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跪求<<傅雷家书两则>>的教案!!!
1个回答
2013-09-22
展开全部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内容,把握融会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有赤子之心的人。2、通过对家书的学习,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进而理解对父母对自己的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真切体会到作者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后,理解并能阐述父母对自己的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手段: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辨别乐器演奏引出傅聪。学生课前三分钟:(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樵夫钟子期路过倾听他的琴声,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哪一段是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哪一段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但是第二年钟子期却因病去世,伯牙来到他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挑断了琴弦,把心爱的瑶琴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这就是非常著名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古琴曲《高山流水》很早就失传了,后人根据典故中的意思,谱了新的《高山流水》,下面大家一起来听一下,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片段)下面再来听一首如泣如诉的曲子,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在倾听这首曲子时,曲子散发出的对生命的感慨而产生的巨大悲怆使他不禁动容,无力的慢慢从椅子上滑落下来,跪在了地上,任凭别人如何劝阻仍是不肯起来,他流着泪说:这样的曲子只能跪着听。(播放阿柄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片段)这两种乐器都是我国的主要民族传统乐器,是我国引以为傲的音乐传统,国外一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都叹服于只有两根弦的二胡如何拉出如此动人的音乐。接着来欣赏一种代表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西洋乐器的演奏,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是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播放《命运》片段)钢琴被成为乐器之王像贝多芬,肖邦,莫扎特,舒伯特,巴赫等这些著名的音乐家都有不少钢琴曲流传于世。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也有不少,如被成为钢琴王子的理查德·克莱德曼,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比较多的钢琴名曲都是他演奏的。现代钢琴在19世界初才传入中国,因此中国闻名于世的钢琴演奏家并不多,今天我们便要来认识一位被成为“钢琴诗人”的华人音乐家,他是——傅聪。二、傅聪、傅雷、《傅雷家书》简介:1、傅聪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西洋国际音乐比赛大奖的钢琴家。早于六十年代已被美国《时代周刊》: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玛祖卡》是肖邦的著名曲目,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傅聪所演奏的《玛祖卡》舞曲。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录制了约50张唱片;他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四十七年。他的演奏中蕴涵了对中国传统艺术意境的把握,因此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功,特别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钢琴音乐文化融合的出色演绎,与他的父亲傅雷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温网博客)2、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数百万字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4部,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位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伏尔泰:《老实人》、《天真汉》等。他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中国家教成功的典范。他到底如何培养出如此出色的这么一个儿子,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傅雷家书》两则中可以略知一二。3、《傅雷家书》是1954-1966年六月间傅雷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180多封家信,其中大部分是傅雷写给后来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傅雷家书》出版十八年来,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1986年),足以证明这本小书影响之大。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亲子教育的典范。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书信的内容主要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以及培养他们的艺术的修养。温网博客H%}0e(w Yt 三、检查预习。在进入正文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朗读一下生字词:庸碌,谀词,扶掖,枘凿,相契,廓然无累,涕泗横流,羲皇上人,灰烬。四、整体感知:课文选了两则家书,为什么选这两则呢?两则之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性。大家将全文快速默读一遍,读完之后请思考: 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第一封信:消沉苦闷之时。第二封信:欣喜成功之时。2、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明确:第一封信: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提醒儿子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如何对待成功)小结以上两个问题。可见两封的写作时机和写作目的都有相对之处,那两封信的相同之处有吗?我发现两封信中多次出现同一个词,这个词贯穿了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坚强3、理解坚强。“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明确:当遇到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时要能够坚强面对;当迎来成功时,更要能够正确面对掌声、赞美,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坚强,用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4、由此可以看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明确: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傅雷他自己也是一个坚强的人,他幼年丧父,在寡母严历管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他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但是又和儿子如同朋友,他在另一封信中提到(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有)“……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5、读一读,找一找,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些字里行间?他们是心灵的朋友。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五、体验与反思:傅雷是伟大的,傅聪是幸运的。但是更多父亲并不像傅聪的父亲那么有才华,可以写出如此谆谆教导的家书来。其实,天下绝大多数的父亲都一样,都有一颗慈爱的心,一份无私的爱,都期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够健康顺利成长,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以。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你们感受到了父亲对你们的爱吗? 这个星期交上来的周记,咱们班的一位女生给我讲诉了她爸爸的故事,她爸爸没有多少文化,仅仅读过一年小学,但是他通过自学,字写得非常漂亮,自己非常敬重爸爸;爸爸的教育方法也有自己的一套,严厉但绝对不会打和骂,每次她做错了事情,他总是会给她讲道理,还会给她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直到她明白为止。其实这就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爸爸,并不输给傅聪。这位女生如果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自豪可以把你的手举一下吗? 六、作业:“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你有苦闷时向父母倾诉吗?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现在最想和他们说什么?请给父母写一封信倾诉自己的心里话,注意按照书信的格式写。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