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一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我来答
百度网友c6e8aac
2013-09-22 · TA获得超过18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在前不久内蒙古赤峰市举行的中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一位教师总结鲁迅先生《风筝》一文的主题时,认为该文含有对“弟弟”受到虐杀却不知觉醒的愤怒,并得出了“弟弟”精神上麻木不仁的结论。最近,我又在《语文学习报》初中教师版(总247期)读到了一位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他更是旗帜鲜明地将文章的主题定位到了作者对“弟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上。他认为:“作者写到了弟弟童年时心灵上所受的重创,也反映了弟弟对此事的麻木不仁。从这一点来说,弟弟是不幸的,作者对他持有深深同情的态度,但同时也为他的不觉悟、不抗争而感到悲哀!”他还认为:“鲁迅再想到当时劳苦大众的不自知、不醒悟,甘愿被虐杀,这正是虐杀者横行无忌的原因,于是提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风筝》,表示对精神被虐杀者的毫无抗争的愤怒,进而唤起广大民众的觉醒和抗争,推翻旧有的封建秩序,这正是《风筝》一文的广泛而深刻的意义所在。”

对于上边两位教师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我不但不能赞同,而且有着很大的分歧。

这篇文章到底有没有上述两位教师所挖掘的那样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呢?或许有,但我倾向于没有。
理由需要回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找。关键是看“弟弟”到底是不是“全然忘却”了童年时遭遇“精神虐杀”的一幕,是不是“毫无怨恨”。当作者在彼此都“早已有了胡子”且“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时,向“弟弟”叙述到了童年时的“这一节”,目的是想给“弟弟”道个歉,然后再得到弟弟的宽恕,从而了却一笔良心上的债务。出乎作者意料的是,“弟弟”当时是“惊异地笑着”回问了一句:“有过这样的事吗?”这个地方十分关键。上边两位教师得出“弟弟”麻木不仁、不觉悟、不抗争的结论皆缘于此。他们认为这句话就是“弟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的证据。不仅他们,就是人教社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也有如此的说法:“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看来,这里的“健忘”也是源自“弟弟”的这句话了。

弟弟为什么“惊异”?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为了哥哥提到的事情而惊异,自己记忆中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另一种可能就是为了时过多年,“哥哥”居然还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情而“惊异”。我倾向于后者。理由是他说话时是“笑着说”的。这“笑”恐怕不是随意的,值得咀嚼。如果是真的没有记忆,本应该是一脸惊异的神态,“笑”从何来?既然“笑”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反映了“弟弟”的一个心理过程?是否可以理解为“笑”包含了“弟弟”的一种心照不宣的态度?你提到了这件事情,我也记得这件事情,但我偏要装作糊涂,这符合“早已有了胡子”且“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的弟兄之间的关系。“有过这样的事吗?”一句,并不是否定事情的存在,而是巧妙的有弹性的回答。有过这样的事吗?言外之意可以是咱们之间不应该有这样的事,也可以是你还记得这件事?我早就不当作一回事了。“弟弟”的看似“什么也不记得”了的话,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意思。否则,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不记得”或干脆说“没有这回事”呢?再说,作者自己也没有完全认为弟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他意识到了是弟弟宽恕了自己而又不给自己一个忏悔的机会,要不,“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又作何解释呢?

其次,从鲁迅的心情发展也可以找到相关的佐证:他是在读到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之后,就有了“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的感觉,而且是此后就一直“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的,是在彼此“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情况下见面时就“心很沉重”的,而不是在听到了“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之后才产生的沉重。后来的“我只得沉重着”是因为得不到当面忏悔的机会而沉重,绝不是为了所谓的“弟弟的麻木不仁而沉重”,更不是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沉重。
第三,从常理推断,“弟弟”也是忘不了这件事情的。“弟弟”那时“最喜欢放风筝”,他看别人放风筝是那样地投入。他“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被“我”“伸手抓断”“掷在地下”“踏扁了”,这样粗暴的伤害,他能忘记吗?他的“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和“绝望地站着”等心理过程,能算是逆来顺受,没有反抗的意识吗?只是因为“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而没有行动上的反抗罢了。更何况,“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又给我们留出了怎样一段继续想象的空间呢?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童年时大喜大悲大爱大恨的事情都会刻骨铭心的,宽恕是宽恕,看开是看开,淡化是淡化,但要从记忆里抹去恐怕是不容易的。不要把“弟弟”也当作闰土和日本的清国留学生,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看看单元提示和文前的导读提示,就知道文章原本就是写兄弟之间情感上的事情,就是表达对儿童心灵虐杀的忏悔,就是反映亲情的多样性,何必非要上升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高度呢?不要把“弟弟”装糊涂的美丽谎言视为麻木不仁,都一大把年纪了,经历了那么多的人世沧桑,发生在兄弟之间的这样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以为“弟弟”“全然忘记”是假,“无怨的恕”才是真。更以为作者不是在“哀”别人,而是在“哀”自己,“哀”自己“沉重的心”不能解脱;也不是“怒”别人,而是在“怒”自己,“怒”自己曾经有过的虐杀儿童精神的粗暴。
匿名用户
2013-09-21
展开全部
风筝》描述了“我”和弟弟的误会,表现了作者对亲情的忏悔和内心的自责,流露出作者对麻木不醒的儿童的鞭策与唤醒,表达出对封建家庭教育约束了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批判。
追问
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24
展开全部
通过回忆小时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解剖精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