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

 我来答
情感专家木子李老师
高粉答主

2020-12-25 · 国家公务员
情感专家木子李老师
采纳数:490 获赞数:1546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五点困惑。

1、多说教,少倾听

许多家长和孩子交谈时,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被压抑住。

2、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

许多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3、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许多家长往往不明白“孩子的观点往往与大人是不同的”这个道理,所以和孩子交谈时缺乏足够的耐心,他们往往在未听完孩子的话就发火,或者把孩子对某事的态度或看法说成是小题大做,这样,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很难对父母的苦心加以理解。

4、不懂把握时机

许多家长不懂得把握和孩子交谈的时机,例如,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就插进去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满。

5、漠视孩子的自尊

家长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孩子的意见。

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有两大好处:一是孩子至少被征求过意见,他会更易于接受最后的决定;二是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许多家长在“关键”问题上总喜欢“封杀”孩子的意见,这就抑制了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欲望。

L吉吉学长
高粉答主

2020-12-25 · 专注互联网线上教育、百科普及
L吉吉学长
采纳数:1021 获赞数:23409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不信任孩子。很多家长都存在这个认知误区,就觉得如果我们不管孩子,就把孩子给毁了。孩子就有可能去杀人放火,无法无天。

父母天天管孩子,为孩子操心,这样的相处模式持续下来,结果就是孩子把这部分管理自己的功能外包给了父母。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被弱化了,甚至就一直没有被培养出来。所以,很多孩子没有学习动力,不积极主动,就是父母过度包办代替的结果。

2、把孩子看成了没有情感和感受的机器。很多父母都特别喜欢听话的孩子,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不要顶嘴,不要反驳,父母发布指令,孩子听话照做就好。把孩子看成了机器。她要遵守我的命令。否则,就会挨打。我们和孩子在这个时候是情感隔离的,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3、父母把自己当成了神,很少在孩子面前呈现真实的自己。很多父母对自己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完美无缺,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甘愿为孩子牺牲自己奉献一切。要求自己不能有情绪,不能发脾气,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但结果不仅是让孩子内心有很大的压力,而且自己也很疲惫。

扩展资料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甚至夫妻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搞清楚问题的归属。分清这是谁的问题,判断的标准是:这个问题给谁带来了困扰,谁需要去面对这个问题所产生的后果,谁就拥有这个问题的主权。

属于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主。比如吃饭喝水这样的生理需求,让孩子自己决定,家长不用去规定孩子必须吃多少,吃什么。孩子越长大,他的自主权也就越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24
展开全部
我们说话的时候,孩子嫌我们烦;跟我们在一起,孩子没有话说;当孩子有话想说时,却不敢跟我们说。” 说起亲子沟通的困境,家长们纷纷点头。“不是说了很多话就是沟通,沟通不是教训和指责,不是下命令…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24
展开全部
困惑有很多,比如我们在和父母沟通时由于言辞激烈而导致我们与父母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