我们来说已经不远了。”从此,紫玉便把龙犬养在宫殿里,留在身边,形影不离。
有一天,紫王上厕所,龙犬便乘其不备,猛扑上去,当即咬下了紫主的头颅,飞奔回国,朝见评王。评王召集大臣们,来辨认这颗头颅。当知道这的确是紫王之头后,评王大喜,就像摘去了一块心头之患,便大摆筵席,犒劳龙犬,并赏赐给龙犬许多金银财宝。但是龙犬看也不看这些金银财宝,心念着要和公主结婚。评王心知其意,但又很为难:公主怎能与狗结婚呢?因此怀有悔婚的意念,终日闷闷不乐。聪明的公主知道了这件事,便诚恳地劝父亲:“应该依照从前的榜文行事,不可食言。食言会被天下笑话,于国家不利。”而且表示愿意嫁给龙犬。评王接纳了公主的劝谏,亲自操办了公主和龙犬和婚事。
成婚以后,夫妻恩爱,感情一直很好,大家都觉得奇怪。一天,公主的母亲同公主谈起这事,公主才说出龙犬的秘密。她对母亲说:“龙犬白天是狗,晚上却是一个美貌的男子;他身上的斑毛,晚上也就变成光彩斑斓的龙袍,所以我们两人的感情很好。”母亲说:“龙犬晚上既然可以变人,白天也应该变成人才好。这样就有人继承你父亲的事业了。”王后把这事告诉了评王,评王说:“龙犬能变成人?太好了!我封他到南京去做王。”王后把意思告诉了公主,公主就和龙犬商量。龙犬叫公主把他放在蒸笼里蒸七天七夜,便可脱去身上的毛而变成人了。公主按龙犬的话—一照办。但蒸到六天六夜时,公主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又怕把丈夫蒸死,便揭开了盖子。啊!只见龙犬果然已变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传说,这小伙子就是瑶族人民的原始祖先。但是因蒸的日子不够,头上、腋下和脚胚上的毛都未曾脱掉。可盖子已经揭开,不能再蒸了,只好把有毛的头和胫,用布缠裹起来。于是,瑶族人世世代代都用布把头裹起来,沿至今天。龙犬变成人后,评王便实践诺言,封他为盘护王。还备办许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作为公主的嫁妆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9-21
展开全部
算得上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