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这一条款明确了学校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小偷小摸等一般违法行为应持的正确态度。
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热衷于上网、玩电子游戏、打扑克、甚至赌博,这些不良行为的满足,往往需要金钱作后盾,当他们向家长要钱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采取说谎甚至偷盗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预防和矫治,最终会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2年,在洛阳市嵩县法院审结的一起抢劫案中,丁某等8名罪犯中有4名为在校学生,另4名为辍学学生,他们合伙对在校学生实施抢劫,作案时间从2001年夏到2002年春,直到有学生为此不敢上学,学校才向公安机关报案。他们平时夜不归宿时,为什么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他们平时以“借钱”为由向学生要钱时,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注意?他们辍学的原因是什么?可见,学校能否认真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及时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直接关系他们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受好奇心、模仿、从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少数学生吸烟来说,在“成人感”的支配下对成年人的模仿起很大作用,其中也有好奇心的作用。又如,在一个小团体中,几个同学都旷课,其中一个不旷课,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和奚落,所以,这个学生会跟着旷课,起初,可能会有一点后悔,时间一长,便会变的心安理得:“这么多人旷课,我旷课又有什么呢?”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排除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进行矫治。
再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西方犯罪学理论“标签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偶然出现一次越轨行为,而且没有被揭露出来,也许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如果被社会发觉,并且加上了诸如“小偷”、“流氓”的标签之后,就如同给他举行了“堕落仪式”,于是,他很可能长期抬不起头,再不被人信任,从此,破罐子破摔,滑向更加严重的犯罪深渊。我们应当认识到: 未成年学生的本质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本质的,所以,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不能过早“判刑”,贴上“标签”,而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
作为教育部门的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重在教育,而不是惩罚。教育者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宽容未成年学生偶然的不良行为。
2002年6月16日凌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20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 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这起火灾系人为纵火所致。6月18日15时,两名涉嫌纵火的嫌疑人被警方抓获。经公安机关初步审查,纵火嫌疑人张某,男,13岁,宋某,男,14岁,二人系北京市某初中学生,且均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据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他们对这一事实供认不讳。这一案例中的张某和宋某经常逃学,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呢?对待这样的“问题学生”学校如果能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冷漠,或许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学校能够对他们的“逃学”、“沉迷网吧”等不良行为及早发现,加强教育,及时矫治,严格管理,或许悲剧能够避免。
综上所述,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我们必须注意,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决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庭、社会所担负的责任不容忽视。如果过分强调学校的作用,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热衷于上网、玩电子游戏、打扑克、甚至赌博,这些不良行为的满足,往往需要金钱作后盾,当他们向家长要钱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采取说谎甚至偷盗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预防和矫治,最终会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2年,在洛阳市嵩县法院审结的一起抢劫案中,丁某等8名罪犯中有4名为在校学生,另4名为辍学学生,他们合伙对在校学生实施抢劫,作案时间从2001年夏到2002年春,直到有学生为此不敢上学,学校才向公安机关报案。他们平时夜不归宿时,为什么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他们平时以“借钱”为由向学生要钱时,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注意?他们辍学的原因是什么?可见,学校能否认真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及时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直接关系他们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受好奇心、模仿、从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少数学生吸烟来说,在“成人感”的支配下对成年人的模仿起很大作用,其中也有好奇心的作用。又如,在一个小团体中,几个同学都旷课,其中一个不旷课,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和奚落,所以,这个学生会跟着旷课,起初,可能会有一点后悔,时间一长,便会变的心安理得:“这么多人旷课,我旷课又有什么呢?”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排除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进行矫治。
再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西方犯罪学理论“标签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偶然出现一次越轨行为,而且没有被揭露出来,也许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如果被社会发觉,并且加上了诸如“小偷”、“流氓”的标签之后,就如同给他举行了“堕落仪式”,于是,他很可能长期抬不起头,再不被人信任,从此,破罐子破摔,滑向更加严重的犯罪深渊。我们应当认识到: 未成年学生的本质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本质的,所以,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不能过早“判刑”,贴上“标签”,而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
作为教育部门的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重在教育,而不是惩罚。教育者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宽容未成年学生偶然的不良行为。
2002年6月16日凌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20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 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这起火灾系人为纵火所致。6月18日15时,两名涉嫌纵火的嫌疑人被警方抓获。经公安机关初步审查,纵火嫌疑人张某,男,13岁,宋某,男,14岁,二人系北京市某初中学生,且均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据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他们对这一事实供认不讳。这一案例中的张某和宋某经常逃学,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呢?对待这样的“问题学生”学校如果能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冷漠,或许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学校能够对他们的“逃学”、“沉迷网吧”等不良行为及早发现,加强教育,及时矫治,严格管理,或许悲剧能够避免。
综上所述,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我们必须注意,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决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庭、社会所担负的责任不容忽视。如果过分强调学校的作用,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013-09-21
展开全部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既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治安热点,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难点,它不仅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扰乱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实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与不足所致,学校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教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些缺陷,对如何通过改进学校教育来加强未成年犯罪的有效预防做一些思考。
一、学校教育的缺陷与未成年犯罪
(一)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轻视
当前,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违背教育规律、重智轻德、重文轻体的现象,单纯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升学指标的多少成了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惟一标准,造成了“家长要高分,社会炒名校,学校求生存”的教育现状。社会、家长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便是好学校,便是示范学校。为此,抓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中心在务。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得不到具体落实,应试教育仍是占主导,这导致中学教育存在“智育强、德育弱”的现状,学生品德习惯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在校期间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我们学校的法制教育也是相当滞后的,一些学校认为法制课与重要考试没有任何关系,无开设的必要,也就不开设。在一些学校即使开设了,也是应付一下,走走形式,并不能让未成年人真正培养其良好的法制意识。这样的法制教育没有多大效果,它根本没有把法律的观念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并把法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甚至让未成年人钻法律的空子。正是这种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不完善,造成了一些各方面正在成熟的未成人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违纪处分的不当
学校违纪处分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它能够使犯有错误的学生接受教训,不致再犯,它还可以威慑一般的学生,让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如果学校违纪处分适用不当,也可能使犯错的学生更加堕落,甚至彻底走向违法犯罪。当前我们对于犯有错误的学生适用违纪处分过于频繁,动辄开除学籍。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违法犯罪人,关键不在于他的行为本身或所谓的先天违法犯罪人的特征,而在于有关机关对于他的行为的人为的评价。这些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未成年人不仅为学校所排斥,而且为身边的同学所看不起,他们不愿意和这些所谓的“坏孩子”接触,于是这些未成年人会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他们流向社会,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很容易被不良群体接纳,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因此,对于这些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学校本应该加以耐心的教育,对他们加以合理的疏导,而不能采取过于极端的处罚方式。他们本有可能在学校的耐心教育下,洗心革面,改正错误,但是学校为了净化学校环境而把他们扫地出门,却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据调查,流失生中的违法犯罪率比在校生的违法犯罪率高出15. 6倍。另外,还有些学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实施经济处罚,这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向钱看”和唯利是图的观念。那些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劳动处罚的做法,也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劳动耻辱的观念,不利于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心理教育与性教育的缺失
据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大约有3亿4千万,其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未成年人行为有心理问题的百分率为12.9%,表现为忧郁症、恐怖症、焦虑症等。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1%,大学生则有16.1%至25.4%的心理障碍患病者。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情绪稳定性差和学习适应不良、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等等方面,由此可见,未成年人现在的心理问题极为严重。而现在我们的许多学校却仍是没有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很少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使得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而更加严重,他们不能承受时,很可能走向极端,通过暴力等方式发泄出来,造成犯罪。
另外,随着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未成年人开始产生性的生理冲动,并萌发性意识,这时候他们渴望了解有关性的知识。但是由于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性知识上表现为愚味无知,于是他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网站及淫秽录像制品等。在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可能很难控制增加的性冲动,从而走向违法犯罪。
二、未成年犯罪的学校预防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教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答案补充
(一)注重德育教育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正确教育引导,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正面关注,关心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未成年人教育运行机制,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可以建立和健全行为约束奖惩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建立必要的道德行为档案,对行为表现良好的未成年人给予奖励,在升学、择业等方面予以优先;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未成年人则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惩处。通过种种措施使广大未成年人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方而趋向统一,逐步养成文明习惯,远离不良行为。
(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补充 一是要对未成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一些专门的心理课程,开展对未成年人的人格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辩证的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对特定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比如说,离异家庭、缺损型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更为突出。作为学校就应该更多关注来自于这些家庭的学生,使孩子因为家庭结构不稳定受到的伤害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三是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是主体借助客体的力量来调解自己心理的方法。这种途径,使得问题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通过与辅导老师交谈或书面的方式咨询心理问题。通过老师指导他们对心理进行自我调解的技巧和方法,并运用主客体之间心理交往规律调节心理活动,达到使学生觉悟、减轻压力,身心获得有益休整的目的。
答案补充 (三)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一是开展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包括性行为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进行系统的性科学知识的学习。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性道德教育。现今未成年人易出现性道德认知模糊,不良性文化、性行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去甚远的现象。因此,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要力争坚持性道德认知和性道德行为的统一原则,不断充实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内容,重视未成年人不良性意识萌动和不良性行为冲动所带来的影响,重视引导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帮助未成年人杜绝因性道德扭曲而引发的性犯罪问题。
(四)加强法制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缺陷与未成年犯罪
(一)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轻视
当前,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违背教育规律、重智轻德、重文轻体的现象,单纯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升学指标的多少成了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惟一标准,造成了“家长要高分,社会炒名校,学校求生存”的教育现状。社会、家长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便是好学校,便是示范学校。为此,抓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中心在务。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得不到具体落实,应试教育仍是占主导,这导致中学教育存在“智育强、德育弱”的现状,学生品德习惯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在校期间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我们学校的法制教育也是相当滞后的,一些学校认为法制课与重要考试没有任何关系,无开设的必要,也就不开设。在一些学校即使开设了,也是应付一下,走走形式,并不能让未成年人真正培养其良好的法制意识。这样的法制教育没有多大效果,它根本没有把法律的观念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并把法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甚至让未成年人钻法律的空子。正是这种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不完善,造成了一些各方面正在成熟的未成人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违纪处分的不当
学校违纪处分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它能够使犯有错误的学生接受教训,不致再犯,它还可以威慑一般的学生,让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如果学校违纪处分适用不当,也可能使犯错的学生更加堕落,甚至彻底走向违法犯罪。当前我们对于犯有错误的学生适用违纪处分过于频繁,动辄开除学籍。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违法犯罪人,关键不在于他的行为本身或所谓的先天违法犯罪人的特征,而在于有关机关对于他的行为的人为的评价。这些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未成年人不仅为学校所排斥,而且为身边的同学所看不起,他们不愿意和这些所谓的“坏孩子”接触,于是这些未成年人会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他们流向社会,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很容易被不良群体接纳,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因此,对于这些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学校本应该加以耐心的教育,对他们加以合理的疏导,而不能采取过于极端的处罚方式。他们本有可能在学校的耐心教育下,洗心革面,改正错误,但是学校为了净化学校环境而把他们扫地出门,却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据调查,流失生中的违法犯罪率比在校生的违法犯罪率高出15. 6倍。另外,还有些学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实施经济处罚,这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向钱看”和唯利是图的观念。那些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劳动处罚的做法,也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劳动耻辱的观念,不利于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心理教育与性教育的缺失
据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大约有3亿4千万,其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未成年人行为有心理问题的百分率为12.9%,表现为忧郁症、恐怖症、焦虑症等。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1%,大学生则有16.1%至25.4%的心理障碍患病者。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情绪稳定性差和学习适应不良、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等等方面,由此可见,未成年人现在的心理问题极为严重。而现在我们的许多学校却仍是没有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很少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使得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而更加严重,他们不能承受时,很可能走向极端,通过暴力等方式发泄出来,造成犯罪。
另外,随着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未成年人开始产生性的生理冲动,并萌发性意识,这时候他们渴望了解有关性的知识。但是由于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性知识上表现为愚味无知,于是他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网站及淫秽录像制品等。在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可能很难控制增加的性冲动,从而走向违法犯罪。
二、未成年犯罪的学校预防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教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答案补充
(一)注重德育教育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正确教育引导,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正面关注,关心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未成年人教育运行机制,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可以建立和健全行为约束奖惩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建立必要的道德行为档案,对行为表现良好的未成年人给予奖励,在升学、择业等方面予以优先;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未成年人则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惩处。通过种种措施使广大未成年人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方而趋向统一,逐步养成文明习惯,远离不良行为。
(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补充 一是要对未成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一些专门的心理课程,开展对未成年人的人格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辩证的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对特定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比如说,离异家庭、缺损型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更为突出。作为学校就应该更多关注来自于这些家庭的学生,使孩子因为家庭结构不稳定受到的伤害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三是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是主体借助客体的力量来调解自己心理的方法。这种途径,使得问题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通过与辅导老师交谈或书面的方式咨询心理问题。通过老师指导他们对心理进行自我调解的技巧和方法,并运用主客体之间心理交往规律调节心理活动,达到使学生觉悟、减轻压力,身心获得有益休整的目的。
答案补充 (三)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一是开展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包括性行为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进行系统的性科学知识的学习。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性道德教育。现今未成年人易出现性道德认知模糊,不良性文化、性行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去甚远的现象。因此,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要力争坚持性道德认知和性道德行为的统一原则,不断充实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内容,重视未成年人不良性意识萌动和不良性行为冲动所带来的影响,重视引导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帮助未成年人杜绝因性道德扭曲而引发的性犯罪问题。
(四)加强法制教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