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纪晓岚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9-22
展开全部
纪晓岚小的时候呢,受到家里严格的督促,自小绝顶聪明,天分非常好,才思敏捷,过目不忘,为文不假思索的,所以大家在电视剧里面或者在他的一些传记里面都可以看得到这点的。这在史书里面也有记载,大家如果看清史稿的话,还有看那种清史列传,里面都有那个纪晓岚传,大家都可以去翻一下去看一下。    关于纪晓岚的传说非常多  当然关于他的传说是非常多的,我就举一个简单例子,就是在他小的时候,有一天。他和一些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突然间有一个太守过来,他们一不小心把球踢到太守的轿子里面去了。太守马上就停轿了,很多孩子就吓得跑掉了,唯有纪晓岚站在路中间不走。为什么?他要他那个小球。那个太守就问他,为什么你不走啊?太守说如果你要这个球可以,但是你得跟我来副对联,你要是对上来我就给你,要是对不上来,对不起,就给你没收。那么他就说了个什么呢?太守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纪昀不假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太守问他“何以不说出末一字”,他回答说:“太守若将球还我,就是‘廉’字;若不还,便是‘贪’了。”太守不禁大笑,自然把球还他了。所以说这个反应非常快,当时这个太守就觉得这个小孩非常憨态可掬,非常可爱。所以类似的传说在整个野史里面很多啦,大家在电视剧里面也看到。    青年时期的纪晓岚  到了雍正十二年(1734)的时候,因为他的父亲调到京城里面去做官,到北京,到户部,去做了一个官职,这个时候纪晓岚是十一岁,他就受业于著名画家董邦达门下。董邦达是清代皇家画院中继王原祁之后的一代宗匠,名师自然出高徒。到了乾隆五年(1740)的时候,纪晓岚呢,按照清代的规矩,到了必须考试的时候,你不管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你必须回到老家去参加考试。这样的话,纪晓岚也是从京城里面回到老家去参加秀才的考试,这个时候他当然是一举考中了。到了乾隆十二年(1747)的时候,纪晓岚又参加乡试,就是参加省里面的一个考试,就是举人的考试,这个时候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有声有色,显得非常富有文采,才气飞扬,是非常难得的一篇文字。那么这次考试主考官是谁呢?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就是刘罗锅的父亲,叫刘统勋,另一个是阿克敦。刘统勋是主考官。两个主考官见了纪晓岚的文章,都是一起为之拍案叫绝,感觉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所以把他作为第一名,就是省里举人考试的第一名。  纪晓岚呢,当时感觉踌躇满志的,接下来又去京城里参加进士的考试,会试,但是呢,没有考取,名落孙山。实际到了乾隆十三年(1748)和乾隆十六年(1751)的时候,纪晓岚又参加过考试,两次考试都没有考中,实际上他真正考中是到了乾隆十九年(1754),当然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面,过去所谓三年一大考嘛,在这些年的时间里面,因他父亲做官的缘故,所以他长期也是生活在京城里面,他更多地接触的都是当时的汉学大家,包括像我们老一点的先生都知道的,像那个当时汉学界比较有名的,钱大昕啊等等,这都是他交往,经常去拜访的一些人物,来往非常多,所以这为他以后成为著名的汉学大师是有直接关系的。    做学官时期的纪晓岚  到了乾隆十九(1754)年的时候,三月,纪晓岚又去参加考试,进士会试,这次是考中了。接着又参加殿试,就是皇帝主持的殿试,那么参加殿试的时候,他当时考取了进士的二甲第四名,应该还是说排在前面的,考得非常好。所以在这一年呢,就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纪晓岚真正开始做官了,接着就任命他到翰林院里面去做这么一个编修。这个翰林院啊,在古代的时候,在清代,就是做官的开始。那么大概从这个时候开始,纪晓岚更多的是做一些学官,就是到外地去做学官。什么是做学官?比如说是到福建,到江苏,还有到这个,到那个地方,到其他地方,外地做过一阵子主考官,专门也就是负责乡试的一些考试,主要是负责这些事情。  有人就讲了,纪晓岚在电视剧里面,大家所看到的,整天都是和和绅他们斗来斗去,实际上纪晓岚他的官位比起和绅要小得多了,他就是一个学官,包括去编那个四库全书的时候,他也只是个总撰官了,相当于一个总编辑,但是他还是比和绅要低得多。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等会再讲。在以后呢,可以说他就开始了真正做官的生涯,当然他在做官的时候写过很多文章,大家如果去看他的文集,这里有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晓岚文集》,就会发现,他写了很多在做主考官的时候的一些感受,这些感受真正体现了他早期的一些思想,他的为人的一些想法,一些为人之道。    爱才成癖的纪晓岚  纪晓岚认为虽然我现在做了主考官,就是说我现在做一个来选拨别人的人了,但是实际上我当年也曾经落第过。这个是确确实实,他曾经没有考中过,那么现在他做了主考官了,所以他在学官任上还是非常注意选拔人才的。他自己就讲,他自己是“平生无寸长,爱才乃成癖”。就是非常爱才的,如果是发现有才的人绝对还是破格录用的。如果遇到一个好的学人,或者一个年轻人,他会破格提拔的,如获至宝,所以对于这个试卷的批改和取舍,他仍然也是非常的严格,非常的慎重。他竟然对别人改过的卷子,那个经常是改过了扔到一边去的,他还要再拿过来亲自再看一遍,这是在他很多文章里面提到的。为什么要自己再看一遍?他怕有遗珠之害,免得有些人,就像现在的考试也一样的,比如改一遍作文,古代就是考四书五经啊,改一遍文章可能不同的人他所得的分数是不一样的,现在仍然也存在这个问题啦。就是说当时很多人就是感到批得有问题啊,他都要去过问一下,尤其对那些不被录取的考生的卷子啊,都要去过问,去看一下,免得有什么遗憾啊。    纪晓岚推动了乾嘉汉学的形成  乾隆十九年(1754)一直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这段时间里,应该说这是纪晓岚在翰林院春风得意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愉快的。这段时间里面呢,当然这个时候和他交友的朋友啊,有很多,都是后来的一些大家,比如说戴震、王昶、王鸣盛、钱大昕、孙星衍、王念孙、段玉裁、阮元、蒋士铨、洪亮吉、黄仲则、罗聘、刘墉等,乾嘉汉学风尚的形成,纪晓岚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乾隆二十年(1755)的时候,就是他做官的第二年,纪晓岚就在北京的歙县会馆见到戴震,戴震当时是避难到北京去的,因为他受到家族的威逼,没有办法,在安徽歙县呆不下去了,跑到北京去了。这个时候,纪晓岚是专门去拜访他的,非常的崇拜,所以我们当年在解放以后呐,很长时间里面对纪晓岚是不闻不问的,基本包括他的那个《阅微草堂笔记》,他的集子基本是湮没无闻的,基本上是不出版的,他的那个《阅微草堂笔记》一直到1984年才正式出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橘说娱乐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7-09-03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1729万
展开全部
  由于电视连续剧的热播,纪晓岚一夜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因电视剧中“戏说”和创作的成分,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反倒成了一个谜团。
  其实,根据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先祖纪晓岚》中的有关内容。此书作者柳溪,本名纪清,是一位老作家,也是纪晓岚的六世女孙,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如电视剧那样,是一个清廉而英勇的斗士;他其实是一个圆滑练达、谨小慎微的官僚,一个置身浑浊的官场而又渴望着清静的文人生活的士大夫。
  纪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献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份,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
  纪晓岚为世人瞩目的文化成绩主要有两项:一是奉旨领导编篡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型图书——《四库全书》;二是在晚年写了一部“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的随笔杂记《阅微草堂笔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22
展开全部
其实,历史上的纪晓岚才高八斗是事实,但很丑,也矮。由于乾隆喜欢貌美清秀的男子当官,所以当时的纪晓岚并不得宠,这也是和坤为什么得宠的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22
展开全部
你可以看看 纪连海老师的 讲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